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紅梅

【摘要】本文基于深度學習的視域,結合小學英語教學實踐,論述提升小學生英語思維品質的策略:優化教學情境,創設深度思考的思維場;突破交流障礙,激活深度探究的思維流;整合關聯知識,編織深度建構的思維網;聚焦語言運用,拓寬深度遷移的思維度。
【關鍵詞】深度學習 小學英語教學 思維活動 思維品質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37-0056-03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思維的發展離不開語言。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要素之一,思維品質的發展是提升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保障。《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學生基本英語素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當前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師大多以工具性為目標進行循規蹈矩的教學,學生多處于以記憶、背誦為主的淺層次學習狀態。深度學習是一種理解性學習,它是以思維的發展和解決實際問題為目標,強調對知識的批判、辨析、遷移、整合和建構。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帶領學生走向深度學習,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實現語言和思維的同步發展。
一、優化教學情境,創設深度思考的思維場
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在故事文本學習前,為了解決一些比較困難的詞匯或者語言點,通常會創設一些側重新詞匯、新句型卻與故事文本主體關聯不大的情境,這樣的情境占據了過多的課堂教學時間,而且無法激活學生的深度思考。因此,教師應該抓住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創設一些與故事相關性較強并能引起學生積極思考的情境,即在教學情境和學生知識經驗之間制造一種“認知沖突”,把學生引入充滿疑問的思維場中,使他們產生一種思維渴求,從而引起他們對所學內容的深度思考。
(一)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場
相對漢語學習來說,英語學習由于文化差異、地域障礙、語言結構等原因顯得難度更大,直奔主題的填鴨式教學只會讓學生產生畏懼心理。對此,教師可以圍繞所學內容組織開展一些激發學生興趣的課前熱身活動,給學生營造愿意主動參與的學習場,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順利進入學習狀態,為深度學習做好鋪墊。
例如,課前給學生播放一些輕松的英文歌曲、chant等,也可以跟學生進行free talk,這樣的活動輕松、有趣,既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也能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課堂學習做好準備。
(二)創設質疑啟思的思維場
所謂“有疑則思,有思則學”,學生的學習應該從質疑開始。當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后,教師在遵循學生思維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可以抓住教學內容與學生原有認知的矛盾,在教學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之間制造一種“不平衡”,形成一個質疑問難的思維場,把學生引入問題情境,通過質疑發現問題帶動深度思考。
例如,進行譯林版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6“An interesting country”一課的語篇閱讀之前,筆者播放了一個介紹澳大利亞的風景、動物、美食的視頻短片,學生觀看后感到陌生且好奇,腦袋里產生了許多疑問,急于進一步了解這個國家的情況。這時,筆者通過提問引出話題,引導學生去思考、探究。
T:Australia is an interesting country. Do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this country?
Ss:Yes.
T:How will you find out about this country?
S1:I will...
S2:I will...
如此創設啟發學生思考的問題情境,學生會不由自主打開思維的閘門,努力使用各種方法了解澳大利亞,解決心中的疑問。當然,教師在創設質疑情境時,設置的問題難度要適中,并富有啟發性,才能引導學生進行探索新知的深度思考。
二、突破交流障礙,激活深度探究的思維流
思維流就是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腦皮層高度興奮,思維高度活躍且時間持續的一種客觀存在。在學生的學習欲望被激發、思維閘門被打開后,教師要盡快激活學生的思維流,引領學生進行持續的深度探究。當學生的思維活動進行到一定程度時,新的知識結構與原有的認知框架會發生作用,新的知識會逐漸納入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中,進而形成新的認知結構。
(一)引發話輪,讓交流有長度
現有的譯林版教材中,有的單元的句型只是一個單句,有的單元的句型雖然有一些簡單對話,但是學生的對話資源較少,無法越過交流障礙進行深度探究。教學中,教師應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用具體話題和意群引發學生的話輪,然后遵循“循環上升,漸次展開”的原則,運用引導、啟示、互動等策略,促使學生進行深度探究,并在探究中越過交流障礙,形成不斷線的意識流和語言流。
例如,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4“Seeing a doctor”一課的Grammar time板塊,教材呈現的是兩組問答句,第一組是Whats wrong with you/him/her/them?及回答句I/They/He/She have/has...第二組是What should I/he/she/they do?及回答句You/He/She/They should...如果就這樣進行簡單的問答操練,學生只會一問一答,然后無話可說,無法進行深度交流。對此,教師不妨設計一段看病的對話,給出一些圖片,再讓學生進行交流操練,例如:
A:Hello! Doctor.
B:Hello! Whats wrong with you?
A:I have a ...
B:Let me see. Open your mouth,please.
A:Ah...
B:You have got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