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記
【摘要】當下的高中教育中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核心素養培養已經成為大部分高中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考核指標。我國高中化學教育教學當中,化學教師需具備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能力,在課堂中盡可能為學生制造鍛煉機會,讓學生可以在鍛煉當中逐漸形成良好的核心素養,同時可以讓化學教育水平取得進一步提高。本文主要探究高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對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培養開展探究。
【關鍵詞】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教學
在現代重視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大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不僅僅只是教授學生知識,教師需要對學生終身發展的核心素養進行有效培養。高中化學教師在開展教學設計時,教師不僅需要考慮教學要求,也需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進行全面考慮后再設計出科學的課堂教學環節,使得學生可以高效率學習知識,并高效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一、高中化學核心素養的具體內涵及其培養意義
第一,化學核心素養的具體內涵。高中化學核心素養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平衡思想與變化觀念,二是創新意識與科學探究;三是模型認知能力與證據推理。同時,化學核心素養還涉及到一些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社會責任與科學精神等內容。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核心素養的內容,不但能夠讓高中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與化學素養得到進一步提高,還能夠讓學生綜合能力與綜合素質都得到進一步提高,從而明顯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
第二,對高中學生化學核心素養培養的根本原因。高中化學的學科核心素養指的是學生在對化學知識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知識水平、看待世界的眼光、事物思考層面以及態度情感都得到有效呈現。高中化學教師在日常教育當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就需要著重培養學生科學精神以及社會責任素養,學生只有形成嚴謹、務實的科學態度,才可以對真理與未知事物進行有效探究。學生具備良好的社會責任素養,學生才可以為社會做出更多貢獻。化學教師對學生的平衡思想與變化觀念進行有效培養,學生需要運用多個角度來對物質屬性進行有效的觀察和分析,在物質發生變化時懂得與掌控變化,使得學生可以實現化學學習的靈活變通。教師對學生宏觀辨識和微觀探析素養進行有效培養,每個人對待事物均有不一樣的看法,所以每一位學生對同一事物的分析與結論都會具有明顯差異,教師能夠通過辨析能力來讓學生掌握不同物質、同物質的發展規律,使得學生可以學會從原子、分子與元素的角度來進行分析,使得學生可以對化學規律開展深入的剖析,確保學生可以掌握物質性質和物質結構之間存在的關聯。教師對學生的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素養開展有效培養,教師與學生在分析化學物質與化學變化時需要引用相關的證據,學生只有具有良好的證據意識,才可以實現邏輯思路的良好推理,從而良好掌握證據和結論之間存在的關系。
二、對高中學生開展化學核心素養培養的策略
第一,開展有效實驗教學?;瘜W對實驗本身具有相對較高的要求,所以化學教師需要具有良好的實驗創新意識,當教學需要的時候,教師能夠對化學實驗開展有效的調整與優化,使得學生可以運用生活材料來開展實驗,確保學生取得較好的實驗學習效果。例如,教師在教學《離子反應》這一課時,化學教師能夠為學生設計科學的探究性實驗,給學生提供硫酸溶液、氫氧化鉀溶液、蔗糖固體、氯化鈉溶液、無水酒精、石墨、銅片等物質,并給學生提供開關、電燈泡、燒杯、導線、直流電源等實驗器具,然后讓學生通過實驗來對物質的導電性進行驗證。實驗結束后,大多數學生能夠發現硫酸溶液、氫氧化鉀溶液、氯化鈉溶液、石墨與銅片都能夠進行導電,而蔗糖固體與無水酒精則不具備良好的導電性能?;瘜W教師按照學生的實驗結果來積極引導學生對課本知識進行學習,使得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取得明顯提高。
第二,增強化學概念教學。教師在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借助學生所熟悉的學習認知規律來開展有效的重難點知識教學,使得化學教學具有較高的針對性。化學概念的解讀以及原理的推演在學習當中都具備相對較高的專業性,為此化學教師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有效的篩選與進一步優化,使得化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可以得到明顯提高。例如,教師在教學《物質的分類》這一課時,化學教師可以借助圖示法來向學生講解知識,使得學生可以準確掌握物質的交叉分類法。學生在運用圖示法學習之后,學生能夠知道碳酸鈉在化學中同時屬于鈉鹽與碳酸鹽,硫酸鈉在化學中同時屬于鈉鹽與硫酸鹽,硫酸鉀在化學中同時屬于硫酸鹽與鉀鹽,碳酸鉀在化學中同時屬于碳酸鹽與鉀鹽。學生能夠知道按照不同的標準分類,同一個物質可以有不同的分類。教師在化學教學過程中運用圖示法,可以讓學生更快接受化學概念解讀,使得學生可以真正理解化學概念。
第三,設計拓展訓練。首先,教師需要對課堂訓練內容進行精選,能夠通過一些信息搜索平臺來開展信息的搜集與篩選,以此使得教師能夠選擇到合適的化學課堂訓練內容,使得化學課堂訓練具有更高的針對性。教師在開展課堂訓練內容的設計時,教師需要對班級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進行考慮,確保課堂訓練內容與學生學習相契合。其次,教師需要對課堂訓練形式開展創新,能夠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造一些實踐操作題目,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來開展訓練,從而取得更好的化學課堂訓練效果。例如,教師在進行《氧化還原反應》的教學時,教師能夠在課堂中要求學生采取列表形式來對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本質、特征、判別依據、轉化關系進行有效梳理。學生首先列出一個大的表格框架,再對知識點進行學習與討論,可以將知識點逐一填寫在表格中,經過表格的填充后,學生可以理解氧化反應是一種得到氧的化學反應;還原反應是一種失去氧的化學反應;氧化反應會失去電子,且其元素化合價會出現升高;還原反應會得到電子,其元素化合價會出現降低。在這次課堂訓練當中,學生可以學會怎么梳理知識點,并在梳理之后對化學知識點有更明確的認知,同時還能夠為學生的下一步化學學習奠定良好基礎。此外,課堂訓練的拓展,還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讓學生可以更加投入化學學習,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現如今社會越來越重視人才的綜合素養,所以學校在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也需要對學生的綜合素養進行有效培養。只有這樣,才可以為社會輸出更多優秀人才。高中化學教師可以利用實驗教學、概念教學、課堂訓練等教學策略,讓化學教學的高效性得到明顯提高,并讓學生在知識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良好的核心素養,確保學生可以掌握化學知識,并實現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樓晶晶.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探究[J]. 新課程·中學,2018(3):220.
[2]吳建華.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策略探究[J]. 赤子,2019(17):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