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霞
(德州職業技術學院,山東 德州 253000)
聲樂表演藝術的內容美包括聲樂作品的音樂美和語言美。音樂美即指作品的音樂旋律優美動聽、節奏鮮明且符合作品的中心思想和情感的表現,能夠充分的詮釋作品的內涵美,給觀眾以美得享受。語言美即指作品的文字詞句工整押韻、意象和諧、詞意相稱,既有內涵豐富的文字美感,又有抑揚頓挫的話語美感,讓觀眾易于感受作品之美。
聲樂表演藝術的形式美包括聲音美和情感美。聲音美指的是表演者的演唱聲音悠揚婉轉、圓潤清脆、高低適度,簡單來講就是讓觀眾覺得好聽、入耳,同時符合演唱作品的情感表現。情感美指的是表演者使用技巧和形象使所表現出來的作品中蘊含的情感真摯、聲情并茂,富有感染力。
嫻熟的聲樂技巧是聲樂表演者的演唱基礎,能夠將作品的旋律、節奏和內容清晰準確的表現出來,是每個表演者都應當做到的。同時,還要注意深入理解聲樂作品中所蘊含的深刻思想和情感內容,將自身對其的理解,在表演中投入真摯的情感,通過聲樂技巧將其表達發揮出來,讓觀眾能夠感受到聲樂表演中的體現出來的美,并理解其中蘊含的感情和思想,與聲樂表演形成情感共鳴。將聲樂技巧和情感表達有機深入的融合起來,是提升聲樂表演藝術感染力的重要途徑,也是聲樂表演藝術中審美體現的重要表現方法。
聲樂作品的創作者在創作作品時,會賦予作品以深厚的內涵和情感,表演者需要在深入了解其創作背景、藝術風格和情感內涵的基礎上,保持原作品內容屬性的真實與客觀,同時融入自身的理解,對其進行再創作,演繹出更加豐富的內核,提升聲樂表演的藝術性和感染力,提升自身表演和聲樂作品的契合度,讓聲樂表演進一步升華。
聲樂作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其中蘊含的時代因素和思想情感必不相同,其審美體現也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變遷,不一定會符合當代觀眾的審美。因此,需要在保留原作品的時代背景和審美體現的基礎上,融合進當代的時代因素和審美特點,力求實現不同的時代背景和審美體現的完美融合,讓觀眾在欣賞聲樂表演時,通過現代因素的審美體現了解歷史中的風貌和審美觀念,并深入理解其中蘊含的深刻思想和情感,以此強化聲樂表演的藝術感染力。
在聲樂表演藝術中,聲音的審美體現指的是表演者自身的音色,每個人都有著自身獨特的聲音特點,每個表演者的音色也各不相同,其聲音的審美體現也不相同。聲音的審美體現是聲樂表演中的第一印象和審美基礎,表演者需要對自身的音色特點有一個清晰的了解,清楚自身音色的優勢和劣勢,以此選擇合適的表現形式和演唱技巧,增強審美體現。其次,表演者要注意加強對自身音色的后天練習,通過專業的學習和訓練增強自身音色的深度和廣度,提升音色本身的感染力和穿透力。
演唱技巧是聲樂表演藝術中的基礎,包括對聲樂作品的音準、節奏、發聲技巧和作品情感的掌握。首先,表演者要加強臺下的基礎發聲訓練,通過專業的指導的訓練對自身的發聲技巧,讓自己在演唱時表現出游刃有余的狀態,體現演唱的魅力。其次,要加強對聲樂作品的旋律節奏和音準做出掌握訓練,熟悉每一個音節的音準,控制每一次停頓和換氣時機,精準的將聲樂作品的旋律演唱出來,以此表現作品中蘊含的思想情感和審美體現。最后,表演者要通過演唱技巧實現自身對作品的理解的釋放和表達,增強表演的感染力,讓觀眾能夠清晰深刻的感受到聲樂表演藝術的審美體現,實現情感的共鳴。
每個表演者對同一作品的理解都不同,其自身的生活經歷、所處環境和情感體驗也不同,因此其對同一作品的詮釋和表達方法也不盡相同,這就形成了不同風格的藝術形象。不同的藝術形象的審美體現都有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情感表達,表演者需要形成自身的表揚風格,形成作品獨特的審美體現,避免千篇一律的表演,以此提升聲樂表演藝術的審美體現,豐富聲樂表演藝術的內涵和魅力。
聲樂表演藝術的審美體現關系到聲樂表演藝術的情感感染力、魅力和美的表達,是聲樂表演藝術提高自身的藝術魅力和藝術成就,提高觀眾接受力和推廣力的重要表現形式。加強對聲樂表演藝術的審美體現的研究,讓聲樂表演藝術更加富有感染力,更加富有張力,讓更多的觀眾能夠欣賞和喜歡上聲樂表演藝術,是進一步發展聲樂表演藝術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