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秋霞
(四川航天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廣漢 618300)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是融合了管理學、教育學及心理學等各門學科的綜合性學科,其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及實踐性。隨著高等教育的出現與發展,學生管理工作由最初的單項灌輸、說教、強制性發展逐漸演變為人性化、體系化、個性化及制度化發展,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對象為大學生,學生管理工作以學生的長久發展為主要的目標,其在綜合考慮學生需求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正確規劃,促進學生的職業發展。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從業者主要以分管學生工作的校級、院級、輔導員及班主任等為主。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高等學校管理逐漸走向了職業化與專業化的道路,學校組建了職業化與專業化的管理人員,結合學校理工、人文、藝術及綜合等發展目標及國家指引政策,利用現代教育學及管理學理論培養符合現代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的新型技術人才。
第一,高校學生管理觀念落后。目前,學生往往被看作是學校的被管理者和受教育者,受這種傳統觀念的影響,高校管理學生的方式比較嚴格,根據嚴格的規則進行管理,沒有重視學生的個性,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出來的學生沒有自我創新能力。第二,高校學生管理體系不完善。高校學生管理主要有兩個部分,思想教育和行政管理,不同的管理層面由不同的人進行管理,管理系統內部比較龐大,人員較多,導致職權分工不明確,管理工作的進行不協調,這主要是管理體系不完善導致的。第三,管理人員的素質不高。一般情況下,教師和專業能力都比較高,而輔導員的專業水平和素質并不高,高校大多數輔導員都沒有足夠的經驗和人生閱歷,所以在管理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問題,并且大多數輔導員不重視學生管理工作的進行。
就我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而言,學生工作處與學生管理部門是保障學生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的主要組織機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為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將康教育、結業指導、大學生資助管理及軍事理論管理教育等,以上工作的有序開展,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作為支撐。同時,高校學生管理應組建完善的管理隊伍,保證相關工作人員具有的素質,相關管理崗位在聘用人員的過程中,應考察人員基礎的管理理論、心理學及教育學理論。思想政治類的教育與管理者應具備專業化的思政理論知識,而從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員應具有豐富的心理輔導經驗及良好的性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員應通過國家心理職業資格考試。從事軍事理論教育者應具備豐富的外交、國防及形式與政策等方面的理論知識,高校應將具體的崗位素養進行制度化與規范化的確立。
明確工作規范是強化學生管理的必要環節,也是提升學生管理工作專業化水平的重要舉措。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明確的管理規范,明確學生管理活動中的具體行為準則,確立學生管理主客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嚴肅管理流程,細化工作崗位職責,甚至將其上升至法律法規高度,嚴格規范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制度化是學生管理規范化的重要保障,也是促進其專業化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同師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對高校的建設和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必須將其納入高校宏觀管理制度建設范疇,扭轉傳統學生管理的制度錯位問題,避免學生管理制度不合時宜、無效執行等現象,對學生管理制度體系進行重新梳理,充分認清高校學生管理事務的內涵,提供強力的制度保障。學生管理人員要能夠高效完成學生管理工作,確保學生事務工作的協調性,保證學生管理工作的專業化發展方向。
學生管理不只是行政事務性工作,而是旨在促進學生成長發展的技術性工作,必須做好管理過程中的技術服務、咨詢服務及信息服務,不斷優化管理資源,以適應新時期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時代要求。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職業化與專業化需要建立有效的學生事務工作機制,打通上下級學生管理組織之間、不同學生管理組織之間的關系壁壘,構建相互協助、經驗傳遞、資源共享的合作機制,增強學生管理組織的工作活力,融洽輔導員同學生之間的關系,形成以學生管理促進學生成長發展的保障機制。隨著新媒體技術的應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從線下逐步轉向線上線下共同服務,這便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亟需構建以線上引導服務為導向的管理機制,提升學生管理的職業化與專業化程度。
總而言之,學生管理工作開展的成效,對于高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整體的效率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要重視學生管理工作,并且通過有效制度保障提升其職業化與專業化水平,從而促進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健康、穩定的發展,實現高校教學管理效率的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