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麗麗
(河北省廊坊市大廠回族自治縣夏墊鎮夏墊中心小學,河北 廊坊 065301)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快速發展,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教育領域的共識。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重點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引導他們開展語文朗讀,不僅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閱讀語感,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朗讀能力。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小學語文教師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變化,樹立起現代的教育觀念,重視學生的朗讀教學,引導學生正確的朗讀,提升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語文朗讀教學的有效性,增強語文學習的質量和效果。
長期以來,我國的很多的教育形式,都將考試做為唯一的方式,用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屬于重要的教學科目,在考試中所占分值比重較大,但是,在實踐中,很少有對學生的朗讀進行考查的。因此,在實踐中,不管是教師,還是家長,都過分的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很少有人重視學生的朗讀教學,造成學生將大部分的精力和時間都花費在語文考試內容的學習上,而忽視了語文朗讀的重要性,嚴重影響了朗讀教學的發展。
雖然我國正在積極地推行素質教育,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仍然在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機械式的教學方法,直接向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傳輸過來的知識。與此同時,一些教師的教學手段缺少多樣性,教學內容缺少趣味性,使得課堂教學氛圍比較枯燥而沉悶,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和抵觸心理,長此以往,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積極性將消磨殆盡,將直接影響到朗讀教學的實際開展。
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讓學生開展課文朗讀,朗讀形式比較單一,往往是從文章的開頭讀到文章的末尾。時間一長,很多學生就會感覺枯燥無趣,就會產生厭倦心理,不再愿意參與到課文朗讀教學當中。在實踐教學中,有的教師習慣讓全班學生一起朗讀,這樣的朗讀方式就會給個別學生提供了偷懶的機會,他們只張口,不發聲,只是裝作了朗讀的樣子。單一的朗讀形式,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朗讀教學的有效性。
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一些教師由于思想上不重視朗讀教學,因此,實踐教學中很少對學生的朗讀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指導,很多教師將課堂教學任務放在了第一位,占用了大部分的課堂時間,只將很少的時間留給學生進行朗讀。即使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和不足,教師也不能及時地進行指正。這就造成很多學生只能憑著感覺去朗讀,對于存在的問題不能及時的改正,將大大降低學生課堂朗讀的質量和效果。
情境教學法,是當前教學中使用頻率較高的一種教學方法,其優勢比較明顯,不僅可以熏染出一定的教學情境或者教學氛圍,而且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更能夠帶動他們參與到實際的教學當中。語文朗讀教學需要營造出一定的教學情境,這樣就便于激發出學生的情感,投入到實際的課文朗讀中,將大大提升學生朗讀的效果,帶給學生不一樣的朗讀體驗。因此,在實際的朗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朗讀情境的創設,指導學生感受文章中的真摯情感和優美詞句,并體會蘊含其中的中國文化,提升學生參與朗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在學習《延安,我把你追尋》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介紹延安的視頻,讓學生了解一些延安和抗日戰爭間的關系及對延安的真摯情感等,讓學生有了大概的了解和認知。然后帶領學生一起學習現代詩歌的朗讀方法和朗讀技巧。最后,教師為學生播放朗讀的示范音頻,讓學生感受正確的朗讀方法,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朗讀實踐。
在教師開展朗讀教學時,可以將一些重點段落設為重點朗讀部分,并在其內容的基礎上設置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開展朗讀,更具目的性。教師在朗讀教學中,設置問題,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深刻思考,讓他們的朗讀更具針對性,幫助他們更快地找到文章的重點內容,對文章有更深刻的認知。
小學階段,小學生的成長特點和心理發育特點比較特殊,在朗讀教學中,如果長期采用一種朗讀模式,很容易讓學生喪失興趣,影響朗讀教學的成果。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注意不斷豐富朗讀的模式,提升朗讀教學的趣味性和新鮮感,有效提升小學生的朗讀興趣和參與的積極性,并進一步提升朗讀教學的實效。
朗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理解能力,而且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轉變觀念,不斷探索和優化教學模式,有效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和朗讀的積極性,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為今后的深入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