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玉勤
摘? 要:一節數學課的時間有限,而要在這有限的時間內讓低年級學生不僅理解知識點,而且能靈活運用知識去解決問題,卻存在著一定的困難。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低年級課堂的教學也變得難上加難,而面對這樣的困境,教師必須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低年級;教學策略
引言:
當前形勢下,不可否認的是小學數學課堂依然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雖然,學習數學相關的知識點時會有些枯燥乏味,但是通過必要的科學化的教學策略和手段,能夠有效地激活課堂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當中,提高學習數學的參與性,最大化體味到學習數學的樂趣,為未來數學的學習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鑒于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定要精心設計,確保小學數學課堂的趣味性、直觀性,最大化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提升教學課堂的時效性。
一、仔細研讀教材,提升教學效率
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的材料,是知識的主要載體。課程的改革使教材也發生了變化,而教師對教材的研讀,更是學生快速有效理解知識點的基礎。例如:在講《找規律》第一課時之前,讀了一遍教學參考,并發現一句話:一般情況下,以一組事物至少重復三次,這組事物就是有規律的。正是這句話顛覆了我對有規律事物的理解,后來通過研讀教材中的習題、例題,發現書本上的例題有些重復了兩遍,所以對圖形和數字的一些簡單重復,只需重復兩次便可認為有規律。而對于等差數列等類似規律時,便至少重復三次才可認為是有規律的。從此例可以看出,研讀教材對傳授正確知識的重要性,只有在教師深入研究教材的前提下,學生才能提高課堂效率,少走彎路。
二、創設問題情境,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
問題情境創設教學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摒棄了以灌輸式、“填鴨式”方法為主的教學,從根本上改變了教育理念和目標,開始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這對培養學生的素質具有重要意義。數學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非常強的學科,數學教學不能離開數學實踐應用,教師需要注重在強化實踐體驗融入數學核心素養,使得學生在實踐中理解、鞏固數學基礎知識的同時,發展相關的核心素養。在課堂上,教師要給學生增加參與課堂教學的實踐體驗機會,利用問題導向促進學生思考。教師要充分挖掘小學數學教材中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結合,創建一些實際性的問題,從而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熟悉感,更加容易將其代入問題情境中,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應利用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去探究、探索,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主動為他們創建一些實踐探索活動,鼓勵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同時也要提升活動的有趣性,讓學生樂于參與。
三、精心設計課堂練習,強化學生理解掌握
毋庸置疑,教師需擔負的社會責任是非常大的,因此,教師定要設計好課堂練習,為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注入力量。通常情況,小學數學課堂練習需具備以下幾點要求:第一,需要設計與課堂教學內容相符的活頁練習單,引導學生定時保質地完成,最后將活頁練習單裝訂成冊,專用于臨考復習。第二,黑板練習主要包括講前測、例題講解、同類題型練習這三大環節,教師可采用抽問的形式進行隨堂考查。第三,課堂練習不應局限于書面,也可以是口頭表達、動作示范等多元化的練習方式,練習方式越多元化,學生的疲憊感才會越少。第四,練習的主體是學生,而不是教師,因此,教師要盡量讓學生獨自完成練習。
四、利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生思維的開發
首先,在數學課堂上應用信息化教學資源,一方面能夠豐富教學內容,另一方面能創建更多新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從更多的角度來認識數學。在教學時,利用多媒體、聲像視頻等信息技術和資源,能夠賦予數學知識更多的趣味性,這對學生的素質教育能起到啟發的作用。數學的邏輯性比較強,故教師必須重視對學生智力的開發,利用更加豐富的資源來促進其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形成科學的、系統的思維模式。其次,引入信息化教學資源,教師可以把更加抽象的概念以生動直觀的方式展示出來。比如在數學應用題中,學生容易被題目中“相向”“相對”等字眼所迷惑,弄不清楚方向。此時,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題目變成一個動畫圖像,再把數字標出來,這樣學生就能夠迅速理解題意,也能掌握一定的讀題方式。最后,小學數學的知識都比較基礎,要求學生掌握更多基本的概念,如加減法、乘除法、認識幾何圖形等,既有很多概念性問題,也有很多實用性技巧,因此小學生學起來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教師在講解重難點知識時,根據大多數人的能力來教學,長此以往,一些暫時落后的學生會越來越困難,自身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而利用信息資源能夠幫助學生攻克難點知識,給予其更多自主學習和探究的機會,以促進學生思維素養的形成。
五、以故事貫通整節課
低年級學生喜歡聽故事,以故事的形式導入,便可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而故事可以以卡通的形式出現,用動畫人物向學生提出問題,此時學生也被帶入其中,積極思考問題,把被動轉化為主動。而學習后的鞏固練習,也可以隨著故事的發展,創設一個闖關的情景,闖關把游戲和故事結合,學生的興趣便完全被激發出來。
結束語:
學無止境,教更是無止境。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一定會不斷地涌現各類問題,教師應保持積極樂觀的教學態度,坦然地面對問題、耐心地解決問題,因為一切教學問題的產生都是新的教學進步的契機。教師應積極地為課堂融入創新元素和趣味元素,讓學生永葆數學學習的熱情。數學教學現存著諸多不足之處,嚴重阻礙教學的質量和時效性,不能有效地滿足學生在成長過程數學方面知識的需求,因此,現階段實際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個人的發展實際需求,同時結合現階段的實際教學內容,設計出符合學生發展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有效地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有效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優化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加強對學生數學知識方面的引導和傳授,促進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有效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燕.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研究[J].學周刊,2020(31):61-62.
[2]李亮.小學數學有效教學探究[J].小學生(下旬刊),2020(10):25.
[3]高龍錦.例談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安徽教育科研,2019(21):15-16.
作者單位 ;廣西省河池市天峨縣長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