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學賦
(攀枝花市仁和區東風小學,四川 攀枝花 617061)
(一)問題提出
1.全國校園暴力事件頻發,引發社會熱議,卻缺乏源頭上的研究變革。
2.攀枝花市及我校所處地域環境的復雜性,導致周邊環境復雜,不安定因素較多。
3.城郊結合部的學生家庭結構復雜,家長素質參差不齊,校園事件發生的風險極大。
4.我校學生的安全法律意識還有待提高,校園事件發生的幾率較大。
5.學校的安全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比較零散,枯燥,還缺乏可具操作性和實效性的德育活動課程。
因此,全校2000多名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活動,時間長,空間大,總有“防不勝防”的感覺。校園事件,如學生課間意外傷害、學生間的沖突矛盾時有發生。學校總體上還缺乏主動積極地開發和建設符合我校學生實際的德育活動課程,安全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都還需加大力度和深度,進一步提高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核心概念界定
校園事件:是指學生在校園學習、生活、活動期間,發生在校園內外,以學生為主要行為人或當事人的事件,包括學生意外事件、校園安全維護事件、學生暴力與偏差行為、沖突管教事件和兒童少年保護事件等。從教育內容上包含了法制、安全、心理健康等所屬德育范疇的事件;從校園事件的性質上講,既指負面消極、帶來不良影響的事件,也包含具有正面意義、積極向上的事件。
載體:指某些能傳遞能量或承載其他事物的事物。本課題所指的載體就是指能夠給學生帶來積極正面能量或消極負面能量的發生在學生身邊的各類校園事件。
德育活動課程:是指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對校園事件的分析、思考、討論、探究、展示、判斷等深度參與的活動后開發建設的活動課程。其目的在于引導學生通過真正參與的各項活動去探求校園事件背后深層次的安全法律知識,進行普法知識、安全知識的建構、“三觀”的判斷認同、心理問題的疏導和綜合能力的培養等。
(三)研究綜述
通過查閱資料,綜合與本課題相關的國內外研究,關于“校園事件”,大多數資料顯示的都是對校園事件的新聞報道及簡單的評議、討論或一些論文成果。
對于“德育活動課程開發”,從新課程改革至今,全國各地中小學開發建設的校本課程成果比較多,以其他活動為載體的德育活動課程相關論文成果也比較多。但對安全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數學校也多是從行政層面去推進常規工作,開展各類常規活動或主題活動,總體顯得比較零散、不系統,沒有形成可具操作性和借鑒作用的成果。而以教育科研課題研究來推動德育活動課程的開發建設,尤其是以校園事件為載體來開發建設德育活動課程的課題幾乎沒有。
(四)本課題研究意義
本課題研究,從選題的理論及實踐上,有其獨特的價值和意義,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校園事件德育活動課程開發是學校“依法治校”“依法執教”,建設“平安校園”的需要。
2.校園事件德育活動課程開發有利于滿足學生的安全需要,為家庭幸福保駕護航。
3.校園事件德育活動課程開發,有利于健全小學生的個性,成熟孩子的心智。
4.校園事件德育活動課程開發,彌補了理論性德育課程的不足,有利于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五)課題研究的創新點。通過小學生深度參與自己身邊發生的各類校園事件的評議、判定,將法律知識、安全知識、心理健康知識等進行有效的感悟、體驗和內化,從而形成能實際參與社會生活的意識和能力;通過新穎、活潑、生動又貼近生活的校園事件德育實踐活動,讓學生信服法理權威,體驗真實的法制實踐,從而真正提高安全意識、法律意識,提高自護自救能力,使學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成長。通過本課題研究,最終開發建設出可具操作性和推廣性的符合小學生身心特點的以校園事件為載體的德育活動課程。
(一)研究目標
1.增強小學生的安全法律意識、心理健康意識,提高他們對校園事件的分析判斷能力、自護自救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從而有效預防或減少校園事件的發生,保障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2.增強小學生家長對孩子的監護責任意識,密切家校聯系,提高家校共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促進教師有針對性地開展安全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拓寬德育的內容和渠道,提高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引導及管理能力。
4.開發建設可具操作性的校園事件德育活動課程在學校全面實施,整體提升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創建“平安校園”“依法治校示范校”“零犯罪學校”。
(二)研究內容
1.德育活動課程開發中校園事件主題和素材的選編研究。
2.以校園事件為載體的德育活動課程建設研究。
3.以校園事件為載體的德育活動課的設計與實施研究。4.學生參與校園事件德育活動課程開發的激勵機制研究。
(一)德育活動課程開發中校園事件主題和素材的選編研究
1.在校園事件德育活動課的開展過程中,留心生活中各類與學生密切相關的事件,可以是校園內出現的,可以是校外發生的,也可以是區內、市內或者更廣的全國范圍內熱門的新聞話題等等,進行收集、整理、分類,以此作為教學素材,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評議。
2.在選編教材的過程中,以學生為創作主體,充分激發學生的能動性,引導學生直接參與教材的選定、匯編、插畫等具體工作,做真正適合學生,并讓學生喜歡、有特色的校本教材。
(二)以校園事件為載體的德育活動課程建設研究
1.在學校課程班隊會課中拿出一節作為德育活動課程,單周為班隊會課,雙周為德育活動課。每學期合計開設8 節,每學年共16 節。
2.德育活動課程實施者為全體班主任,根據編寫的《以校園事件為載體的德育活動課程開發校本教材》,在每雙周的德育活動課中予以實施。
3.每單周召開課題研討會,對雙周德育活動課實施過程中的問題進行研討和反思,對校本教材進行修改完善。
4.在整個課題研究過程中,不斷整理、歸納、提煉“校園事件德育活動課程建設”的相關資料,編輯形成《東風小學校園事件德育活動課程綱要》。
(三)以校園事件為載體的德育活動課的設計與實施研究
1.讓學生從看客升級為小老師來加以議論或者評論。在班會課上各抒己見,開展熱烈地討論,還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也可以進行個人匯報。
2.針對校園事件開展辯論活動,分為“正方”或“反方”,自己搜集資料論證各自的觀點。
3.現場模擬“校園小法庭”,扮演法官、律師、原告、被告等角色對某校園事件進行“審理”,從中學習相關的法律知識。4.表演校園事件小品,“還原”事件的發生過程,學生再針對這一過程中的各類人物行為進行評價、建議。
5.采訪事件發生的當事人,在能力范圍內可請該校園事件當事人到班級中進行交流。
6.根據學生的心理傾向開展演講比賽、征文比賽、漫畫比賽,釋放心里的正義感或滿腔怒火,用不同形式闡述自己的看法、經歷、經驗,警醒眾人。
7.針對某一校園事件行為,進行模擬、測試實驗,預測事件發展的各種可能性,并請學生暢所欲言,進行評議。
8.依據目標,在各科教學實踐中(以語文、生安和思品課為主)、班會課實踐中、課外活動中充分實施安全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9.結合家校共育,聯合家長的力量,充分發動有能力或從事法律相關行業的家長來班級中宣講法律知識,開展普法活動等。
10.在研究過程中,有意識地整理、搜集優秀讀后感、心得體會、手抄報、繪畫資料,注重經驗的總結,將一些有價值的課堂實錄、活動設計、教學案例等存檔,開展橫向、縱向的交流,為后期準備素材。
(四)學生參與校園事件德育活動課程開發的激勵機制研究
1.設計《以校園事件為載體的德育活動課評價表》,對學生在校園事件德育活動課上的展示進行評價。
2.采取自評、小組評和師評的方式對學生個體參與校園事件德育活動課程開發中的過程表現予以評價激勵。
3.采用“成長記錄袋”的方式對學生個體在整個課題研究過程中的變化和成長,以及成果進行適時記錄和評價。
4.每學年設計調查問卷,對學生定期開展安全法制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問卷測試,切實掌握本課題研究對學生健康成長的積極或消極作用,以便及時調整研究策略。
(一)預期研究成果
1.《以校園事件為載體的德育活動課程》相關成果:如課程綱要、校本教材、活動方案、學生參與校園事件德育活動的深度效度評價方案;
2.《以校園事件為載體的德育活動課程開發與實踐研究》成果報告;
3.校園事件德育活動課展示成果(圖片、影像資料、手抄報、心得體會、獲獎證書等);
4.校園事件德育活動課程開發過程中的典型學生個案研究報告;
5.課題組成員相關經驗文章、教學課例、教育故事、教育隨筆和研究論文等。
(二)預期研究效果
1.學生方面。通過小學生對校園事件德育活動的深度參與,引導他們從小學法、知法和守法,增強他們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提高小學生明是非、識善惡、辨美丑的能力,自覺抵制不良思想和不良文化的侵襲,約束制止不守法、不文明、不道德的行為,恪守社會公德,樹立遠大理想,最終做到減少并預防青少年犯罪的目的。
2.教師方面。把德育活動作為一個重要課程納入教學計劃中,使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時,在課時分配、備課設計等方面都更加明確,把“軟任務”變成“硬任務”,以促進教師對安全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同時,通過本課題研究,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3.學校方面。根據學校實際開發建設可具操作性的校園事件德育活動課程在學校全面實施,以整體提升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創建“平安校園”“依法治校示范校”“零犯罪學校”奠定基礎。
4.教育改革。開展法制教育的主旨是培養學生民主、法治的觀念,讓青少年認識到法律不是約束行為的鎖鏈,而是保障生活的要素,偏失的正義會得到法治力量的匡扶,弱勢群體也能得到法律陽光的普照,從而自然地產生對法律的信仰,提高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這些才是他們真正缺少的,是他們從單純的課堂教育中學不到的,更是法制教育的價值所在。
5.社會發展。開展校園事件德育活動課程開發與實踐研究,直接關系到我國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構建和諧家庭、和諧社會的進程,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不僅能提高青少年自身素質,確保青少年健康成長,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中華民族的振興和發展。
開展校園事件德育活動,有助于提升學校教師、學生對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同時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健康成長。形式多樣的校園德育活動精彩紛呈,對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校園事件德育活動寓教于樂,讓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得到有效提升,為學生的以后的良好發展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