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朱彥
(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7)
高職院校在教學創新發展的根本任務下,還面臨較多教學問題,需要在教學改革過程中不斷總結有效的經驗,促進體育教學改革的順利實施。高職體育教師要從教學創新的思維出發,重視學生的主體性,設置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保證體育教學能夠有效地走向改革之路。通過體育教學模式的充分創新,學生更愿意主動參與到體育教學活動中,增強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為社會輸送更多高素質人才。
目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面臨創新改革,但在實際教學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進一步探討分析問題,進而為創新教學模式提供支持。
(一)高職體育教學方式陳舊。高職學校當前體育教學中,教師依然延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代學生發展需求。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只重視教學任務的完成,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學生參與到體育課的活動興趣不高。體育教學考核內容也比較守舊,單純通過幾個項目的考試,完成對學生體育能力的考核,體育考核逐漸形式化。體育課教師大多教學方式就是演示和說明,為學生提供實踐訓練的機會有限,削弱了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高職院校體育設施不足。體育教學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而體育設施是學生參與體育訓練的基本條件,目前部分高職學校體育設施不足,無法滿足學生參與訓練的更多需求。由于資金和場地的限制,導致體育設施條件和質量不達標,有些體育設施還隱藏著安全隱患問題。在體育課上如果籃球、乒乓球等體育設備不夠齊全,會影響到學生運動的積極性,無法達到體育教學的目的。高職學校不重視體育教學,在體育設施上缺少資金投入,導致體育設施更新速度十分緩慢,不利于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也影響了學校的長遠發展。
(三)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動力不足。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專業素質的要求,高職院校通常將教學重點放在專業課程的教育引導中,而忽視了體育教學的重要性。為了提升就業率,高職有時會占用體育課時機會,這樣的課程設置方式,無法推動體育教學有效改革。由于部分高職學校重視學生職業能力培養,而削弱了體育課時,學生無法充分認識上體育課的重要價值,極大地打擊了體育教學創新改革的動力。
介于以上所說高職學校體育改革面臨的問題,需要積極探索有效的體育教學改革策略,提高體育教育的重視度,為學生提供優質的體育運動環境,促進高職體育教學的創新發展。
(一)創新體育教學模式應用。高職體育教師應該積極改善傳統教學模式和理念,將創新教育模式應用于實際教學過程中,不斷優化教學效果。體育教師要在新教學理念下提高體育教學意識,重視創新性教學理念的運用,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實現教學模式的創新。體育教師要提高教學創新的思想認識,在教學實踐中將素質教育融合其中,重視學生主觀意識培養,讓學生愿意主動參與到體育運動中。體育教師可將現代化技術運用在教學實踐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改善教學效果。
(二)對高職體育教學內容進行科學設計。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以及社會需求的轉變,傳統的體育教學體系和內容無法適應當代需求,更需要根據當前的教育要求背景,對體育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科學的設計。基于教學創新的視角,體育教材內容應該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積極轉變傳統的教育內容,對教材內容進行結構性的擴充。高職體育教學內容要不斷豐富,還要重視內容的針對性和合理性,對學生進行全面素質的教育和培養。體育教師還要注意教材內容與組織安排之間的有效銜接,根據教材的改革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提高體育教學綜合水平[3]。高職院校可以根據新課程改革要求,在體育教材中適當添加一些符合時代需求的創新內容,不斷豐富教材內容結構,凸出體育教學實踐性內容。通過創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關注度,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體育課程教學實踐中,不斷提升學生自身的體育素養。
(三)進一步創新充實體育教學方法。高職體育教師要充分做到教學創新,結合課程教學內容進行示范性教學。體育教師要對相關教學理論有較深刻的認識,進而在實際教學中能夠為學生提供更有效的示范,讓學生能夠對體育有更深的了解。體育教師要針對學生進行技能訓練,在教學環節中通過示范性教學,科學、有效的分解動作,讓學生進行模仿學習,不斷提高學生的運動技巧,從學習中獲得體育運動的充分動力。體育教師采用示范性教學方法,可以改善教學效果,讓學生增強對體育動作的精確模仿,進而掌握動作的要領,在日常運動中能夠正確地進行鍛煉。此外,體育課程教學要重視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創新教學模式和內容,運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和手段,培養學生體育運動的主動性。
綜上所述,高職體育教學需要站在創新發展基礎上,改善傳統教學模式和不足,為學生提供優質的體育鍛煉的環境,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有效提高。在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學生對體育課程學習的意識,創新教學內容,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體育教學活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