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思娟
(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第十中學,江西 撫州 344000)
語文是一門語言性學科,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需要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去學習和參與,才能更好地保證語文教學質量。但是,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處于絕對的主導地位,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強,教學質量普遍不高。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更加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充分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加強課堂互動,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課堂教學,保證課堂教學質量。
不管教師還是學生,都需要摒棄傳統的教育思想和學習思想。引導學生理解任務驅動作文的教學理念,讓他們從任務的學習中,掌握相關的知識。
在具體的任務篩選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具體學習需求,選擇合適的任務,以此更好地引導學生。教學任務需要結合學生的生活,通過一些趣味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教師需要注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所以,教師需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相應的任務引導,整體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由于很多高中生都懼怕寫作文,認為寫作文是一件難度性非常高的學習事件。所以,在語文寫作過程中,首先,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寫作的難度,了解寫作的目的性。然后,結合任務驅動型的教學方法,針對學生情況,進行適當引導,幫助學生逐層深入,找到學習寫作的方法。同時,教師也需要針對學生的階段學習情況,進行有效評價。
任務驅動型教學屬于新型教學模式的一種,為了保證教學質量,教師在運用任務驅動型教學時,還需要充分尊重教學設計原則。以下針對高中語文任務驅動型教學設計原則進行具體分析:其一,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還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上思考問題,了解學生所思所想與實際需求,從而更好地滿足學生學習需求,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其二,以情境為支撐。高中生面臨著巨大的高考壓力,時間和精力都非常有限,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就需要快速抓住學生注意力,讓學生能夠更快地與課堂融合。這就需要教師遵循以情境為支撐的原則,通過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更好地完成任務驅動型教學,保證教學質量;其三,以任務為主線。在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當中,學生是教學的中心,所以,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任務主線,并且保證其能夠充分參與到其中,因此,堅持以任務為主線原則十分關鍵。教師可以通過“為什么”來引導學生進行主觀學習,不僅能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還能為下一個任務做鋪墊,保證任務的連貫性。
提問所能達到的效果能反映出問題的好壞。為了避免語文閱讀課堂中“沒有的提問”“空洞提問”的現象,老師應該第一時間意識到,提出的問題應是普遍與特殊的統一。隨著教學方法的不斷更新改進,老師也要不斷地改善提問的形式,做好引導學生自發提出問題的工作。而這兩項工作的前提,是有一個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創造出好的提問情境,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地提出問題,與課堂環境融合在一起。這樣一來,提問就會變得更加實際,更加有意義,教學效果才會顯現。
課文《裝在套子里的人》,老師可以設計出這樣的問題:小說中別里科夫在戀愛中發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理解去閱讀并思考,給每一個你們認為的事件做一個小標題,如“漫畫事件”。學生在這個問題的誘發下,還總結出了“樓梯事件”“自行車事件”。老師通過對這一事件的具體剖析,讓學生設身處地地思考這一人物形象,挖掘文章的主題思想。這樣一來,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基礎上,還掌握了文章的整體結構。因為一般的小說都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來敘事的,這本小說比較特殊,它是挑選人物生活的實際場景進行敘述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對小說的理解來填充他生活的另一個樣子,這個環節塑造性比較強。用文章的內容作為出發點,在文章結構處設計一些問題,以此誘導,開展教學。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型教學的主要難點是設計任務,任務是任務型教學的根本,也是保證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任務時,首先應該明確任務目標,包括自主學習目標、考題習題目標、實踐鍛煉目標等。然后將學習目標更加清晰化,并且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握任務難度,將不同難度的任務分配給不同學生。在設計任務目標時,教師應該充分明確任務目標與課程目標之間的關系,并且向學生強調實現課程目標與任務目標的重要性,要求任務目標與課程目標保持一致,確保任務目標和課程目標的達成。
例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首先需要仔細研究教學內容,然后根據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三維方面設置教學目標,通過“是什么”來引導學生明白“為什么是”,強調學生閱讀鑒賞能力的發展,從而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探究能力。
綜上所述,任務驅動型教學是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的關鍵,也是引導學生學習其他語文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是通過任務的驅動方法,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相關的語文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