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蓓蕾
摘要:陽陵泉是足少陽膽經合穴,屬膽“下合穴”,是治療肝膽疾病的重要腧穴。本文主要探討“肝膽陽陵泉”的理論依據及其臨床應用。
關鍵詞:陽陵泉;肝膽;理論依據;臨床應用
【中圖分類號】R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09-076-01
眾所周知陽陵泉是足少陽膽經的合穴,還是膽腑的“下合穴”,臨床上是被用于治療肝膽相關疾病的重要腧穴,該穴不僅能夠疏利肝膽還能清熱泄濕,目前在臨床上多被用于治療膽絞痛、膽石癥、膽囊炎、肝炎等肝膽相關的疾病,且效果頗佳。《千金翼方》:“膽咳,刺陽陵泉。”故有“肝膽陽陵泉”的說法,本文主要探討“肝膽陽陵泉”的理論依據及其在臨床上的應用概況。
1陽陵泉穴名由來及定位
1.1穴名由來
外側為陽。陵,指高處。泉,指凹陷處。穴在下肢外側,當腓骨小頭前凹陷處,故名“陽陵泉”。
1.2定位
小腿外側部,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今作膝下2寸。
2“肝膽陽陵泉”的理論依據
2.1經脈所過
《靈樞·經脈》:“膽足少陽之脈……絡肝,屬膽”。故足少陽膽經擅治膽系疾病。此外,足少陽之正:繞髀……屬膽,散之上肝。足少陽膽經“絡肝,屬膽”、“屬膽,散之上肝”,經脈所過,主治所及,故擅治肝膽疾病。
2.2足少陽膽經合穴
陵泉是足少陽膽經五輸穴中的合穴。五輸穴是以水流大小的不同名稱命名,比喻各經脈氣特點,合穴就像江河里面的水流慢慢地匯入到湖海中,經氣在這個地方深入,會合于臟腑的部位,即“所入為合”。合穴多被用來治療臟腑的疾病,《靈樞·邪氣藏府病形》有云:“滎輸治外經,合治內腑”。《難經·六十八難》記載:“井主心下滿……合主逆氣而泄”。陽陵泉是足少陽膽經合穴,故能治療膽腑疾病。
2.3膽腑下合穴
陽陵泉是膽腑的下合穴,下合穴在臨床上治療臟腑療效顯著,《素問·咳論》有云:“治府者,治其合”,《靈樞·邪氣藏府病形》有云:“膽病者,善太息,口苦,嘔膽汁,心澹澹恐人將捕之,喉中介介然。數唾,在足少陽之本經末,亦視其脈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熱者,取陽陵泉。”《針灸甲乙經》:“膽脹者,陽陵泉主之。脅下支滿,嘔吐逆,陽陵泉主之”,故陽陵泉擅于治療膽腑病癥。
2.4表里經脈
《靈樞·經脈》:“肝足厥陰之脈,起于大指叢毛之際……夾胃,屬肝,絡膽”,足厥陰肝經與足少陽膽經互為表里經脈,治療上相互為用,故陽陵泉可治肝系疾病。
3臨床應用
陽陵泉具有疏肝利膽、清泄濕熱之功效,以治療肝膽疾病常用,且效果頗佳,臨床上多用于治療膽絞痛、膽石癥、膽囊炎、肝炎等。
3.1膽絞痛
膽絞痛屬中醫“脅痛”范疇,病機為膽腑疏泄失常。《靈樞·經脈》云:“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轉側,甚則面微有塵,體無膏澤,足外反熱,是為陽厥”,記載的就是膽絞痛及其伴隨癥狀。《雜病穴位歌》云:“脅痛只須陽陵泉”,《通玄指要賦》記載:“肋下肋邊者,刺陽陵而即止”。研究表明[1],針刺陽陵泉能促進膽汁分泌,對奧迪氏括約肌有明顯的解痙作用和良好的鎮痛作用,馮林松等[2]采用捻轉提插術瀉法強刺激日月穴(右側)、陽陵泉穴和膽囊穴對膽絞痛患者的鎮痛效果達90.4%。
3.2膽石癥
膽石癥是結石發生于肝內膽管、膽囊、肝外膽管的疾病。研究表明[1,3],針刺陽陵泉能增加膽囊的運動和排空能力,膽總管的規律性收縮,排出膽道造影劑,進入十二指腸。孟曉紅等[3]采用捻轉強刺激手法針刺陽陵泉、丘墟、太沖對膽石癥患者的有效率達95.4%。
3.3膽囊炎
膽囊炎,屬中醫“脅痛”范疇。肝膽濕熱蘊蒸日久,疏泄失常所致。研究發現針刺陽陵泉可以讓膽囊的收縮功能增強,讓膽汁的排出更加的暢通,讓膽道內的壓力降低,以達到緩解膽絞痛癥狀的目的,從而減少膽囊炎癥感染及并發癥。張永臣針刺夾脊穴、雙側陽陵泉穴治療膽囊炎,總有效率100%;王奎軍針刺陽陵泉等穴位治療慢性膽囊炎,總有效率占83.33%。
3.4肝炎
肝炎屬中醫學“黃疸”范疇,臨床上多見身目俱黃、尿黃,由肝失疏泄,膽汁受阻,外溢肌膚所致。研究表明[4,5],點按陽陵泉穴可刺激肝經分布在腦內的區域,發揮疏膽經之氣,利膽經之熱的作用。邱薇蓉等[6]通過點按陽陵泉穴和膽穴,以刺激療法讓出現黃疸的乙肝患者退黃,總有效率82.5%。
4結語
足少陽膽經“絡肝,屬膽”、“屬膽,散之上肝”,擅治肝膽疾病。陽陵泉是足少陽膽經合穴,屬膽“下合穴”,具有疏肝利膽、清泄濕熱之功效,長于治療膽絞痛、膽石癥、膽囊炎、肝炎等肝膽疾病,針刺陽陵泉療效顯著,研發前景廣闊,尤其在急診、傳染病醫學方面。
參考文獻
[1]李萬瑤,何偉鳳.陽陵泉穴的功用[J].蜜蜂雜志,2002,22(10):37.
[2]馮林松,顧春飛,郁林海等.針刺對260例急性膽絞痛鎮痛作用的療效觀察[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14,37(1):43-45.
[3]孟曉紅,鄭慶海,姜琪.針刺治療膽結石174例臨床觀察[J].針灸臨床雜志,2006,22(5):10-11.
[4]吳雪洋,李春日.論陽陵泉穴臨床治療作用[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18(11):153-155.
[5]趙敬軍,榮培晶,羅曼,等.針刺“陽陵泉”穴對豚鼠 oddi 括約肌肌電、膽囊壓力及膽汁流量的影響[J].世界中醫藥,2016,11(8):1570-1573.
[6]邱薇蓉,樊夢瑩,韓明芳.陽陵泉穴、膽穴點按刺激對肝膽濕熱證乙型黃疸肝炎的退黃作用觀察[J].遼寧中醫雜志,2019,46(12):2636-2638.
作者單位:
成都市雙流區中醫醫院 ?四川雙流 ?6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