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美
【摘要】英語寫作是小學高年級英語學習中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寫作,學生既能夠鍛煉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能夠提升自己的書面表達能力,最終提升英語綜合素養。本文在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實踐基礎上,立足于小學高年級英語寫作現狀,提出了讀寫相融,提升小學高年級英語寫作的基本途徑,希望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得到提高,英語核心素養得以形成。
【關鍵詞】讀寫相融;小學高年級英語;寫作
實際上,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而言,英語寫作是英語學習中較為困難的部分,受語言環境的客觀限制,部分學生沒有形成英語表達思維,因此在寫作時常常不知道從何處著手,或者說即便是胸中有“千壑”,筆尖卻無“筆墨”,寫出的英語文章語法、詞語等錯誤比比皆是,嚴重影響了其內心真實想要表達的內容,也嚴重影響了英語學習中整體水平的提高。英語寫作難,小學高年級學生害怕英語寫作,這一普遍英語教學難點引起了師生的共同關注,并嘗試著尋求有效的方法來進行改變。從教學的過程來看,讀和寫是一對“雙生花”,它們總是形影不離,相得益彰。通過讀,能夠獲激發寫作的興趣;能夠習得優美的詞句;能夠掌握習作的結構;能夠實現提升寫作能力的目標。
一、廣讀名著,激發寫作興趣
名著是經過時間的篩選,歲月的洗禮之后沉淀下來的人類慧,其豐富的內容中涵蓋了人類生活的故事、經驗,時而生動活潑,時而意味深長,是人們積累自身經驗,習得豐富知識等的有效途徑之一。正值經歷旺盛期的小學高年級學生,對外界的新鮮事物常常會保持著極高的好奇心,他們渴望從不同的世界中獲取更多的收獲,名著則正好暗合了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這一心理需求。英語名著所呈現的是異國風情、他鄉故事等,例如,講述英國國王愛德華八世和溫莎公爵夫人愛情故事的The Love of a King;講述一個人有了隱私但又不想讓別人知道的Dead Man's Island;講述哈克貝·費恩歷險故事的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講述早期資產階級開荒故事的Robinson Cruso;講述愛麗絲在夢中進入神奇世界故事的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講述沙精和幫助五個小男孩實現愿望故事的Five Children and It等。這些發生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國家之中的故事,總是能夠讓小學高年級學生感到充滿了樂趣,也能夠激發他們孜孜不倦地去不斷通過閱讀獲取更多的新鮮事物。根據弗洛伊德的需要層次理論分析,人的需求層次是逐漸上升的,當在基本生活等方面均得到了滿足以后,人們更需要情感的表達,因此,創作便出現了。例如,最近,我校特別關注小學高年級學生對英語名著的閱讀,其中在閱讀The Wonder Wizard OZ的閱讀過程中,學生對閱讀興趣高漲,不但能夠在課堂上合作學習,暢所欲言,而且在課后也喜歡用英語寫下自己的閱讀感想和英語日記,這就是閱讀名著的魔力。
小學高年級學生在廣讀名著之后,既能夠從書中獲得新奇的知識、經驗,還能夠在長期的熏陶中激發自己情感的宣泄以及表達的興趣,在這種情況下,一顆嘗試著創作的心便會蠢蠢欲動,寫作的興趣也就會得到提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學生對英語寫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之后,其對寫作的學習主動性才會增強,其寫作水平也才會得到不斷的提高。
二、邊讀邊思,習得美詞美句
閱讀過程是一個一邊讀,一邊思考的過程。那么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思考什么呢?筆者認為,要解決當前小學高年級學生寫作困難這一問題,應該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對文段中的優美詞句進行思考,并在思考的基礎上加以運用。例如,在閱讀某一篇課文時,文段中出現了許多學生以前為曾見過或者使用過的句型,如果學生能夠在自己的寫作中靈活運用這些句型,必定能夠讓其作文更符合英語的表達方式,也能夠讓作文增色。比如:“Loving birds is loving the nature.”“Loving the nature is loving our earth.”“Loving the earth is loving ourselves!”諸如此類具有節奏和韻律,同時也富有詩意的句子是學生學習英語時應該極度留意的地方。因此,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應該一邊閱讀,一邊思考,思考句子的所表達的意思,思考句子所呈現出的形式,然后對優美的詞句進行積累,最后在靈活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為英語寫作實現質的變化而做著充分的量的積累。
(三)以讀促寫,掌握寫作結構
試想一下,如果一篇文章的結構混亂,人們看了以后一定會覺得一頭霧水,不知所云。因此,一篇好的英語文章,其結構一定是清晰明了,一目了然。針對目前多數小學高年級學生寫作時結構混亂的基本情況,筆者提出以讀促寫,通過閱讀掌握寫作結構,讓學生在英語寫作中有條有理的相關方法。例如,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探討英語寫作的結構,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小學生因為還不具備豐富的學習經驗,通過這樣的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比較清楚地明白在寫作的過程,這樣所寫出的文章才會文意明了,結構清晰,讓人一看就能夠明白其中要表達的意思。
(四)讀寫相融,提升寫作能力
閱讀是通過別人的文章來激發自己內心的情感共鳴,寫作是希望通過自己的表達方式來宣泄自身的情感。對于每一位正處在懵懂時期的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寫作的欲望一直貫穿其生活之中,但是要怎樣才能夠提高其寫作的能力,讓其書面表達更豐富、更規范呢?這就需要將讀和寫完美的結合在一起,通過自己讀到的句子,讀到的現象來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
例如,在閱讀時,文中出現了很多短句子,但這些短句子常常蘊含了更多的意思,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來對這些句子進行加工,讓它們所要表達的意思更完美。比如,學生在閱讀到一篇介紹某地的短文時,覺得此處的景色很美,于是聯系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也想寫這樣的文章,便可以嘗試著運用所閱讀的內容來進行仿寫。這樣就不僅可以鍛煉學生在閱讀之后的思考能力,更鍛煉了學生在閱讀以后的寫作能力。
三、結語
宋朝朱熹曾說:“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閱讀之于英語寫作就正是這源頭之水,只有源源不斷地注入,才能夠讓英語寫作“活”起來。小學高年級英語寫作能力的提升,需要通過閱讀來積累字詞等基礎,也需要通過閱讀來讓句子的表達更加優美,更需要通過閱讀來習得英語表達的方式,寫作的結構等。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師在英語寫作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以閱讀為根本,在閱讀的過程中激發其寫作的興趣,在閱讀的過程中邊讀邊思、以讀促寫、讀寫相融,最后實現引導小學高年級學生克服英語寫作難關,在提高英語寫作水平的同時,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莫玉娟.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探究[J].英語廣場,2020(27):128-130.
[2]李志偉.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實現閱讀和寫作一體化教學[C].中國環球文化出版社、華教創新(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全國科研理論學術研究成果匯編.中國環球文化出版社、華教創新(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華教創新(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2020:757-759.
[3]許菁.淺談小學英語讀寫教學[J].才智,2019(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