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長德
【摘 要】合作化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將復雜、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簡單化,能夠有效的激發起小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和欲望,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當中,要明確合作教學方法的重要性,首先通過圍繞學生生活實際進行教學,為學生創建可以進行合作交流的場景。其次通過分組教學形式,鼓勵學生在小組內積極的探究和學習。最后通過教師合理的提問,有效的活躍課堂氣氛,加強學生合作、互助學習的機會。
【關鍵詞】小學數學;合作化教學;方法研究
合作化教學理念應用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當中,可以在實際課堂上建立以學生合作為主的教學形式,加強學生對知識點學習的興趣和能力,提高學生在數學課堂參與學習的主體地位。小學生可以通過合作、交流加強彼此之間的互動,有效的讓信息得以流轉起來,從而幫助學生可以參考其他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對自身的學習能力加以改善,提高對數學知識學習的認知能力。同時合作化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多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感悟,幫助學生建立在數學學科學習的自信心。
一、結合生活實際教學,構建合作化學習氛圍
數學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將數學知識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能夠讓數學知識更加容易的傳遞出來,相應的提高了學生對知識點理解的能力,幫助學生以自身最為熟悉的方式加以學習和吸收。學生在貼近生活的課堂上學習,可以發揮更多自主學習能力,增加和其他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在互相合作、交流中加強對數學知識的探究深度,促使學生在不斷的學習中,優化自身的知識架構,加強對數學課堂學習的力度,養成正確的數學學習行為習慣。
例如,在教學“分桃子”的課堂內容時,數學教師采用模擬演示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構建一個可以實際參考學習的場景,加強學生對“除法”的實際運用能力。數學教師首先準備大量的木棒,通過隨機說出一個數,讓學生探究這些木棒應該平均分成幾份,鼓勵學生合作、溝通得到正確的答案。在本節課堂的生活化教學情景中,可以有效的鍛煉學生通過合作,共同研究課堂數學知識的能力,有利于學生擴展學習思維,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和分析能力。
二、采用分組教學模式,提供合作化學習機會
在傳統課堂教學中,主要是以數學教師講授課堂知識為主,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機會很少,不能夠很好的將學生放在課堂的主體地位,致使學生對數學課堂參與度不高。針對這一教學現象,數學教師在課堂上引入分組合作教學模式,可以讓課堂氣氛從沉悶、枯燥中變得活躍起來。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可以加強彼此之間的溝通技巧,從而有效的鍛煉自身的思維邏輯能力,在逐漸豐富的課堂探究學習中,增強對數學知識點學習的領悟,提升對數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例如,在教學“隊列表演(一)”的課堂內容時,數學教師通過結合乘法,為學生進行編排,讓學生可以通過教師的口令,自動變換隊形。在實際表演的過程中,教師有機的將全班學生分為五個小組,讓小組之間通過練習有序的完成隊列表演,數學教師在這一活動過程中,合理的穿插乘法的知識內容,加強學生對本節課堂教學知識的運用能力。學生為了完成隊列表演,需要加強團隊之間的合作,會出現學生間互相幫助,共同提高數學學習能力的現象,增強了在合作、互助中學習數學知識的能力。
三、加強課堂提問機制,加強學生間合作交流
教師有機的將提問機制帶入到課堂教學當中,能夠讓數學知識點以問題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數學教師在這一教學環節中,要把握問題的提問力度,確保問題既能有效的開發學生進行思考的能力,又能夠真正的調動起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自主的產生合作化學習的想法。學生以合作化的方式探究問題的答案,能夠讓解題思路變得活躍起來,同時可以在互相學習中,擴充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學習和認知能力。
例如,在教學“軸對稱(一)”的課堂內容時,數學教師首先通過提問“生活中哪些物體是對稱的”“對稱物體有哪些用途和美感”等問題,鼓勵學生以合作、交流的方式進行探討,提高學生對本節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致。接下來教師在實際講解課堂內容時,引入合理的問題,加強學生運用空間思維進一步對數學知識探究的力度,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模式,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思維邏輯能力,促使學生在開放的學習場景中,獲得更加良好的學習體驗感。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學中,采用合作化的教學手段,能夠切實的降低數學課堂的教學難度,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探究的熱情,幫助學生更加從容的開展高效的學習活動。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教師通過為學生建立生活化的教學情景,帶動學生對數學知識探究的力度,加強在合作探究中獲取知識點的能力。通過分組教學,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合作學習中進一步加強對知識點的學習和理解。通過教師有機的提問,鼓勵學生自主的表達意見,提高學生互動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王艷秋.合作學習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0(24):74-75.
[2]徐俊陽.小學數學合作化學習探究[J].試題與研究,2020(1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