陳志梅


【摘要】苯與液溴的取代反應是高中化學必修2教材中的一個最基本的實驗,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對學生正確形成取代反應這一有機化學的基本概念至關重要,必須讓學生在有機化學這入好門,課堂實驗的演示顯得尤為重要。文章結合教學實際對苯與液溴的取代反應實驗進行了改進,使實驗在課堂上更加可行,更加科學合理,更加完整,更加環保。
【關鍵詞】苯;液溴;取代反應;改進;化學教學;化學概念;環保
【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2-191-01
1.問題的提出
苯與液溴的取代反應是高中化學教材中的一個最基本的實驗,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做好苯與液溴的反應這一實驗,對學生正確形成取代反應這一有機化學的基本概念至關重要。 結合實際,我們邊遠山區學校存在著藥品短缺,資源不足的問題,實驗室里根本就沒有液溴了,早已揮發完了,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區分苯與溴水只發生萃取現象而沒有化學反應,強調苯與液溴才會發生化學反應,且更好地掌握苯與液溴的取代反應,我對這個實驗進行了改進。也因為溴單質有毒,具有強烈的揮發性,要減少它進入到空氣中而污染環境,危害人體健康,對實驗進行了改進。
2.現有實驗的不足
概括起來現有教材中的實驗裝置和反應,對學生準確觀察實驗現象,幫助學生形成概念并不能很好地形成促進作用,這主要表現在:(1)實驗藥品用量較多;(2)反應難于控制;(3)由于冷卻不完全,由于回流不充分,部分苯和溴沿導管進入錐形瓶中,影響學生對實驗的觀察。
對本實驗的改進方法眾多,其中有些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基于此對這一實驗加以改進,實驗證明效果比較理想。其突出優點在于液溴是直接從萃取層中獲得的,做到不浪費一滴藥品,充分利用了這個萃取層,且在一個相對密閉的裝置里進行,利用注射器巧妙地將下層水層去除,從而得到反應物苯和液溴;通過添加少量鐵粉,產生催化劑溴化鐵,使得取代反應順利進行,將滴有硝酸銀溶液的棉花團于橡膠塞處,生成物溴化氫氣體來到棉花團處產生淡黃色的溴化銀固體,從而檢驗到了溴離子的產生。
3.實驗原理
用鐵作催化劑(實際起催化作用的是 FeBr3),苯能跟液溴發生反應,苯分子里的氫原子能被溴原子取代生成溴苯和溴化氫;
用硝酸銀溶液檢驗溴化氫的產生,出現淡黃色的沉淀溴化銀。
AgNO3+HBr=AgBr↓+HNO3
4.實驗儀器和藥品
試管、注射器、橡膠塞、白棉花、苯、溴水、鐵粉、硝酸銀溶液。
5.實驗裝置和操作過程
5.1? 實驗裝置
5.2? 實驗過程
(1)苯與溴水混合,振蕩,出現了萃取分層的現象;
(2)倒立試管,靜置一會,利用注射器將下層水層抽出來,得到苯與液溴的混合物;
(3)用紙槽往試管里加入鐵粉;
(4)將滴有硝酸銀溶液的棉花團塞子塞緊試管口;
(5)充分振蕩試管,觀察到液體顏色逐漸消失,并伴有一些油狀液滴,棉花團處出現了淡黃色的固體。
6.改進后演示實驗的優點
(1)這套裝置讓學生很好地掌握了苯與溴水是不反應的,只是出現了萃取的情況;
(2)直接加入鐵粉,產生催化劑溴化鐵,使苯與液溴發生了取代反應,利用棉花處的硝酸銀溶液驗證了溴化氫的產生,操作起來十分方便,且現象明顯;
(3)讓學生學會靈活應用,就地取材,充分利用了萃取層,而又解決了沒有液溴這樣的現實問題;
(4)實驗的整體性特別突出,讓學生感知到知識的連貫性和設計實驗的巧妙性;
(5)裝置密閉性的設計,讓反應在封閉條件下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溴蒸氣、溴化氫等有害氣體對空氣的污染,增強了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使學生懂得我們做一切都以保護環境為前提,做到安全第一。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②必修[M].人民教育出版社.
[2]程國平.苯與溴取代反應的實驗改進[J].廣東化工,2012,9.
[3]王清廉.有機化學實驗(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單位
(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廣東;河源;5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