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嗣偉
(浙江省桐鄉市烏鎮中學,浙江 嘉興 314501)
初中體育教育中,排球是比較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僅可以對學生的自身能力良好提升,而且在團隊協調、相互搭配上,也可以提高學生們的意識。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初中排球校本課程開發,應按照科學、合理的手段來完成,一味地守舊,很容易促使課程出現嚴重的不足,而且在未來的教育成果上,并沒有辦法得到更加突出的成績,造成的潛在性疏漏和負面影響較為突出。所以,初中排球校本課程的開發過程中,需要在有效性原則上積極的遵守。
興趣能夠使學生保持積極的學習情緒與學習態度,能夠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體育運動過程的當中去,所以激發和保持學生對排球運動的興趣至關重要。在具體的排球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選用趣味化的教學策略來展開課堂教學。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設備來轉變傳統動作講解和灌輸的教學模式,將排球運動的背景知識、來源、動作要領、技術要點、比賽規則等基本知識內容,以圖像、動畫或者視頻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們,從而有效激發和保持學生對排球運動的濃厚興趣。
例如,筆者在教學中考慮到部分學生第一次接觸排球,對排球的各項規則及動作要領都不熟悉,在這種因素下進行教學,很難激發起學生們的運動興趣。基于此問題,筆者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們播放了一段排球比賽的視頻,讓學生們感受到排球運動的激烈和趣味性,同時通過視頻的觀看,學生們還能認識到排球項目中的一些規則。另外,筆者還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們播放了一些排球中的基礎動作,使學生們快速掌握排球運動中的動作要領。這樣一來,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筆者通過多媒體的演示,激發和保持了學生的運動興趣。
合理開展長度、強度適中的課前熱身運動,有利于在課堂上因學生動作不規范造成的運動損傷,對學生的自我保護具有積極的影響,且學生通過合理的熱身運動也能增強自身對于排球的興趣的增強具有積極的作用。在課前開展合理的熱身運動還有利于學生對本堂課程強度的理解,老師可以通過調節課前熱身運動的強度,對學生做出合理的心理暗示,以期達到,學生對課堂的高度理解的程度,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對于初中體育課中開展排球教學具有積極的作用,因為初中體育教學存在時間短、任務重的特性,所以對教師來說如何提高課堂效率也是極為重要的一點,在最短的時間里發揮最好的作用,是初中體育老師應當首要注意的問題。
排球的墊球環節往往是學生比較難掌握的,而體育教師需要把自墊球作為學生日常練習的基礎,只有他們可以順利完成基本的自墊球過程,才能為后面排球技術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而自墊球主要包括了抱拳、互靠以及疊掌式這三種基本手勢,自墊球的掌握要點主要體現在插、提、壓、夾、跟、蹬方面。首先,插就是指在墊球時把手臂插到排球的下方,而提主要是以肩關節為中點使得整個手臂都運轉起來,從而發揮出最大的力量。壓主要是在墊球過程中,讓自身的腕關節盡量往下壓,否則就會松松垮垮使不上力。而接下來的夾主要體現在手肘運動時兩個手肘要適當靠近。
就初中排球校本課程本身而言,有效開發過程中,還必須對課程自身的優化,進行良好的加強,這樣操作的好處在于,能夠從多個角度來減少初中排球校本課程的漏洞,在學生的教育和說服力方面,也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結合以往的教學經驗和當下的教學標準,認為初中排球校本課程的優化,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完成:第一,初中排球校本課程的教育和指導,必須從學生群體中獲得較多的反饋。教師的經驗和固有的課本指導,雖然是不可或缺的內容,但是學生是具體的載體和執行者,因此他們的反饋,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表現出初中排球校本課程的優勢和不足,由此進行課程優化,達到了針對性的目標,綜合性的教育工作開展,也可以不斷的取得更好的成果。第二,課程優化過程中,必須對初中排球校本課程的內容,進行不斷的轉變,要堅持在鍛煉的方式、方法上,開展創新模式,運用現代化的科技和信息內容,對學生的成績和鍛煉效果,進行深入的分析和引導,從而教育學生在優勢發揮的過程中,選擇正確的路徑來完成。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成為課堂教學的所應該關注的重點內容,排球教學也并不例外,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初中體育教師在排球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關注學生在身體素質、學習能力、接受程度等各個方面所存在的差異,并根據這些差異將學生分為優、中、差三個層次,根據學生的層次來制定層次化、差異化的排球教學策略,提出不同的訓練要求,從而滿足不同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全方位促進學生排球技能的掌握和身心的全面發展。
總之,應繼續在初中排球校本課程的研究上,按照多元化的方式來完成,不同學生、不同區域得到的成果,存在很大的差異性,我們需要在初中排球校本課程的開發水平上,不斷做出大幅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