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彥焱
摘 要:高校作為肩負教育學生培養人才職能的重要教學機構,應當順應時代旋律,不斷調整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將培養創新人才納入高等教育的重要環節。藝術類專業作為高校培養人才的重要分支,對其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更具有必要性。文章章首先對高校藝術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相關內容進行了簡單概述,其次調查總結出了高校藝術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現存的問題,最后針對高校藝術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具體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列舉了幾條參考性的對應改善措施。
關鍵詞:高校教育;藝術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雙創”教育
伴隨著創新創業理念在我國各領域當中的普及推廣,高校培養模式也開始將目光投向創新創業的“雙創”理念當中。現代化理念與傳統教學模式的結合能夠大大提高藝術類專業的教學效率,而高校作為國家培養人才的重要機構,應當掌握現代的創新創業理念,同時結合互聯網思維推陳出新,全面提升高校藝術類專業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效能,更好的為社會輸送藝術類專業的優質人才。
一、高校藝術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相關概述
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迫切需要,是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的重要舉措。藝術類專業作為高校專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責無旁貸且任重道遠。創新是指在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而創業教育是在教育過程中,將創業意識傳遞給學生,讓學生產生創業意識,并且鼓勵和幫助學生創業,從實質上而言,“雙創”教育就是素質教育的分支,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的學生,即滿足工作崗位需求又滿足市場的需求。其最終目的是提升學生素質,讓學生在就業時不再求職無門[2]。
二、高校藝術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現存問題
高校藝術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是一個較新的課題,現階段仍處于發展探索時期,目前應用型高校藝術專業存在著一些需要著重解決的問題。以下分培養教育模式、教育針對性、教師專業素養、教育培養資金這四個方面對高校藝術類專業創業創新教育工作現存問題進行了分析。
(一)創新創業教育學生培養模式單一問題
高校美術、音樂等專業“雙創”教育學生培養模式當中現實存在著不少問題,該教育項目中學生培養模式單一的問題不應忽視。“雙創”教育學生培養模式是一個多目標、多層次、多形式的培養過程。而高校藝術類專業“雙創”教育學生培養模式目前都較為單一,沿襲高校傳統的學生培養模式形式,大多數都是實訓或者大型講座。而過于單一的教育模式往往會使對新鮮事物喜聞樂見的高校學生產生審美疲勞,以至于失去興趣。盡管“雙創”教育學生培養模式的內容不斷優化,但礙于形式老舊單一,難以最大程度上發揮出高校美術、音樂等藝術類專業“雙創”教育學生培養模式的自身職能。
(二)創新創業教育學生培養模式針對性問題
在教育改革時代背景下,多數學校出臺了統一的創新創業培養方案,但由于藝術類專業的特殊性,部分院校的培養方案已經無法滿足高校藝術類專業學生創業創新教育的需求。高等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學生培養模式實施的路徑當中,存在著對于院校美術、音樂等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學生培養模式針對性差的問題。以音樂專業學生為例,對大多數音樂專業學生而言,更多的只是關注于聲樂、器樂、舞蹈等專業技能課程的學習,忽視對其他音樂理論課程的學習[3]。創新創業教育學生培養模式是一個全方面多層次的培養教育形式,如果藝術類專業教師對于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業能力教育缺乏針對性,很大程度上會導致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不完善。進而導致藝術類專業學生的創新意識不夠、創業能力不足,影響藝術類專業學生的未來發展。
(三)創新創業教育校內導師專業性欠缺問題。
高校藝術類專業專業“雙創”教育學生培養模式實施的路徑當中,存在著“雙創”教育學生培養模式指導人員專業性不足的問題。因為大學校園當中的藝術類專業教師本身還有著講師的教學職能需要負責,很難全身心投入到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中去。另一方面,高校專業教師對于“雙創”教育學生培養模式方面也并不擅長,藝術類的專業方向較為復雜,各專業教師本身研究領域又各不相同,每位老師都是在自身的研究領域取得了相應的成績。創新創業教育對于他們來說可以算是跨學科作業。但是如果單純的聘請校外雙創導師或者專門從事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師開展教學活動,“雙創”教育就不能立足于學生的專業,那對于雙創教育來說,就失去了生長的根基。這些因素都是導致“雙創”教育學生培養模式開展緩慢的原因,很大程度上阻礙了高校學生的培養工作。
(四)創新創業教育學生培養模式資金不足
院校藝術類專業教育是主要將理論內容作為教學重點,由于院校自身建設資金和實踐資金有限,因此,院校能夠提供給學生的實踐機會不多。院校藝術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學生培養模式實施的路徑當中,存在著創新創業教育學生培養模式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政府機關以及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學生培養模式合作企業的資金投入不足,創新創業教育學生培養模式資金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會導致院校藝術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學生培養模式,例如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技能的培訓,實際面試考核情況的模擬,以及院校在線課程等等活動的開展面臨資金窘境,進而致使院校學生的創新意識不足,適應市場考核應對能力不夠,創業能力缺乏等等問題出現,最終影響了創新創業教育學生培養工作的實際效果。
三、高校藝術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改善措施
教育改革背景下,國家號召高校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教育,強調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藝術專業綜合性很強,在新時期更得重視該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4]。以下針對上文中提到的問題列舉了參考性的改善措施。
(一)多元創新創業教育學生培養模式
解決各大高校藝術類專業“雙創”教育學生培養模式單一的問題,關鍵在于創新高校藝術類專業“雙創”教育學生培養模式。當代“雙創”教育工作培養工作者就應當將現有的“雙創”教育學生培養模式推陳出新,結合當下教育改革時代背景,運用現代化理念,通過抖音、微博、微信公眾號、知乎等多種平臺,運營各大高校藝術類專業的官方賬號,通過視頻、音頻、圖片等多媒體形式對教育改革背景下“雙創”教育學生培養模式進行宣傳。此舉措在增長各大高校藝術類專業學生見聞的同時,也實現了教育工作者推廣“雙創”教育學生培養模式的根本目的,深刻貫徹落實了習近平總書記在高校教育領域,明確指出的對于高校教育改革的教育方針,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增添了動力。也只有創新高校藝術類專業“雙創”教育學生培養模式,才能進一步完善高校藝術類專業“雙創”教育工作培養機制,從而促進“雙創”教育工作培養機制的落實,推動各大高校藝術類專業為社會輸出更多藝術方面的優秀人才。
(二)加強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培養的針對性
高校藝術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工作中,針對性工作一直呈現短缺狀態。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培養負責單位,應當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培養工作的針對性。積極與當地社會企業進行合作,定期帶領學生進入實體企業進行觀摩學習,并且鼓勵學生與企業共建校企合作項目。通過主動實踐方式了解市場,了解專業在市場中的適切性,切身體會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性。高校音樂學專業是藝術學下屬的一個主要專業,該專業旨在培養具有一定基礎音樂教學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能力的專門人才[4]。基于此高校應當把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培養理念樹立在高校藝術類專業學生的心目當中,保障院校藝術類專業學生在就業或者自主創業之后也能夠通過創新意識持續對自身的職業生涯進行針對性規劃。
(三)強化藝術類專業教師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
高校藝術類專業“雙創”教育培養工作,其中涉及到的各項高校藝術類專業學生指導事務,包括高校藝術類專業“雙創”教育學生培養模式課程的規劃,以及對在線課程的推廣宣傳等事務,可以說非常的繁瑣復雜。各大高校藝術類專業應在現有培養教師基礎上進行內部培訓指導,強化專業教師相關知識。結合教育學知識、互聯網創新思維、現代創業理念等綜合培養藝術類專業教師的創新意識與創業能力,以孵化出能夠在高校專業融合的“雙創”教育學生培養模式工作當中充分培養人才的專業教師。根據此應對策略,才能使教師帶動學生培養創新意識,鍛煉創業能力,完善“雙創”教育學生培養模式,通過專業知識應對“雙創”教育學生培養模式當中出現的問題,充分發揮高校藝術類專業“雙創”教育工作培養教師的職能作用,形成對“雙創”教育工作培養的重要保障。
(四)增加創新創業教育學生培養模式資金投入
教育改革時代背景下的院校藝術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工作,其中涉及到的各項院校藝術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培養活動的開展,包括學生文創項目的開發,商業計劃書的撰寫、市場調研的技巧、團隊管理實戰、產品開發的模擬,以及項目規劃活動等等,都需要資金才能夠運作。對此,全國各地的政府機關單位、社會各界組織、學校等教育機構應當合理規劃資金安排,增加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培養活動經費,充分滿足創新創業教育學生培養模式的經費需求。以保障創新創業教育學生培養模式能夠順利的在各大院校藝術類專業當中進行。而在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培養的活動經費需求被滿足后,也極大的促進了創新創業教育學生培養模式更加順利的穩步發展,推動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培養工作的效率大大的提升,為我國院校藝術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培養工作未來的發展完善奠定良好的基礎。
教育改革時代背景下的高校藝術類專業創新創意教育培養工作,應當合理運用對應措施,通過科學的方法來完善高校藝術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培養模式機制。通過對高校藝術類專業創新創意教育培養模式機制的完善,能夠有效提升高校藝術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培養模式工作的效能,大大加快高校藝術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培養機制的推廣,從而為各大高校的培養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莉.應用型本科高校藝術設計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問題的對策研究[J].湖南包裝,2020,35(03):147-149.
[2] 陳傳忠.地方高校藝術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9,6(90):23-24.
[3] 徐婕.創新創業背景下高校音樂教育理論課程改革的思考[J].黃河之聲,2019(23):80-81.
[4] 李月華,張曉娟.高校音樂學專業畢業設計體系雙創相融的探索與實踐[J].藝術研究,2019(04):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