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舒


摘要:目的 在普外科手術患者中開展人性化護理,對相應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探討。方法研究對象共計80例,根據隨機原則對入選患者實施分組,其中40例患者納入到參照組中,采取常規護理措施,另外40例作為優質組,接受人性化護理,統計兩組患者的手術情況、滿意度等指標。結果 相較于參照組,優質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更少,術后住院時間更短,護理滿意度更高,實施以上幾項指標的組間對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接受普外科手術的患者,采取人性化護理措施,能夠使患者的身心舒適度得到有效改善,保證手術更為安全順利的開展,從而贏得患者的滿意。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普外科手術;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2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09-155-01
手術室是對患者實施手術治療、搶救的場所,對于普外科患者來說,受到病情的影響,加之對手術存在懼怕心理,使其在心理上容易出現負性情緒,影響患者的手術配合度以及生命體征、病情的穩定,同時也使患者在術前、術后的生活質量降低,不利于術后恢復[1]。為此,需要采取更為優質有效的護理措施,使患者處于更為平穩積極的心理狀態,讓患者能夠更積極地配合各項治療和護理工作。本研究對普外科患者開展了人性化護理,效果顯著,本文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本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普外科患者中選擇80例,隨機對這些患者實施分組對照,參照組和優質組各有患者40例。這些患者中,包括46例男性和34例女性,年齡區間介于25-69歲,平均(48.93±5.62)歲。在兩組的性別、年齡、病情、手術類型等方面進行對比,均P>0.05,無統計學意義,均衡可比。
1.2方法
參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性護理內容,如術前指導患者做好腸道準備,給予患者清潔灌腸,向患者宣講手術相關知識,術后基礎護理等。除了以上護理措施之外,優質組患者還接受人性化護理,具體內容如下:(1)術前訪視:手術室巡回護士在術前1d到患者的病房對其進行訪視,了解患者的身心狀態,對患者做好情緒疏導、安撫,多鼓勵患者,使其能夠放松情緒,以積極的態度迎接手術[2]。(2)術中人性化護理:術中對手術室的溫濕度進行合理調整,在保證手術需要的前提下盡量讓患者處于舒適的環境中。幫助患者擺放正確且盡量舒適的手術體位。護理人員協助麻醉醫生做好準備,術中加強對患者體溫等體征的觀察,避免發生意外。(3)術后人性化護理:對患者加強傷口護理,及時更換被污染的敷料,遵醫囑實施抗感染治療[3]。各項護理操作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范。結合患者的術后疼痛情況,采取有效的鎮痛措施。鼓勵并指導患者術后早期開展康復鍛煉,促進康復。
1.3觀察指標
(1)統計比較兩組的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等指標。(2)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
1.4統計學方法
研究所得數據處理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及計數資料比較分別采用t檢驗和x2檢驗,并分別用()和(%)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兩組的計量指標情況
優質組患者的平均術中出血量為(35.26±4.75)ml,平均住院時間為(4.31±0.57)d,以上指標均比參照組更優,均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詳細情況見表1。
2.2對比兩組的計數指標情況
研究顯示,優質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比參照組更高(P<0.05)。見表2。
3討論
普外科的治療方式主要是手術,盡管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提升,使得很多疾病通過手術都能夠得到有效治療,但是由于患者及家屬對手術的效果、安全性等缺乏了解,仍然存在“談手術色變”的情況,即便是很小的手術,患者和家屬也會有頗多擔憂。而患者方面存在的心理負擔,直接影響了他的手術信心,影響生命體征平穩,甚至導致對手術治療的不配合等。這些都是手術面臨的安全隱患。為了使普外科患者的手術更為順利的開展,我們對患者實施了人性化護理,結果顯示,該護理措施顯著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緒,提升了手術效果,贏得了患者滿意。由此可見,在普外科患者中開展圍手術期的人性化護理,能夠讓患者接受到更高質量的護理服務,使患者的滿意度得到更好的提升,該護理措施的臨床應用價值較好。
參考文獻
[1]任春俠.普外科護理中人性化心理護理模式的應用效果研究[J].心理月刊,2020,15(18):119-120.
[2]周彤.人性化護理在普外科護理中的應用[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52):129,131.
[3]劉慧.探討人性化護理在普外科手術護理中的效果[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20,7(06):89.
作者單位:
云南省普洱市孟連縣人民醫院 ?云南孟連 ?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