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開州區郭家中心幼兒園,重慶 405400)
現今的幼兒教育占據著極為重要的比重,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繪本教學因其生動豐富的內容,被廣泛運用到幼兒的閱讀教學當中,其有著非常重要的教學意義。本文對繪本閱讀中如何引導幼兒進行個性化閱讀做出分析討論,希望可以為相關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
繪本閱讀材料的質量會直接影響幼兒的閱讀效果。現階段在幼兒閱讀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很多商人為了利益只追求幼兒閱讀繪本的出版數量,對于出版物的質量要求并不嚴格,這樣的情況非常不利于幼兒繪本閱讀的教學,會直接影響教學結果。幼兒閱讀的繪本雖然看起來種類特別多、特別豐富,但是在實際的閱讀中會發現這些繪本的內容大體上是相同的,非常缺乏創新意識,這樣的閱讀繪本現狀會影響幼兒個性化閱讀的發展。
在繪本閱讀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幼兒對繪本材料進行深度的挖掘,應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對幼兒進行教育教學,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但是在實際幼兒園的教學中,教師經常會忽視對幼兒繪本教材的深度挖掘,幼兒只能學習到繪本教材中表現內容,對于繪本教材中更深層次的內容幼兒根本不能理解,這樣的教學方式會直接影響幼兒對知識的學習,影響幼兒綜合素質的提升。
很多教師以及家長都覺得讓幼兒進行大量的閱讀就可以提升幼兒的閱讀能力,就可以實現幼兒的個性化閱讀,對幼兒未來的成長以及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家長以及教師這樣的思維就導致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只重視幼兒閱讀的數量,忽視繪本閱讀對幼兒的教育意義。由于對閱讀數量的過于追求就會導致幼兒很難消化閱讀的內容,這與現階段素質教育的要求相悖,不利于幼兒的發展和成長。
幼兒對于社會上的很多事物都缺少正確的認知,教師以及家長在與幼兒交流的過程中需要將事物的表達方式進行弱化,這樣幼兒的交流理解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幼兒才能正確的進行交流。幼兒的感官非常敏感,對于顏色、聲音等等幼兒更容易集中注意力進行研究分析。在幼兒教育中,教師應該重視對幼兒基礎知識的教學,重視對幼兒道德品質的引導,但是幼兒的表達能力不足可能會導致對教師的教學結果有一定程度的印象。而且幼兒園中的小朋友已經開始人際交往,想要更好的實現幼兒之間的交流,就需要提升幼兒的表達能力。繪本閱讀不同于普通的閱讀內容,可以為幼兒提供交流的平臺,為幼兒表達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例如,在繪本閱讀《我爸爸》的閱讀中,這個繪本主要的教學目標是讓幼兒感受到爸爸的愛。有很多父母不擅于表達自己的感情,而孩子年齡較小,也不容易理解父母對自己的愛,特別是爸爸對孩子的愛,因為疏于表達,所以孩子很多時候并不能正確認識到爸爸對自己的愛。在教學中,教師首先可以讓孩子們描述一下自己爸爸的樣子,再讓孩子們說一說“安東尼”眼中爸爸的樣子。教師還可以讓幼兒都說一說和爸爸之間發生的小事情,說一說平時與爸爸一起生活的細節,這時教師可以對幼兒進行引導,讓其體會到爸爸的愛。之后教師可以結合繪本中的內容,深化爸爸對孩子的愛,讓幼兒對父愛有更深刻的體會。利用這樣的方式進行教學,既可以對幼兒進行深層次的教學,還能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在不斷成長以及發展的過程中,幼兒在生理上以及心理上都應該有一定程度的進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利用繪本教材,豐富幼兒的情感,讓幼兒形成更完善的人格。很多幼兒并不會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情感,也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經常會利用哭鬧來表現自己的不滿。繪本閱讀利用文字以及圖畫來表現教育的內容,可以讓幼兒更好的體會其中蘊含的情感,促進幼兒對情感的認知。
例如,在《誰哭了》這個繪本閱讀中。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先利用繪本的封面對幼兒進行教學內容的引入,讓幼兒回答在繪本的封面看到了什么?在繪本講解時,教師可以問小朋友,小老鼠為什么會哭?如果是你你會哭么?還有誰哭了?都是因為什么哭?如果是你你會怎么辦?利用這樣的方式引導幼兒思考,讓幼兒知道哭是不對的,是不能解決問題的,不應該用哭鬧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應該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幼兒學會應該怎么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以及情感。改變幼兒哭鬧的毛病,讓幼兒學會利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
幼兒園的閱讀活動對幼兒的成長以及未來的發展具有很強的促進作用,教師應該利用繪本閱讀,讓幼兒形成正確的閱讀習慣,培養幼兒個性化閱讀,根據不同的繪本讓幼兒得到不一樣的情感體會。幼兒對繪本進行個性化閱讀,可以幫助幼兒實現理解能力的提升,讓幼兒享受閱讀繪本時帶來的樂趣。但是繪本個性化閱讀給幼兒帶來的影響是長期堅持的結果,這就需要教師以及幼兒對繪本個性化閱讀長期堅持,促進幼兒未來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