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冠龍
摘? 要: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中段教學是至關重要的。而對于學生而言,學生的運算能力是最為重要的。但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此之前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數學運算教學,個人的運算能力相對較差,但是部分教師對如何進行高效教學感到吃力。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基于自身的教學經驗,以小學四年級教材中《三位數乘兩位數》為例,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小學數學;四年級教學;三位數乘兩位數;策略探究
在進行小學四年級教學的過程中,學生雖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但是自身的知識運用以及相應的學習技巧還是不太熟練。一些學生并因此喪失了學習信心,面對這種情況,教師首先應該對學生情況進行分析,樹立學習目標,突顯教學重點以及難點;其次教師可以結合例題,導入內容,師生之間進行課堂互動;教師還可以講述運算技巧,激發學生興趣,適當進行課堂總結,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本文就以上內容進行了討論,希望可以為大家提供參考。
一、分析學情,樹立目標,突顯重點
在以往的數學中,我們發現教師受傳統教學理念以及教學經驗的影響,在教學時,直接進行內容的講述,對學生的基礎不了解,學生無法在短時間內掌握眾多的數學知識,同時由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欠缺,無法樹立明確學習目標,找不準教學內容的重點所在,這導致教學效率逐漸下降,對此教師應該注意分析學情,樹立目標,突顯重點,使學生有的放矢。
學生在三年級已經學習了兩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與兩位數相乘。那么在四年級三位數乘兩位數的運算方法和之前一樣。在教學時,教師應該向學生講述這節課的教學目標:使學生了解具體的概念,還應培養學生類比以及推理的能力,注重學生口算能力的提升,了解具體的計算過程,了解算理以及相關的算法,同時在教學時還應注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學時還應對這一節課的重點以及難點進行簡單的講述,利用較短的時間使學生掌握具體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以及核心素養,掌握具體的計算方法并正確計算。教師還應和學生積極進行交流,了解學生的需要,及時調整教學計劃,為接下來的數學教學創造一定的便利條件。
二、結合例題,導入內容,課堂互動
在進行小學中段《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教學時,教師應該注意,在進行知識教學時,教師應該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在教學時,可以適當選擇一些例題,引入教學內容,在教學中結合問題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加以了解,對學生一起進行提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現課堂的交流互動,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構建和諧課堂。
教師可以首先引入相關的例題,先利用之前的知識進行鋪墊,比如先了解學生口算能力20x30=?50x12=?再了解學生筆算能力34x13=?72x41=?,教師還可以基于學生的特點,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生活實際進行知識講解,引入相關的新知識,教師可以將知識進行板書,不斷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提出相應的問題,和學生進行課堂的互動,同時鼓勵學生之間進行合作交流,教師還可以講述估算以及筆算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利用計算器進行直觀講述,還可以讓學生根據相關例題進行相關的解答,隨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就兩位數與兩位數相乘和三位數與兩位數相乘相互比較,通過比對教學,逐漸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接下來的教學創造便利。
三、講授技巧,進行總結,提升能力
在進行小學《三位數乘兩位數》教學時,教師應該意識到學生之所以學習興趣以及學習信心喪失,主要是因為學生沒有掌握具體的學習技巧,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向學生講述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萬能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課堂發言,幫助學生消除問題壁壘,隨后教師進行課堂總結,逐步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教師在教學時還可以講述具體的解題技巧,比如首先是個位數上下相乘;其次個位數和十位數交叉相乘的積相加(有進位的加進位);然后兩位數的個位與百位數的百位相乘加上兩位數的十位與三位數的十位相乘(有進位的加進位);兩位數的十位與三位數的百位交叉相乘(有進位的加進位);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結合相關的例題進行講述,鍛煉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隨后教師還可以對這節課的知識點進行簡單的總結,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接下來的教學創造便利。
綜上所述,在進行小學中段數學時,作為教師若想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算能力,首先應該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其次在教學開始之前樹立目標,簡述相應的知識重點,使學生有的放矢;其次教師還可以結合相關的例題,引入教學內容,在課上教師和學生進行互問互答,活躍課堂氣氛;最后教師還可以講述一些技巧,進行課堂總結,讓學生課下思考,提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劉妍.小學中段數學“算理”教學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15.(04):130-132.
[2]孔晶晶.小學中段數學簡便運算教學策略[J].中華少年,2017(09):131-132.
作者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柳江區百朋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