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論述新媒體環境下初中班級管理方法的創新,建議班主任通過創建線上交流渠道、打造信息平臺、輔助民主管理等方式,班級進行有效的管理。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 初中 班主任 班級管理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37-0076-02
初中階段是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重要時期,也是學生內心敏感、易產生叛逆心理的青春時期,班主任作為學生在學習及思想建設方面的引導者,其管理方式恰當與否及自身素質的高低對學生的成長發展起著關鍵作用。隨著信息科技不斷進步,網絡、手機、數字電視等新媒體成為人們獲取各種信息的重要來源,這些變化對學生的學習生活產生較大影響,也給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提供了便利。
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當前很多初中班主任仍采取樹立權威形象、說教等方式實施班級管理。然而在新媒體環境下,學生幾乎能夠通過網絡查詢到任何他們希望獲得的資源,了解任何他們想知道的知識,解答任何他們難解的問題,這無疑給班主任的權威形象造成一定的影響。同時,如果班主任對網絡知識缺乏足夠了解,繼續沿用陳舊的管理模式,會不利于師生之間的溝通理解,進一步加大班級管理的難度。另外,初中學生甄別信息的能力不足,面對魚龍混雜的網絡資源,容易被負面信息蒙蔽誤導,導致資源使用不當甚至網絡犯罪等情況出現,嚴重影響他們自身價值體系的建立以及綜合素質的健康發展。面對這一形勢,初中班主任應當緊跟時代步伐,結合班級實際情況,創新班級管理方法,引導學生更好地成長。
一、構建線上交流渠道
新媒體環境下,網絡技術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尤其隨著智能化移動設備的推廣使用,QQ、微信、微博及各類社交App等社交平臺已經成為人們日常溝通的重要工具。初中學生對這些社交軟件的接受程度和使用頻率較高,在網絡逐漸建立起屬于自己的朋友圈和人際關系網。在這樣的前提下,筆者建立班級QQ群、微信群等,利用學生熟悉且樂于使用的交流方式,將全班同學納入一個信息群中,克服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構建一條暢通的網絡交流渠道,促進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
筆者擔任九年級班主任時,發現學生因升學壓力大、學習緊張等因素,普遍存在一些負面情緒,加上這個時期學生正處于思想叛逆、心理脆弱敏感的發展階段,需要教師對他們進行及時的疏導和引導。從這個角度看,與學生溝通是班級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青春期的學生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更傾向于在私密而個性化的空間中傾訴內心動態,傳統管理模式下師生之間一對一、一對多的形式明顯不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且大部分學生面對班主任往往存在一些畏懼情緒,很難說出自己的心里話,這不利于建立暢通的交流渠道,無法滿足班主任全面了解每一名學生的需求。微信作為新媒體技術的代表產品,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它能幫助師生搭建網絡交流的渠道。例如,班上小王同學在微信朋友圈發表了一條比較消極的言論,筆者看到之后悄悄留意他日常表現,發現他連續幾天情緒低落,上課總會走神。對此,筆者在微信上與他私聊交流。由于在線聊天隨意、放松,小王同學逐漸敞開心扉,訴說自己與母親近日因生活問題發生了一次嚴重的爭執,導致他對母親產生一些怨恨情緒。了解到事實真相后,筆者積極幫助小王同學分析母子雙方的分歧所在,并指導他如何與母親溝通。幾次溝通之后,筆者了解到小王同學經過幾次與母親的交談,已經逐漸打開心結,上課的狀態也恢復了正常。
通過小王同學的事件,筆者意識到班級的交流不應當局限于師生之間,還要擴展到學生家長之中,對已經建立起來的班級家長群,不應僅僅將其作為發布通知的工具,還應充分發揮其交流平臺的作用,及時向家長通報學生的動態,確保家長能夠及時準確地了解學生在校的學習情況、身體狀況、情緒變化等,滿足家長想了解學生信息的需求。但是在群里與家長微信交流,要注意保護學生的隱私,必要情況下可以與家長私信交流。例如面對小王同學遇到的困境,筆者通過微信與其母親進行積極的溝通,了解到具體情況后,利用教育心理學知識為小王同學的母親提供建議,幫助她調解母子間的矛盾。
此外,筆者也積極倡導各學科的任課教師加入班級群中,以便學生在課余時間能夠隨時向教師請教,改善在校期間因時間有限導致的師生交流不暢,使課堂學習得到靈活的擴展和延伸,解決一些學生學習上的問題。
利用網絡媒體打造線上交流平臺,讓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以及教師與家長的交流更及時、更充分,這樣不僅能幫助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學習情況、生活軌跡等信息,也能營造更具凝聚力和親和力的班級氛圍。
二、打造實用的信息平臺
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需要及時向學生發布各種相關信息,如班級管理規章制度、教學計劃、課程設置、班級事務通知、考試安排、課程調整、評選通知等,傳統的發布方式很難保證時效性和普及性。利用新媒體技術,通過信息群發、信息共享、影音分享等多樣化手段打造信息平臺,學生便可充分利用泛在化的時間接收、了解信息,確保信息傳達到位。在具體形式上,微信群、QQ群容易出現刷屏、消息數過多等情況,學生可能會漏看一些信息,對此,筆者在微信上開通了公眾號,將相關信息直接通過公眾號推送給學生,確保學生能夠及時收到每一條通知。
微信公眾號也可以打造成學習交流平臺,筆者將日常教學涉及的講義、課件、參考資料等內容隨時推送給學生,便于學生課外查閱和下載,對課堂學習的遺漏和疑點進行補充學習。在內容的呈現上,每個科目根據各自的特性采用最貼切的形式呈現,例如,數學、物理、化學科目操作性較強,請科任教師錄制解題、實驗視頻,然后將視頻發布在微信公眾號上,學生可以直接觀看視頻,或通過二維碼掃碼下載視頻,保存在本地電腦中隨時觀摩學習,彌補了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師精力有限等傳統教學不足,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識點。除了課本上的知識,筆者還會不定時推送一些課外知識,例如攝影知識、舞蹈欣賞、健身指導、樂器演奏技巧、青春期生理知識等,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開闊視野、增強學習能力、提升綜合素質。
信息平臺不僅有利于師生之間的信息共享,同樣有利于家長與學校之間的信息交流。例如,筆者利用直播平臺、短視頻App等形式邀請教育專家進行不定期的知識講座,并在線互動答疑,幫助家長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從而更加理解和配合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
此外,隨著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學生通過網絡接收到的信息越來越多,其中部分信息內容良莠不齊,初中階段的學生對是非真偽的判斷能力有限,容易受不良網絡信息蒙蔽和誤導。班主任可以通過建立微博賬號和微信公眾號等形式,就當前的熱點問題、學生普遍關注的話題進行剖析報道,并將核實后的真實信息推送給學生,幫助學生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蝕。
三、輔助民主管理
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民主觀念也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班級管理中的民主管理是幫助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民主精神、體會民主含義的有效手段。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科學運用新媒體技術,能夠避免傳統民主管理手段的弊端,提高民主管理的成效。例如,在以往的班干部選舉中,通常以班主任指派或學生報名等方式確定候選人,最后通過舉手表決、無記名投票等方式確定人選。但實踐表明,在此過程中學生有可能因膽怯而放棄參選,或因班主任不夠了解學生而導致人選遺漏。另外,在選舉過程中,學生時常出現因多次舉手導致選票不準確或不愿寫選票而放棄投票等情況。針對這些情況,筆者嘗試利用微信進行班干部選舉投票。首先在微信群中公布競選職位,請學生自行報名;然后鼓勵報名的學生利用圖片、語音、視頻等形式為自己的競選助力;再利用微信小程序中的投票功能設置在線投票,讓學生點擊投票。在線拉票及在線投票的方式幫助學生克服了膽怯心理,同時也為參選者提供了向全體“選民”充分展示自身的舞臺。這樣的競選方式相對更方便快捷,有效地避免傳統舉手、唱票等方式造成的計票失誤問題;這樣的競選過程也公平透明,能更大程度激發學生參與競選的熱情。
總體而言,新媒體技術能有效地輔助班級民主管理,使學生在輕松、便捷、熟悉的環境中真正行使民主選舉的權利,感受到班級事務由自己做主的民主氛圍。
利用新媒體技術實施有效的班級管理,需要堅持兩個原則:第一,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原則。一切以學生的需求為中心,積極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滿足學生的合理需求,為學生營造暢所欲言的交流環境,創建民主、輕松、平等的班級氛圍,鼓勵每名學生參與到班級活動中。第二,堅持情感交流原則。利用新媒體技術進行班級管理并非簡單地將傳統管理方式照搬到網絡上,應當強調利用網絡技術的即時性、私密性和交互性,享受網絡技術帶來的平等性,以此加強師生、學生間的雙向情感交流。
作者簡介:黨雪容(1976— ),女,廣西北流人,大學本科學歷,一級教師,主要從事初中英語教學、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研究。
(責編 黃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