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兆瑞
(寧夏省中衛市沙坡頭區永康鎮永康中學,寧夏 中衛 755000)
逆反心理又被稱為反抗心理,是指人在交際中為維護自己內心的尊嚴,對對方采取反抗的言行和態度的一種心理。這種心理在學困生表現較為明顯,主要體現在學困生無視學校規章制度,以及班級班規,對教師和家長在言行舉止上都具有強烈的反抗心理和行為。這種心理如果任由發展,逐漸會對學困生的心理造成較大的傷害,致使他們在情感上產生失控,與家長和教師都會產生較大的疏離感,且出現嚴重違反校紀校規,班級班規的行為,甚至對家長或者教師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面對這樣的問題,班主任必須予以重視,結合一定的方式方法,加強管理,制定合理的解決策略。
關于學困生逆反心理的引導,班主任應當發揮自身教育的優勢。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需要定期開展班級主題活動,而班主任作為組織者和策劃者,能夠利用這一時間段,開展“青春教育,我們成長了;讓學困生正確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阻礙;懂得如何理解他人的批評和意見;尊重教師,親愛父母”的教育活動主題,以此引導學困生正確認識青春成長期內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的變化,使得學困生能夠正確理解自己成長中的煩惱,以此正確認識自我。并通過活動主題,讓學生了解父母的艱辛以及教師的不易,并讓學困生嘗試一天父母的生活,或者與科任教師商議,讓學困生扮演“老師”,進行教學,以此讓學困生真正體驗教師與父母的不易,從而學會感恩父母,敬愛老師。并且,在此活動中,班主任能夠開展一個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活動環節,讓學困生批評他人的不足,同時,也學會接納他人善意的批評與意見,以此不斷改善自身的不足。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困生學會坦然面對青春期成長中的煩惱,從而懂得自我調節和控制,以此促進學困生身心健康的成長。
關愛學困生,尊重學困生是轉化學困生前提條件,也是班主任解決學困生逆反心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如果班主任忽略學困生的存在,或者不公平對待這些學困生,甚至處罰學困生,只會使得學困生的逆反心理越來越嚴重。而在當前教育改革的形勢下,要求加強對學生素質方面的教育。所以,面對學困生逆反心理的問題,班主任應當深入分析學困生產生的原因,針對不同學困生的問題,予以合理引導和幫助,讓學困生真正感受到班主任的關愛,以此改變學困生的心理,讓他們認識到自己也是被班主任所重視的,以此感受到班主任對自己的關心和期望,從而自覺配合班主任的工作,積極參與各科教學活動。此外,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班主任還需要注意改變以往對學困生的態度,不要一味指責和處罰學困生,應當多以鼓勵為主,多表揚少處罰,多挖掘其優點少嘲諷學困生的缺點,多理解少抱怨的態度,真心對待學困生,幫助學困生。通過這樣的方式,既可以有效預防學困生產生逆反心理,也能夠有效促進學困生進行有效轉化。
良好的環境創造和諧的教育氛圍,而和諧的氛圍能夠有效感染學困生,影響學困生。為此,班主任能夠實施班級自由、民主的管理方式,邀請學困生參與班級的管理,體驗到自己對班級管理和發展的重要性,從而使得學困生能夠自覺遵守相應的班級班規。此外,班主任還可以針對學困生年齡特點,開展一些精彩的教學活動,如組織學生觀看勵志視頻,開展讀書活動,文藝活動等等,讓學困生能夠在集體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華,以此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如班級某學困生雖然學習成績不理想,但是,非常擅長打籃球。這時,班主任能夠與其他班級聯合,開展友誼賽,讓這位學困生作為比賽的主力。通過這位學困生的奮力拼搏,最終班級取得了勝利。這時,這位學困生感受到班主任與其他學生贊揚的目光,從而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得到了他人的認可。
很多逆反心理的學困生都是來源于家長不合理的教育方式造成的。所以,班主任應當定期開展家長會,針對如何教育學生,設置合理的期望值進行指導,使家長認識到過多的期望值,會造成學生內心的反抗,且也會對學生的學習心理造成較大的壓力,這樣反而會影響學生的正常發育和成長。所以,對待學生的學習成績,應當通過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給予合理的期望和引導。另外,在關愛孩子方面,班主任應當明確表示過于溺愛的孩子,抗挫能力差,且抗壓能力也較差。所以,應當引導父母認識到關愛孩子需要把握分寸。
結語:綜上所述,學生的心理會隨著學生的成長,而逐漸出現各種問題,而這就是學困生產生逆反心理的原因,為此,班主任應當及時了解情況,針對學困生逆反心理的問題,開展班會交流,并加強對學困生的關愛,以此有效引導學困生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