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天紅
【摘要】有效利用教育信息化的實施手段豐富小學生的數學課堂學習形式,并促使學生建立濃厚的數學科學探究興趣,進而幫助學生在多樣化的信息化資源學習和應用中實現學習效果的提升和數學綜合素養(yǎng)的有效完善。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利用教育信息化可以助力知識水平提高;助力實踐能力提高;助力道德素養(yǎng)提高,從而助力培養(yǎng)更高水平的人才。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育信息化;助力;人才培養(yǎng)
黨的十九大以來,全國教育從業(yè)者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指導和號召,堅持立德樹人、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借助教育信息化的組織和實施提升小學基礎學科的教育實施效果,并努力借助信息化教育手段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高水平人才——教師不僅需要借助數學知識的傳遞幫助學生實現數學科學的探究和思考,還需要帶領學生在信息化教育資源的體驗和參與中進一步實現數學知識的掌握、學習能力的提升、數學素養(yǎng)的完善和數學學科品質的健全。同時,為了有效提升小學課堂的教育實施效果,教師需要結合多樣化的信息化教育實施手段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參與興趣: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信息化資源查找、在信息化情境中積極參與、在趣味多媒體資源觀察中有效學習……可見,教育信息化的開展不僅能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效果,還能進一步完善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yǎng),使學生逐步符合新時代對于小學生的高水平培養(yǎng)要求。
一、教育信息化助力知識水平提高
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教育信息化實施過程中,教師需要借助豐富的信息化實施手段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參與主動性,提升學生的知識學習效率,幫助學生在信息化教育資源的體驗和應用中有效完成數學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實現數學知識應用意識的建立和知識應用能力的不斷強化。同時,學生將會在教育信息化的助力和引導下建立數學探究和思考的積極性,逐步實現知識學習基礎的夯實和學習水平的不斷提升。
例如,在學習《倍的認識》時,筆者請學生結合家庭中的信息化設備進行資源整合,從資料的查找、分析和整合過程中發(fā)掘生活中關于“倍”的知識。在課堂中,筆者結合學生自主查找到的信息化數學知識資源進行分析,并結合超市中存在的“倍”的知識、國家發(fā)展數據分析中存在的“倍”的知識、工資增長中“倍”的知識等趣味化的資源展示肯定了學生的信息化資源查找能力,并借此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數學課堂參與興趣和學習積極性,進而在信息化資源的自主查找、合作分析過程中高效實現了“倍”的含義的認知和理解、實現了除法的意義和數量之間關系的有效掌握。此外,筆者還結合學生的教育信息化實施效果展開知識教學,進而憑借學生的信息化分析和理解強化學生的知識學習成果、完善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水平。
二、教育信息化助力實踐能力提高
基礎數學學科的知識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其根本教育目的就是為了現實生活中的知識應用。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可以采用教育信息化的資源展示形式實施教學,不僅能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動力,還能促使學生建立知識應用的參與興趣,進而自主投入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和實踐探究中。
例如,在學習《角的度量》時,筆者借助信息化教育資源的展示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并邀請學生在信息化資源的生活情境創(chuàng)設中積極應用角的度量相關知識,進而在情境中積極實踐、應用自己的數學知識實踐能力嘗試解決情境問題。在情境中,學生可以借助信息化資源看到生活中滑梯角度的測量、打開的窗戶夾角的測量、房屋建造過程中房頂建造夾角的測量等生活化的趣味情境,并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情境的參與和問題思考過程中,進而有效結合自己的知識學習成果投入到不同情境問題的解決和角度測量實施過程中。最終,學生在信息化情境的體驗和參與中積極調用頭腦中已經掌握角的度量的相關知識,并借助實踐分析和應用探究順利解決了情境中的問題、實現了實踐應用能力的提升和完善。可見,筆者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實踐意識,就通過信息化教育資源的展示實施教學,并借助直觀的信息化資源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進而幫助學生在實踐應用中完成數學知識應用意識的建立和實踐能力的顯著提升。
三、教育信息化助力道德素養(yǎng)提高
在教育信息化的不斷推進中,教師還可以借助信息化教育手段促使學生了解數學科學的應用價值、建立學生的數學科學道德素養(yǎng),并幫助學生認識并理解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使學生建立知識改變命運、知識發(fā)展國家、知識建設未來的家國精神和高尚的愛國主義道德品質,進而幫助學生在知識學習和知識掌握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數學道德品質的健全。
例如,在學習《數學廣角——植樹問題》時,筆者依然借助信息化教育資源的展示實施教學,引領學生在多媒體微課的觀察中了解我國目前面臨的嚴峻環(huán)境問題,進而幫助學生客觀地認知環(huán)境保護的價值和意義、認識到植樹造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基于此,學生在微課中仔細觀察,并借助微課結尾延伸的植樹規(guī)律(數學知識)嘗試進行思考和分析。接著,筆者借助信息化教育資源的展示順利引導學生投入到數學課堂學習過程中,并憑借“復雜問題簡單化”的數學思維方式嘗試幫助學生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植樹造林問題。最終,學生在信息化的教育實施過程中感受到了國家面臨的環(huán)境考驗,建立了關心國家發(fā)展、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道德品質的建立和健全。由此可見,信息化教育實施不僅能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效果,還能幫助學生實現數學科學品質和家國道德素養(yǎng)的建立和健全。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有效利用教育信息化的實施手段豐富小學生的數學課堂學習形式,促使學生建立高昂的數學科學探究興趣,幫助學生在多樣化的信息化資源學習和應用中實現學習效果的提升和數學綜合素養(yǎng)的有效完善。相信在教師的教育引導和信息化教育的有效推進過程中,定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課堂學習效率,并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數學學習興趣濃厚、數學基礎知識豐富、學習能力健全、學科素養(yǎng)完善的高水平優(yōu)秀學生。
參考文獻:
[1]王吉亮.小學數學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4).
[2]蔣生成.探析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28).
[3]安霞.淺析教育信息化技術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