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樹權
摘? 要:初中物理知識點復雜,框架連結性強,內容系統化,學生學起來頗有難度,同時課程內容龐雜,給學生帶了較大的學習壓力,互聯網時代,很多信息化的工具應用于各行各業中,極大地提高了作業效率,教育行業也順應時代,引入了新的元素,微課不僅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同時也作為一種教學工具廣泛的應用在初中物理教學中。
關鍵詞:互聯網;微課;初中物理;應用研究
引言:
互聯網時代,各行各業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教育行業中,互聯網的應用更要與時俱進,才能建起高樓大廈,鑄就教育行業的強大基石。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微課能夠有效的提升教學質量,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清晰化,教師幫助學生樹立知識脈絡,讓原有模糊的知識體系更加明晰地呈現在學生的腦海中。
一、微課的特點
微課是現代教學中最為常用一種教學方式,它依托于互聯網,具有簡明、清晰、條理明晰等特點,并且能夠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改變,在初中物理課堂中,運用微課進行教學,使得原有復雜的知識體系變得更加簡單明朗,學生也更加容易接受和吸收,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切入點,讓學生從新的角度認識知識,協助學生搭建知識框架,理解物理原理。傳統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采用慣有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式,理論性太強,學生不易接受和理解,采用微課教學,教學的受重點更加明顯,且課堂以學生為主體,學生的學習得到的肯定和認同,情感投入會更多,從而增加了課堂的實效性。另一方面,微課依托于多媒體,知識所呈現的形式多種多樣,資源更加多樣化,讓原本枯燥的初中物理課程變得更加趣味化,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此外,微課簡短精悍,教學過程連貫性較強,節省了大量的課堂時間,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學生的學習壓力,提升了教學品質,微課的針對性強,內容一般都是直抒胸臆,能讓學生通過簡短的小視頻吸收到靈活的物理知識[1]。
二、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在物理預習中應用微課
預習教學是不可缺少的第一環節,做好預習功課,能夠讓課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初中物理課程內容往往比較系統化,學生在自主預習中難以把控住課程的重點,因此,復習后常常達不到預期效果。教師提前制作好預習微課,通過線上媒體發送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微課進行自主預習,可以達到較好的預習效果。教師在制作微課時,可以從一些生活化的小實驗進行切入,制作出能揭示課堂主題的小視頻,這些生活化的物理內容都能夠極大地引起學生的興趣點,從而提升整體預習效果。例如,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一課時,教師設計出牛頓觀察蘋果掉落的小視頻,繼而提出疑問,引導學生深思,最終達到預習的良好效果。學生提前通過小視頻學習了主題內容,對知識點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教學過程就會更加流暢,教師在講授課程重難點時,就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自主結合預習內容和課堂內容,達到知行合一的教學效果。
(二)利用微課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物理知識實用性較強,很多物理知識都是來自于自然生活,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課堂交給學生,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學習完課堂的基本內容后,教師可以闡述課程的重難點,分析并鞏固重點和難點內容,然后利用微課,再次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通過小視頻進行觀察和分析,將視頻中的現象和知識點繼續結合,便會更加容易理解。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通過自主探究,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自主性,還可以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找到興趣。例如,在學習《光的折射》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講授完課堂內容后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微課內容,微課課程設計可以是生活中的折射現象,通過知識和現實生活的結合,讓學生了解折射的基本原理。學生自主學習階段的微課設計是課程內容的簡單總結,形式可以多樣,可以是生活中的現象,也可以是動畫加知識原理的解釋,簡單明了,有效地鞏固了課堂所學內容[2]。
(三)微課在物理實驗中的應用
實驗部分是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點內容,通過實驗,學生對于物理原理的理解會更加確切和精確。在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制作實驗小視頻,在實驗前,先進行視頻演示,然后讓學生進行實操,自主實驗。教師在上課前利用多媒體錄制小視頻,可以節省大量的課堂實驗時間,而且給學生留出了更多自主實驗時間。在傳統實驗教學中,教師演示實驗比較耗費時間,既要準備實驗所需器材,又要做好時間管理,所以教師也分身乏術,但是利用微課演示實驗過程,清晰明了,學生可以根據視頻演示自主實驗。例如,在學習“測量平均速度”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微課制作一個實驗視頻,準備好計時器、卷尺等器材,將學生分成小組,指導學生有序觀看視頻并做實驗[3]。
(四)利用微課做好課后知識鞏固
初中物理課堂內容較為龐雜,僅僅利用課堂時間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需要做的是合理規劃時間,改變課后知識鞏固的形式和方法,利用微課指導學生復習。傳統的復習方式是學生通過作業進行復習,效率較低,且學生對于知識點的回顧是不完整的,教師可以將微課通過通訊軟件發送給學生,讓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課后復習,攝取微課中的知識精華,從而提升學生的物理綜合素養。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互聯網時代,課堂的高效化發展已經勢不可當,教師要不斷的學習新的事物和理念,科學的運用互聯網工具,做好教學教研工作,為提升學生的整體物理素養而奮勇前行。
參考文獻:
[1]梁暉.淺談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0:289.
[2]谷友青.多媒體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02:89-90.
[3]徐振義.多媒體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6,24:121.
作者單位:湖北省恩施市龍鳳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