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娜 (河南省幼兒師范學校)
隨著中職教學目標的不斷落實,奧爾夫本土化教學法無疑成為當下較好的學習方式,想要做好這一點,更需要在實踐中進行總結分析,不斷提升中職音樂的教學效率。本文結合自身的實際教學經驗,從幾個方面對奧爾夫本土化教學法開展了比較深入的探討,旨在有效的提升音樂課堂效率,進一步提高中職音樂教育質量。
早在1982年,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由德國的音樂家卡爾·奧爾夫首次提出,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將獨特的情感共鳴、體驗教學和激發教學融合在一起,從而實現教師和學生能夠深入的交流,并且提升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程度,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因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一種不同于傳統教學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奧爾夫音樂教學方法內在的民族性和國際性促使其能夠為我國教育提供借鑒,也為本土化教育提供了基礎。在奧爾夫音樂教學本土化的指導之下,能夠讓中職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促進其可以積極主動的進行探究,深刻的感悟音樂的獨特魅力,從而大幅度的提升音樂的感知能力,同時提升我國中職音樂教學的效率。但是,對于我國的中職音樂教學來說,不能夠單純的引進這種教學方法,必須要與我國的實際國情相結合,融入我國的民族文化內容,從而使得文化更加多元化。在奧爾夫教學方法本土化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在借鑒的基礎之上,尋找滲透和整合的方式,從而促進中職學生可以獲得比較全面的發展[1]。
一是多元性,在音樂教學中使用奧爾夫教學法應該首先要積極使用原本性這一概念,目的就是通過不同的藝術行為來多方面的展現出音樂作品的內在,從而提升教學的多元性,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音樂作品中的不同元素進行展示,從而更加有效的將音樂理論知識進行講授,幫助學生理解課本中的內容,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講解內容需要與生活相聯,不能夠使用一些脫離生活的例子,例如教師在講解五聲調式旋律時,應該用不變的音樂節奏來進行講解,從而保證學生可以更好的理解[2];
二是綜合性,在奧爾夫音樂教學方法中,各種音樂表現形式都是在最原始的音樂上發展出來的,因而是可以相互結合的,例如舞蹈和聲樂都是可以進行相互結合的,從而展現出了更加具有綜合性的藝術表現形式。在此種情況之下,教師在使用奧爾夫教學方法時,需要仔細的對教學活動和類型進行思考,從而讓音樂教學的形式更加豐富,如教學中可以有效的結合游戲,對音樂作品進行綜合編排,讓二者能夠科學的結合,幫助學生提升探究興趣,同時也能夠幫助不同領域的學生都可以在音樂方面形成一定自己的見解[3];
三是即興性,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中,是非常重視對學生即興創作和表演能力的培養的,這種能力對于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讓學生能夠展現出自己的靈感,還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讓學生在音樂的學習過程中感受到音樂的獨特魅力,從而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音樂水平,可以在充滿未知的音樂道路上繼續學習。
從奧爾夫的音樂教學理念中可以看出,這一理念非常重視原本性,因而在本土化教學中,我們應該積極發現中華民族音樂中的元素,作為中職音樂教學的起點。例如,“扁擔舞”是廣西壯族文化中一塊瑰寶,是壯族人民喜歡的一項民俗活動,它的節奏強烈有力,聲響清脆高亢,給人強烈的震撼和美的感受,其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能激發學生參與舞蹈學習的積極性,課程應該根據中職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設置,其教學訓練模式應在尊重中職學生身體發育的基礎上進行的同時,有針對性的教授扁擔舞的起源與發展,以及具體形式(包括動作要領、音樂節奏和藝術功能等)。在教學內容上,突出扁擔舞的擊打方式和技巧,通過手腕靈活柔韌和張弛有度地運動使得扁擔上下、左右碰擊,從而體現扁擔舞的強身健體的價值和教育審美價值。教師在教學內容上進行合理的安排、調整,將壯族扁擔舞引入體育課堂,結合扁擔舞的風格特點、動作規格等,將力與美結合滲透到中職學校體育課堂教學活動中。在講解扁擔舞動作時,告知學生舞蹈來源與生活,注重對手腕的靈活運用,擊打時由腕部發力,通過上、下、左、右擊打板凳及互相擊打動作變化訓練,將手腕的靈活柔韌、身體的擰傾轉、腰扭動的內在感覺統一協調起來,體現出壯族人民勤勞勇敢,善良淳樸的性格和不屈不撓,樂觀奮進的精神。由此可見,這種提煉民族元素,將此作為本土化教學的主要內容,是奧爾夫教學方法本土化的重要途徑[4]。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中,我國的中職音樂教學都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大多數的教師都是用了講授式的教學方法,很急切的讓學生進行唱歌或者演奏,同時中職的音樂教師在教學課堂中,對于音樂模型、音樂理解能力的培養都不夠好,這主要是由于部分老師對于教學目標的理解不夠透徹,導致具體的課堂實踐與音樂師本課程實施要求存在一定的差異,某些具體的素養落實程度不夠。
對于大部分的學生來說,音樂素養是一種綜合能力,而音樂素養的培養有賴于一定的音樂活動。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中,教學設施和音樂資源是創造相應的問題情境和音樂活動組織的重要載體,在音樂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應該結合相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特點,更新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方式,進而實現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加強學生的音樂理論功底和實踐演奏能力,為市場培養出綜合性的人才,以此來適應當前不斷變化的就業需求。所謂的綜合性人才,就是需要具備扎實的樂理知識,熟練的掌握聲樂和鋼琴演奏技巧,以及優秀的舞臺表現力。現階段,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不再僅僅是看重專業能力,在選擇人才時也更加注重人才是否具備發展的潛力、良好的職業素養,以及是否具有未來的職業規劃。除此之外,隨著新媒體的不斷應用,為中職的音樂教學提供了新的方法,例如微課、慕課和spoc都可以應用到教學中,讓學生能夠不受到課堂的限制,隨時隨地的進行學習。這些教學方法的出現給中職音樂課程的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有效的帶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課堂之中,與教師進行互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5]。
從我國大部分的中職音樂教學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學生都處在一個被動的接受狀態,教師一直都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導致很多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不高,大多數時候都是抱著一種敷衍了事的態度去上音樂課,在課上也不愿意參與到課堂中來。在中職的音樂教學中,更多的教師注重的是演奏技巧的培養,忽視實際的表演經驗教學,使得部分學生雖然理論和技巧上是過關的,但面臨舞臺表演時,經常會出現怯場等情況。
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中,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因而教師應該主動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即興表演,讓學生聯想到什么就可以進行表演,唱歌或者是舞蹈,以《鈴兒響叮當》這首鋼琴曲為例,教師應該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創作能力,挖掘學生本身的音樂素養,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參與到課堂中來,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一組學生彈琴、一組學生唱詞,而另一組學生使用樂器進行伴奏,通過多人共同演奏來進行即興的編曲創作。除此之外,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喜愛音樂,因而教師可以將課堂進行拓展,帶領學生參加多種形式的演出,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演奏技巧,還可以豐富表演經驗,從中不斷提升學生對于音樂作品的掌控能力,從而減少學生在舞臺上出現緊張的情況,盡量減少演奏的失誤。通過這種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增加對音樂的了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表演能力和創作能力。
在奧爾夫音樂教學理論中,是比較注重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對于許多的學生來說,經常喜歡進行獨立的表演和演奏,主要是這樣可以炫耀自己的演奏技巧,但是卻非常容易缺乏團隊精神。在很多的音樂表演中,需要演奏多種樂器,而每個學生的演奏水平也是不同的,奧爾夫音樂教學方法非常注重學生之間的合作,因而通過這一教學方法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例如,在演奏鋼琴室內樂《春天奏鳴曲》時,對于學生的合作能力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必須要多人的配合才能夠演奏,不僅需要聆聽他人的聲部,還需要及時溝通,才能夠更好的完成曲目的表演,因此,音樂教師在本土化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注重對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
由此可見,為了打破以往的傳統講授式教學方法,可以將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加強各項教學實踐和科學研究平臺的建設,培養出創新人才。中職音樂教學在注重學生音樂知識培養的同時,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學生創新能力、合作能力的培養,促進中職學生能夠全面發展。教師必須要結合當前的觀眾需求來制定教學目標,根據音樂教學的特點,注重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音樂表演,凸顯中職專業建設的特色優勢,把奧爾夫本土化教學方法體系化、常態化的融入到教學實踐中去,并打造成具有本校特色文化的品牌。
綜上所述,奧爾夫本土化教學法能夠有效的提升中職音樂教學質量和效率,同時深化了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強化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推動中職音樂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因此,中職音樂教師應該根據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優化教學資源,創新教學方法,讓中職學生獲得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