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瑜 王琦媛
(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重慶 400021)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對教育也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再加上近年來高校的招生人數也在不斷上升,高校的教師隊伍也在不斷增加,對此高校就可以抓住這一機會,構建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滿足當前社會與學生對于教學的需求。在當前發展形勢下,教師不僅僅要完成教學任務,也要做好知識創新,才能跟上時代變化,為學生呈現出新課堂,滿足學生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學習需求。
在當前大部分高校建設教師團隊主要是為了便于做科研,這樣一來教師隊伍便缺乏明確的目標。教師團員加入隊伍的目的是為了完成自己所研究的項目,而不是想要互幫互助形成團隊精神。成員之間只有學術和生活上的交流,再加上高校教師隊伍所研究的內容與方向更小,因此所成立的團隊也更小,在小團隊中成員間的學術交流便會減少,生活上的交流會更少。這樣的教師隊伍缺乏明確目標,也沒有團結的團隊精神。[1]
在當前對高校教師進行評價時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教師的學術論文能力、科研能力和科研經費等。其中每個高校教師都想追求較高的科研能力,甚至有部分教師為了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會忽略教學的本職工作。經調查發現,有許多高校教師并沒有親自做好備課工作,而是沿用之前教師的課件或者運用網絡上的課件。從這可以看出,教師并沒有明確自身的責任。
在當前高校所采用的教學模式與方法都是固定統一的,仍然沿用著單向型教學模式,這一模式更強調了教學,嚴重忽略了與學生的互動交流,更別提創新思維與興趣的激發。在當前受教師隊伍匱乏的影響,仍然采用著群體教學方法,使得教師無法與學生深入交流,挖掘出不同學生的獨特潛能。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所培養出來的學生難以適應時代的變化,缺乏創新思維,沒有得到個性化發展,使學生面對突變事件難以快速做出正確反應。對教師來說,這一教學模式的應用也禁錮住了教師的創新思維,無法從根本上做好教學方式的改革與創新。
之所以運用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理念與方法,正是因為人力資源配備有著較高的科學性,能夠從戰略框架下做好人力資源管理與控制。隨著社會競爭壓力的不斷增大,高校對優質人才有著越來越多的需求,對此,高校積極響應改革號召不僅是為了更好地推動自身發展,也要將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質人才作為目標,做好改革創新。運用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理念與方法,能夠以不同教師的教學特點和優勢作為基礎,對教師進行劃分和管理。并且在組建教師隊伍時,能夠充分運用人力資源管理理念與方法的高效性與合理性。
高校教師要明確自身職責,將重心放在教學上。教師隊伍的組建也要將這一職責作為組建目標,使每位高校教師能夠為之展開協作,通過交流經驗來提升教學質量,這也有利于團隊精神的建立。在新時期下,教師不僅要完成傳統的教師職責,還要努力提升團隊整體的科研水平,與此同時還要提升學生的科研能力。從戰略人力資源管理角度出發,想要將不同能力的教師組建成優質教師隊伍,就須做好科學評估工作。因此在制定評估機制時,需考慮教學目標與資源的配置情況,評估指標的設定也要分不同階段展開測量,將最終的測量結果作為反饋依據展開深入分析。高校還可以選擇聘請專業的數據分析學者與教育專家,根據當前的教育政策與教學需求展開綜合性評價,并結合學生的反饋信息與社會多層面給予的建議,進行科學的調配與組建。[2]
在開發和運用高校人力資源的過程中,高校可以從思想層面來優化教師隊伍,因此高校就需重視對教師政治思想素質的培養,從而提升人力資源管理的科學性與有效性,為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順利展開提供保障。在建設優質教師隊伍的過程中,要對教師做好思想素質的正確引導,這樣才能使教師在教育理念不斷轉變的形式背景下,也能夠及時更新自身的教育觀點,能夠進一步明確教育改革的發展方向。對高校教師展開政治思想素質的培養,是有效培養人力資源的核心理念,同樣也是合理開發高效人才的重要環節,為高校優質教師隊伍的建設提供合理性依據。[3]
我國高校想要科學構建一支優質的教師隊伍,就需充分發揮出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理念與方法的作用,將推動教學改革與組建優質教師隊伍作為未來發展的重要內容,運用高效科學的發展模式來推動改革。從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出發,采用科學的管理理念與方法做好高校教師隊伍的劃分與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