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浙江 杭州 310053)
年初,疫情的突然降臨,像是交給社會一張難度極高的“考試卷”。對學校而言,更像是一場從未有過的大考。為確保“離校不離教,停課不停學”,我院附中從2月17號開始文化課網絡教學,24號開始專業課網絡教學。兩周時間下來,老師和學生反饋已經逐步適應,但也存在著幾點問題。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在大中專一體的背景下,仍然保留了附中,是一所舞蹈表演和音樂表演為主的中等專業學校,為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一貫的六年長學制,文化課與專業課的比值為5:5,其中英語教學為5學時。開展線上教學以來,為保證專業教學時間及中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英語課一周進行兩次網絡教學,每次一小時,比線下課堂的教學時間少了三分之二。中職學生普遍學習基礎薄弱,主動性差,英語水平更是參差不齊,面對面教學都不能很好地產生互動。在特殊時期,如何在網絡課程這一需要高度自律的教學方式中保證教學質量呢?剛開始我們采用的是微課這一方興未艾的教學模式,希望利用翻轉課堂來有效保證網絡教學順利進行。微課形式分為兩種:一是授課教師自己錄制,二是采用各平臺提供的優質網絡課程資源。一周課程實踐結束后,學生和家長普遍反映課堂效果不佳,原本以短小精煉直擊重難點為目的的微課,實質上變成了傳統課堂教學實錄。由于時間過長,學生難以集中思想,加之缺乏有效監管,甚至成了專業課后的休息時間,真正參與到網絡課堂中來的學生少之又少。第二周,我們及時做出調整,把網絡授課模式改回以騰訊課堂為平臺的直播教學,師生線上互動活躍,課后反饋滿意度增加。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線上互動占據大部分上課時間,一周兩小時的課時無法完成教學任務,教師不得不壓縮課程內容,教學質量也不能得到保證。反復實踐之后,基于兩種線上教學模式各自的優勢和藝術類中專學生的特點,我們決定將兩種方法結合起來,開展以直播課堂為主,翻轉課堂為輔的雙向教學模式,真正體現“以生為本”。
解決問題的方法:
直播課堂采用傳統課件,目標是解決教學內容中的重難點。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目標是解決課前預習和課后練習。
解決問題的措施:
(一)保留騰訊課堂作為直播教學平臺。
(二)各年級在QQ或微信建立微課群,納入學生、專職教師及班主任,建立微課教學平臺。
教學資源是教學的基礎。各年級教師制作教學資源,包括直播課堂教學課件,微課視頻。
(一)直播課堂的教學設計和傳統課堂的教學設計相似,教師根據自己所授課班級的專業課特點和英語基礎制作符合網絡教學的課件。
(二)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分為兩個模塊,即課前預習模塊和課后輔導模塊。
1課前預習模塊上課前一天把制作的微課視頻上傳至qq或微信群,微課內容包括預習單詞、詞組、句型以及課文理解,學生按照要求開展自學。
2.課后輔導模塊首先教師針對直播課堂的情況進行分析,將課堂中的難點重點進行重新梳理總結。其次對課后作業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解析。教學環境搭建中的經驗:我院附中學生在校期間不允許使用智能手機,在突如其來的疫情背景下,利用騰訊課堂作為直播平臺,功能簡單易學,有利于快速組織網絡教學。使用qq或微信功能作為微課教學,使教學更具有親和力,學生更容易接受。
建設教學資源中的經驗:鑒于我校專業性特點,文化課學習的時間有限,直播課程中的教學資源要區別于完整的教學課堂實錄,而側重難點重點的講解。微課的制作時間要控制在10分鐘,便于學生集中精力學習,避免學生失去耐心、走神。
經過兩周的雙向教學模式調整,我們積累了一些教學經驗:設計教學流程中的經驗:網絡課程最大的問題是學生參與性。結合藝術類中專學生文化基礎薄弱,但性格熱情活潑這一特點,在直播課堂中應多采用激勵性語言,互動設計要考慮課程時間、網絡流暢等問題,盡量讓學生用簡短的回答就可以做出正確判斷,抓住重點。
對教師專業能力的挑戰:在特殊時期,直播課堂和翻轉課堂雙向教學模式,對教師教學能力、師德素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PT與微課的制作必須適應網絡課程的要求,適應藝術類中專學生的學習特點。
對學生學習能力和自律能力的挑戰:從傳統課堂轉變為網絡課堂,這一系列活動的有效開展都建立在學生學習能力和自律能力的基礎上,全新模式全新挑戰。
對家長有效管理能力的挑戰:疫情期間的學生管理工作,有一部分從學校轉移到了家長身上,面對超長寒假和網絡教學,如何有效管理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也是家長需要學習成長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