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閬中師范學校,四川 南充 637400)
合作學習是改變傳統英語課堂現狀的重要方法,合作式的教學過程能夠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幫助學生對知識的建構。不同學者對合作學習在中職英語課堂中的具體操作流程持一致看法,認為合適的任務選擇,學習思路的探討與重點詞句的收集選擇,組員之間的互批互改以及教師的有效指導是成功的合作過程所必不可少的環節。
“組間同質,組內異質”是最有效的小組形式。組間同質意味著班級中每個學習小組的整體學習能力是一致的,那么在課堂評價時根據小組表現及成果對每個小組進行學習評價就變得公平合理。組內異質指的是小組內部每個成員的學習水平存在差異,即每個小組都包含了好、中、差不同水平層次的學生,這樣小組成員之間就能形成互補,程度好的學生可以指導比他程度差一些的學生。
傳統的課堂授課制使得教師的講解占據了課堂的大部分時間,給學生練習的機會不多,語言環境和情境的創設亦不豐富,這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影響了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而合作學習能夠促進學生個性和群體性共同發展,給學生營造了自主學習的氛圍和條件,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共同探索、共同進步,從而改變了傳統的教師“一言堂”的格局。
首先,教師應多鼓勵學生用最簡單的語言進行交流,表達自己的想法,由于詞匯是個累積的過程,適當的肢體語言可以提升理解力。其次,在組織合作學習過程中,從建組、選組長到活動組織,教師每一步都要精心設計,如設立相應的目標;根據學生年齡、性別等因素進行異質分組;建立積極互賴;布置學生任務;明確個人責任;監管小組工作,辨別學生在合作性地完成任務時所遇的困難;在需要時,適當介入到小組活動中以明確方向;評價小組和個人工作。另外,針對小組活動由個別有能力的學生完成的現象,可以通過教師不斷強調積極互賴和個人職責,合理設計和組織活動來消除。
另外,英語教師對在應用合作學習中出現的問題要有正確的態度。因為它是從西方引進的理念,所以在中國環境下顯然會出現文化障礙等問題。再加上多年來的以教師為中心和應試教育,學生已經習慣于自己那套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這顯然對于合作學習來說是個障礙,因此,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改變學習策略來適應這個新方法。同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自尊、個性,培養好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
1.寫作題材的選擇
任務的設置直接決定到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完成任務的效果。寫作任務應當為大部分學生所熟悉或喜歡,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性的開放性問題,但不能超出學生的能力范圍,最好是通過合作能夠完成或更好地完成的。筆者根據教材內容設計圍繞每個單元的話題,內容簡單有趣,盡量做到貼近中職生的生活。因中職生的特殊性,在寫作形式上盡量做到形式多樣,例如名片、簡歷、賀卡、邀請函等等。
2.課前素材準備
每次發布一個新的寫作任務后,由各小組根據寫作大方向和總體要求討論確定各自的寫作方向。在寫作課前,要求所有學生先對自己小組的寫作內容進行初步的構思,并根據自己的設想盡可能多地找到與本次話題有關的單詞、詞組或者是句子,也可以是有利于銜接上下文的過渡性語句,為合作討論及最后的寫作準備語言材料。這些詞句可以來自于課本或課外讀物,也可以通過上網搜索來獲取,不過對于不熟悉的詞匯需要把該單詞的詞性、詞義及用法記錄下來,以便小組合作時向其他組員介紹和講解。
3.合作討論
課堂上小組成員輪流分享自己的寫作構思及事先準備的語言材料,由小組長協調主持,共同討論協商本組文章的結構和內容,并列出要點,由記錄員記錄在案。通過交流彼此的寫作構思,可以讓學生接觸到不同的思維角度,幫助學生開拓思路,同時還能避免主題不明確或偏題的情況出現。而語言材料的交流可以豐富學生的語塊知識,在寫作文的過程中不至于出現詞匯單一,詞不達意的情況。在整個討論的過程中,需要大家各抒己見,對于不同的意見和看法可以通過對比陳述達成最后的一致,對于實在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尋求老師的幫助,應避免由一人說了算的情況出現。
對中等生來說,優生所具有的寫作方法和技巧是他們的“最近發展區”。通過合作,每個同學可以較容易地從比他程度稍好一點的同學那里獲得知識,而程度較好的同學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可以獲得成就感和自我價值的實現,從而激發他們前進的動力。做到有效、高效的合作就必須讓學生明確合作的規則和要求,如應該先討論什么、怎么發言、怎么總結、需要什么樣的成果等,因此在合作前的解釋說明工作很重要。但對于中職學生而言,有許多同學可能無法從字面上清楚地認識到整個過程應該是怎樣的。筆者嘗試的方法是將某個比較成功的小組完成合作的過程拍攝下來,然后播放給學生看,從而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如何實施合作學習。
總之,課堂教學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學生主體的變化、教師知識結構的變化、教學政策的變化都會帶來教學方法的變化。教師和學生均應從教學實際出發,探索更有效的手段,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