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英
摘? 要:中國是詩歌的國度,吟誦是中華古詩詞教學過程中比較重要的方式之一。吟誦隨著中國漢字與文學的發展逐漸誕生,成為了中國獨有的讀書、創作、教育方式。而在初中階段的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往往涉及到了大量的古詩、古文,由于當前階段學生在成長與學習的過程中距離現代文化知識內容相貼近,這就導致了一些學生在學習語文古詩文的過程中無法掌握吟誦的方式。所以,初中古詩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吟誦指導,促進學生整體的學習效果提升。本文就初中古詩古文吟誦教學的有效策略展開了分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古詩文吟誦;有效策略
吟誦是當前階段傳統文化傳承與良好發展的重要要求,隨著我們國家當前階段教育事業的不斷變革,吟誦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傳統的吟誦主要由于耳口相傳、脫離日常教學等原因,目前已經處于整理與搜集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過程中有效喚醒了教育界的重視,并且吟誦教學法的傳承已經成為了共識。但是根據當前階段教育現狀的分析可以看出,如今開展吟誦教學的實踐探索還不夠多,一部分探索主要集中于童蒙讀物或者小學教育當中。如何有效在初中階段的古詩文教學過程中探究出吟誦教學法,突破當前古詩詞教學的困境,成為了教師著重思考的問題。
一、豐富教學資源
吟誦在教學的過程中主要為了引導學生通過對文意的誦讀與吟詠,深入體會到文章中的內涵與深意,促使學生能夠體悟到其中的情境,達到教學的目的。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吟誦對于文本內容能夠起到“以樂載文”的重要作用,同時吟誦主要就是通過漢字本身的特點,將漢語轉化為旋律,進而吟誦出文中的內容與道理,所以初中語文古詩古文吟誦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加以重視。
例如,在進行《春夜洛城聞笛》教學的過程中,為了強化學生的能力,筆者在備課環節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搜集到了《春夜洛城聞笛》的吟誦曲譜圖。首先,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筆者將曲譜圖展示了出來,這樣很好地調動了學生們在課堂中的興趣與好奇心,營造出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然后,筆者先結合這張曲譜圖進行了吟誦示范,要求學生們在這一過程中認真聽,并且認真觀看曲譜圖。這樣能夠集中學生在課堂中的注意力,并且引導學生掌握到古詩文吟誦的特點與技巧。最后,筆者鼓勵同桌兩人之間根據這篇古詩詞進行吟誦訓練,并且將曲譜圖作為參考,構建出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如此一來,學生們在這一過程中能夠根據曲譜感知到古詩文吟誦的特點,并且提升學生的欣賞能力。
二、開展示范模仿
語文課本教材中有著明確的教學目標與資料,教師在運用吟誦教學法的過程中應重點指向古詩詞教學的目標,注重學生自身對于古詩詞的積累、感悟與運用程度等,促進學生自身的古詩詞鑒賞能力提升。在我們國家當前階段的教育改革當中已經將傳統的“以知識為中心”,轉變成了“以語感為中心”以及“以素養為中心”,強調了學生自身的聽說讀寫能力與語文素養的培養,所以教師應推動學生展開模仿學習。
例如,在進行《天凈沙·秋思》教學的過程中,筆者先讓學生們在課前整理了元曲和馬致遠的相關知識,讓學生們分組合作交流,準備在課堂中進行自由吟誦展示。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筆者讓各小組依次站在講臺上進行吟誦,并且讓學生們說一說自己最喜歡哪一組的吟誦。然后,筆者講道:“通過大家的點評不難看出,吟誦不僅需要優美的曲調,更重要的是能夠理解其中的已經與情感。老師也非常喜歡吟誦,接下來老師將自己的理解與吟誦分享給大家。”并且進行了示范吟誦。最后,筆者逐步引導學生們跟著筆者再次進行吟誦,并且提問:“細心的同學可能會發現,全曲中無一‘愁字,卻讓我們感受到了無窮的愁苦之情,請大家模仿老師的吟誦,并且分享一下自己的感悟。”如此一來,筆者運用這種教學方式有效調動了學生們在課堂中的興趣與積極性,大家紛紛積極發言,表達出了自己的觀點。
三、強化語感體驗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遵循吟誦本身的特點,將吟誦定位為一種讀書法、教學法,并且是多種教學法中的一種。通過吟誦本身的獨特魅力與底蘊,不斷吸引學生、浸潤文化,這樣才能夠有效實現吟誦教學的目標與效果。
例如,在進行《卜算子·詠梅》教學的過程中,筆者首先搜集到了吟誦《卜算子·詠梅》的音頻,配以圖片、文字等資料,制作成了微課形式。然后,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筆者運用多媒體方式將微課內容展現了出來,集中了學生在課堂中的注意力,通過直觀的圖畫、文字與吟誦,學生能夠體會到其中的語感,同時還能夠有效強化學生的知識記憶能力。
總而言之,語文作為初中階段教育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有著十分重要的教育作用。其中的古詩文教學是整體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難點部分,教師可以合理將吟誦教學方式融入進來,從豐富教學資源、開展示范模仿、強化語感體驗等多方面出發,強化整體教學有效性,體現出吟誦教學方式的重要價值與意義,助力初中階段學生以后的綜合發展與學習成長。
參考文獻:
[1]任遠.試論古詩詞教學中的吟誦之美[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01):85-86.
[2]姜福恩.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幾點方法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5(08):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