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鵬
摘? 要:對于高中生來說,正處于價值觀發展的時期,因此,在這一階段注重對學生價值觀的培養是多么的重要。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中華文化不僅迎來了巨大的機遇,同時也迎來了巨大的挑戰,開放的文化在不斷地影響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基于此,本文對高中歷史教學中價值觀的教育策略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歷史;歷史價值觀;培養策略
引言:
德育滲透在高中歷史學科的教學中,不僅能夠為歷史課程的教學帶來優化與革新,也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認識學習內容,是提升課程教學綜合質量的方法。教師在展開對學生的德育時,要注重方法的合理選擇,避免對于學生單一的說教,要多引導學生去思考、探索與發現,讓學生受到積極正面的影響,并且激發學生內在的情感。
一、歷史價值觀的基本內涵
歷史價值觀是堅持從對歷史真實和歷史意義的積極追求中凝練形成的價值取向,是對歷史的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的辯證統一。《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對價值觀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即學生要形成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對祖國的熱愛以及對祖國和民族的責任感。其中,對民族文化的認同要求著重培育學生的民族精神,促使學生根據現今時代和社會的發展需求,形成鮮明的家國情懷和集體意識。對祖國和民族的責任感則強調學生要結合具體學習和實踐活動,培養自身良好的責任意識,勇于擔當、敢于挑戰,將這些優秀的精神品質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踐行正確的歷史價值觀,逐步培育健全的人格。
二、高中歷史教學中價值觀的教育策略
(一)充分挖掘利用社會時政素材
優質的歷史課程教學不應當僅僅局限于課本素材,教師要善于進行必要的教學發散與延伸,尤其是可以多引用一些當下的時政熱點。這些素材的引入不僅可以快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產生學習探究的興趣,還可以很好地為理論知識的分析帶來依托。通過這種良好的教學結合,可以讓學生對于理論知識有更加牢固的理解掌握,同時,學生也會很好地感受到知識點包含的德育要素,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如在教學“經濟全球化的世界”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在確定德育的主題“人類命運共同體”之后,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理解能力、知識儲備等,設計出一條符合各類學生認知度的教學主線,講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核心內容。教師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引入一些社會時政熱點,讓學生深入了解世界局勢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同時,增強奉獻意識。這不僅豐富了歷史課堂的教學容量,而且讓學生對這個學習主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認識。
(二)重視世界歷史的教育
中國是世界之一部分,中國的歷史發展,離不開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我們不僅要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還要正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歷史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中獲得啟發,使其為我所用。通過世界歷史的學習,使我們的學生和普通民眾,能夠將中國立場與全球視野結合起來,通過中外歷史的比較與互鑒,學會欣賞其他文明的長處,從不同文明中吸納有益成分。大國應有大國的氣度與胸懷,我們要培養我們的國民具有一種開放、包容的博大胸懷。盡管當今世界孤立主義、單邊主義有所抬頭,但全球化與現代化潮流不可阻擋,參與到營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神圣事業中,一定要有國際化意識和世界視野,而這離開世界史的教育是做不到的,要將中國歷史教育與世界歷史教育結合起來而不是割裂開來。
(三)巧借典型事件,建構新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歷史價值觀,特別強調要借助典型的歷史事件,在對歷史事件的剖析中有效建構新的歷史價值觀。教師適時將歷史事件教學與歷史價值觀教育相融合,有利于增強學生對歷史價值觀核心內容的領悟,使其在深刻理解歷史知識的同時,建構并形成新的價值觀。教師可利用典型的歷史事件創設教學情境,能引導學生探究歷史來龍去脈,進行歷史反思,積極嘗試對歷史事實進行判斷,體驗探索歷史的過程。例如,在教學必修一“鴉片戰爭”時,為了指導學生充分認識清朝政府的無能表現,教師利用前后兩次“鴉片戰爭”的典型事件進行對比分析,并恰當引入“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學內容,滲透正確的歷史價值觀,引導學生借助古今對比、多向分析、歸納總結等方式,進行聯系學習,得出歷史結論。所以,借助歷史事件,有助于引領學生回歸歷史場景,激勵學生從歷史事實中總結經驗,學會辯證地看待歷史和現實的聯系,并順利將所面臨的歷史事件和事實內化成自己的知識,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取舍,進而建構正確的歷史價值觀。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學會反觀歷史、明辨是非,解決當下現實問題,才能真正成為一個有思想、有覺悟的新時代青少年。
(四)定期開展有關價值觀的活動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可以開展與價值觀相關的教育活動,來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價值觀教育。盡管對高中歷史教學的進行相應的調整能夠達到培養學生價值觀的目的,但是通過開展很多的活動,能夠促使學生對價值觀有更加全面的認識。例如,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不良的信息進人到了學生的生活中,使得學生對事物的正確認知出現了錯誤,甚至出現了認為學習無用的情況。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安排一些講座活動,改正學生不良的觀念,并且能夠通過這種群體性的活動,使學生能夠感受到價值觀的實際意義,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價值觀。
結束語:
正確歷史價值觀是學生通過歷史學科學習而形成的對歷史事實和現象的正面評價,并逐漸升華為對自身和現實世界的理性認知,從而有效指導現實的社會生活實踐。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歷史課教學中滲透培養價值觀的重要意義,要在教學實踐中堅持嘗試,探索應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創新歷史課堂教學,激勵學生順利養成應有的歷史價值觀素養。
參考文獻:
[1]李長安.淺論高中歷史教學中價值觀的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9(38):182-183.
[2]陳勝美.如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到高中歷史教學中[J].試題與研究,2019(29):1-2.
[3]王榮.高中歷史教學的價值觀滲透途徑探索[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25):157-158.
作者單位:云南省曲靖市富源縣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