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功 杜冰冰 徐振輝
濰坊職業學院,山東 濰坊 262737
今年自1月25號起,全民居家隔離,停課不停學的教育指導思想,讓各階段教育全方位實現了在線學習,各種學校自建教學平臺、公共教學平臺(超星、智慧樹、雨課堂等)、社交直播平臺(如釘釘、QQ、抖音、微信等)配合各類教學資源,可謂是百花齊放,老師們放下教本和粉筆,變身主播,瞬間進入全民在線教育時代。結合部分地區針對這段特殊時期不同教育階段學生在線教育的《停課不停學調查問卷》數據所反映的情況,分析在線教育的優勢和劣勢,并對在線教育與線下教育如何協調發展提出幾點看法。
隨著教育信息化、現代化與課程改革等概念的提出,在線教育課程資源建設成為教育改革新的研究方向,綜合各類不同層次的在線教育,其優點大致包括以下幾點。
在網絡全覆蓋的今天,在線教育讓學習者能夠隨時、隨地、隨需的開展學習,教學活動已經不必拘泥于教室、實驗室等學校場所,也不必拘泥于師生面對面的教學形式,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正規教育與非正規教育的界限逐步消融,教學活動的時空結構正在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教育信息化改變了信息資源在社會中的分布形態和人們對它的擁有關系,使得人人可以享有優質資源和學習機會,大大推進了教育公平、教育民主和學習型社會的發展進程。
目前在線教育課堂的主要模式分為點播和直播兩種,點播類課程是將錄制好的視頻教程上傳到在線教育平臺中,學生可以點播課程獲取知識,點播類課程的優點是可以反復觀看,直到熟練掌握,這種方式在很多學校的技能類教學中經常使用。而直播課堂是將傳統課堂授課模式移植到網絡中,講師借助于在線平臺實時授課并指導,學生在線學習并完成作業,直播課堂雖然是在特定的時間內進行的,但是現在很多平臺提供的直播軟件都可以實時保存,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選擇性的觀看回放,以便知識更好的掌握。教師在完成授課的同時,不僅真實的記錄了授課過程,同時積累大量的教學資源。
傳統教程老師講課主要載體是書本,然而在線課程主要載體是網絡,所以在線課程的呈現方式更加多樣,如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圖文并茂的方式更有助于學生理解知識。此外,由于線上課程一般都錄有視頻或音頻,學生上課有不懂的問題課后也可以看回放,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識。
授課教師可以在授課結束后觀看回放,反思教學過程,完善教學設計,提升教學效果;年輕教師可以通過觀看其他教師的授課視頻,更為有效地實現聽課觀摩,平時大家工作繁忙,通過這種形式,大家互相聽課,交流學習,尤其是對年輕教師的培養有很大幫助,可以有效提升整個教師隊伍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在線教育,尤其是各類培訓機構的在線教育能夠節省大量人力物力,降低辦學成本。由于在線教育的授課方式是通過電腦或手機,不需要培訓機構租賃教學場所及制備教學設施,所以相比線下教育而言可以節省很大一筆費用。同時,對于學生和老師而言,也節省了來回上課的路費和時間成本,尤其是現在的中小學生,很多還需要家長接送,可謂是費心費力,勞民傷財,而在線教育在這一點上大大減輕了家長的負擔。
在線教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形式,相對線下教育有它的獨到之處,但通過調查問卷也反映出很多不足的地方。
在線教育全部在網上完成,首先對教學平臺有較高的要求,例如很多師生反映在線授課過程中,由于登錄人數過多,平臺直接垮掉、視頻無法打開、測試題無法做、聲音聽不到、直播經常出現卡頓等等問題。有的學校采取了分段分批上課、設置大量資源為可下載資源、同時使用多個平臺等方法,前述問題有所緩解,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在線授課學生和老師面對的都是電腦,雙方缺乏互動,導致學生有些知識點掌握的不太充分。在線問答,常常是人云亦云,答案超級統一,老師很難真實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設置軟件答題,浪費時間較長,有的學生常常出現走神現象,而老師為了照顧大部分學生,也無可奈何。
線下課堂可以讓一些沒有主動性的學生們,在良好學習氛圍的帶動下交流學習,而在線學習中很多學生以電腦沒有攝像頭、沒有語音設備為由,老師也很難看到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所以在線教育的學習氛圍相對線下教育差很多。
綜上所述,雖然在線教育在特殊時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停課不停學,在某些教育領域也有一定的優勢,但也有很多的不足之處,所以如何將在線教育與線下教育有機結合、合理利用將成為下一步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