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勝 徐彬 張瑞祺
摘要: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建設具有新的時代特征。本文在分析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然困境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提出了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應然路徑,以期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提供參考。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實然;應然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度河北省高校黨建研究項目“新時代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策略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編號:GXDJ2020B089。
在不同價值觀、新思想交匯融合的今天,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有鮮明的時代化特點,與時偕行,開拓創新,主動地去尋找現下的熱點新聞以及高校學生討論比較熱切的話題,貼合學生的現實生活,通過學生喜歡的方式講述一個個有關于中國的故事,利用學生比較容易接受的形式將“紅色主義色彩”表現出來,通過實例啟發學生,利用情感與學生達到共鳴。應因時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改善教育制度,改進教育方式,進而推進對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
一、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然困境分析
教育模式有待創新。新時代背景下所采用的教育模式是完全不同于以前的一種教育方式,不需要特定的時間,對地點與所處環境要求明顯降低,這也暴露出了傳統的教育方式的一大缺點。但這種教育方式應用時間尚不長,新的教育模式仍不完善,教育體系的優勢還未被完全發掘,教育方式還不成熟,開展工作時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教師通過互聯網以視頻授課方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但授課效果不能很好的顯現出來。
理論與實際缺乏有機結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都是理論性、抽象性的內容,學習這些知識是為了讓學生進入社會避免一些挫折,所以需要現實和理論結合的更加緊密,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將學到的內容用到現實生活里,才能夠讓學生對某些事情的認知更具高層次,讓學生的能力得到很好地展現。然而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與現實結合的并不緊密,使得學生理解時有一定的難度,讓人感覺學的內容只存在于課本中,而很難運用于生活當中。
學生缺乏參與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些學生沒有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充分的了解,學習這方面內容的主動性低,只是想要通過這門課得到學分,在潛意識里沒有將這門課的課本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另外,有的學生對這些書本知識不感興趣,不能很好的感受這門課的真諦。
二、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應然路徑探究
改進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高校在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要知道此工作的重心在于學生,要明確“以學生為中心”才能夠保證在教學過程中實現更高層次的效果。在如今快速發展的社會,新鮮事物與新奇觀點層出不窮,高校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接收這些新消息,并且有很強的接受度,對這些新理念有著強烈的好奇心[1]。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外文化在高校學生的思維想法上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對學生或許會產生負面影響,因此,高校應改進所采用的教育方式。高校既要建立科學的教育制度體系,還要樹立以學生為根本的思維理念。在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掌握使用各種軟件與平臺的方法,以便更詳細的掌握學生情況,并對所出現的狀況進行處理。
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論教育法是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傳統方式,這種方法依然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這種方法也值得我們借鑒。但這種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所以應遵循當代社會的特點,對這種傳統的教育方法進行改進,使它能順應時代的潮流而不被淘汰。在使用傳統的教育方法時,要與講述的內容緊密的聯系在一起,進行適時的修改,增添一些新要素或實例,要注意語言技巧的應用,進而使得在教學過程中充滿更多的樂趣,能夠展現出現代化特點,更能夠對學生起到引導作用,并向學生的現實生活靠近,進而使得這樣的教學活動更具意義。我們不僅要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還要創新教學方法,例如榜樣教育法,實踐鍛煉法等。目前,大部分高校已經采用了實踐鍛煉法,此方法將現實和理論密切的結合在了一起[2]。實踐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僅要認識事物的道理,還要將道理運用于現實。此外,利用專業方面的實習,社會方面的志愿者服務工作等,進行自我實踐鍛煉,不僅可以提升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還能增強自己對社會的認同感和責任感。
豐富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當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與網絡相關,付款形式、業務交流、人與人之間的聯系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雖然網絡使得高校學生的學習途徑有更多的選擇性,也讓他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但不可否認的也耗費了學生大量的時間。互聯網背景下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就要將網絡好好的運用起來。現在是大數據的時代,加以運用,尋找教學相關的文本,圖表,視頻短片等內容,完成相關內容面對面教學與網絡教學的同步發展。構建與高校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渠道,通過此渠道與學生進行交流,對生活中的問題進行充分的了解,盡可能的幫他們將問題化解掉,強化對他們的正向引導。在日常生活中,仔細觀察他們的各種思想以及處事方式,進而能夠更好地實施個體化教導與幫助的措施,這樣才能夠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得教育達到預期的效果。網絡的使用使得教學增加了新的教育途徑,使用網絡教導的方法進行教學,將線下面對面教學、線上網絡教學聯合起來開展教育,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有力度和深度。同時也要注重于對知乎,微博以及各種新媒體平臺的運用。高校也應打造有本校特色,能夠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類平臺。
參考文獻
[1]?斯欽.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太原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1(04):93-97.
[2]?李莉.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發展路徑研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20,23(02):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