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露
【摘要】當前,我國正在加速進入老齡化社會,作為人口大省,河南省老齡化問題日益凸顯。未來十年是河南省應對老齡化的窗口期,應準確把握河南老齡化形勢,不斷增加養老財富儲備,健全社會養老保障體系,開發利用老年人力資源,構建全方位養老和健康服務體系,增強科技支撐能力,加快形成養老、孝老、敬老的社會環境。
【關鍵詞】“十四五”時期;人口老齡化;河南;對策研究
作為人口大省,河南省準確把握并積極應對河南老齡化形勢,做好相關工作,既是政治責任,也是民生要求,對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具有重大意義。
一、河南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
(一)急速老齡化階段(2020—2035年)
受自然災害影響,1960—1961年我國出生率進入低谷,這可能使2020—2021年老齡化進程有所放緩,但隨著1962—1975年人口出生高峰期到來,2022—2035年河南省老年人口將迎來第二個增長高峰期,考慮人口出生率的持續下降,預計河南省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將在2025年前后超過14%,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社會撫養負擔不斷加重。
(二)深度老齡化階段(2036—2050年)
受1976—1985年出生人口波谷的影響,2036—2045年老齡化進程會稍微放緩,但仍保持高位增長,1986—1990年為我國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隨著這波高峰期人口步入老年期,2046—2050年,河南省的老年人口也將迎來第三個增長高峰。預計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將在2036年前后超過20%,進入重度老齡化社會,河南省的社會撫養負擔將持續加大。
二、“十四五”時期河南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對策建議
(一)穩步增加養老財富儲備
一是增強經濟綜合實力。不斷深化改革,做優做大做強國有資本,推進民營經濟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確保經濟高質量發展,夯實我國的經濟基礎,為居民的基本養老提供保障。二是強化各級財政的投入保障作用。將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資金納入財政預算予以重點保障,統籌可用于養老服務的各類財政資金,支持全省的養老服務發展,使養老服務適應當前經濟發展水平以及人口老齡化的程度。三是促進企業、家庭財富的合理分配。隨著我國加速進入老齡化、少子化社會,國家基本養老保險已經不堪重負,應進一步建立健全企業補充醫療保障體系,鼓勵企業建立企業年金,做實企業的補充養老功能,引導國民家庭理財轉型升級,將養老財富作為家庭財富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增加個人養老金儲備。
(二)健全社會養老保障體系
一是構建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推進“全民參保”計劃實施,國家、企業和個人養老金三支柱共同發力,完善現有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兜住防止老年貧困的底線,加快發展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推動金融機構開展養老金融服務,鼓勵發展商業養老保險。二是健全現有醫療保障制度。健全多層次保障體系,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大病保險為延伸,建立合理籌資模式,確保基金收支平衡。發展社區醫療,擴大醫療保障范圍,加大資金投入,兜底醫療救助。發展商業健康保險,提高居民自我保障意識。三是建立老年人長期照護保障制度。完善特殊困難失能老年人兜底性長期照護服務保障政策,在全省范圍內推廣長期護理保險,引導社會多元主體的參與,多渠道籌措資金,緩解對失能老人的護理費支出壓力。四是推進社會福利和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建立健全高齡老人、經濟困難失能老人補貼制度,完善老年人社會救助體系,兜住困難老年人養老保障底線。
(三)注重開發老年人力資源
一是構建終身學習體系。推行終身學習理念,積極發展老年大學,探索建立老年人口職業培訓計劃,實現老年人自我能力再開發,不僅能延緩勞動力老化,也有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二是創造老有所為的就業環境。保障大齡勞動者和老年人就業權利,鼓勵健康老年人參與社區自治、養老托幼等互助服務,營造老年人力資源開發的良好氛圍。三是加強為老年人服務的隊伍建設。完善養老服務機構與職業院校相結合的養老護理員培養、培訓制度,加強老年學科建設,加大老年醫學人才、醫療護理員培養力度,加快形成為老年人服務的隊伍保障。
(四)構建全方位養老服務體系
一是提升居家和社區養老品質。加大社區智能養老服務平臺建設力度,科學確定老年人需求;采取“三社聯動”機制,使老年人在家庭和社區中能夠享受到便捷優質的養老服務;形成鄰里之間互幫互助的文化,探索建立老年群體相互照料的護理互助體系。二是推動機構養老充分發展。全面放開養老服務的市場,充分發揮公辦養老機構的兜底保障作用,同時對民辦和公辦機構一視同仁,鼓勵發展民辦養老機構。三是推進農村“幸福院”提質增效。以敬老院、綜合性養老機構為中心,采取農村自營和社會化運營等多種模式,以解決農村老年人餐宿和生活照料問題。四是推進醫養有機結合。探索“醫療+養老”的養老新模式,打通醫療資源和養老院資源,鼓勵支持醫療衛生機構提供健康養老服務,為老年人提供更有效的醫療健康管理。
(五)優化健康服務體系
一是普及健康生活。落實健康中原2030規劃綱要,開展健康生活知識宣傳教育活動,為老年人提供健康檔案建立、慢病管理、用藥指導等全方位的健康服務。二是完善健康設施。推進公共體育普及工程,打造城鎮社區15分鐘健身圈;加強老年病醫院建設,支持綜合性醫院開設老年病科。三是優化健康服務。加強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完善分級診療制度,健全治療—康復—護理—長期照護—安寧療護服務鏈,推動中醫藥與養老融合發展,實施慢性病綜合防控戰略,重視并加強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與精神關愛服務。
(六)營造養老、孝老、敬老的社會氛圍
一是加強老年人權益保障。完善老年人權益相關法規和制度,加強老年人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完善老年人監護制度;加強普法宣傳教育,提高老年人提高識別和防范非法侵害的能力;加強健康、養老、家政領域信用體系建設。二是完善家庭支持體系。鼓勵和引導家庭成員學習老年人康復護理知識和技能,提升失能老年人照護者的護理技能,不斷拓展為老年人家政服務細分領域。三是建設老年友好型社會。推進公共基礎設施無障礙建設,構建適老性智能交通體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推動養老、孝老、敬老教育;加強宣傳報道,持續推出反映養老、孝老、敬老美德的藝術作品及公益廣告,利用傳統節日組織敬老愛老活動。
參考文獻:
[1]錢伯海.國民經濟統計學(國民經濟
核算原理)[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0.
[2]王桂新.高度重視農村人口過快老齡
化問題[J].探索與爭鳴,2015(12):28-30.
[3]周長洪.經濟社會發展與生育率變動
關系的量化分析[J].人口研究,2015(2):40-47.
[4]賀丹,劉厚蓮.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
態勢、影響及應對策略[J].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9(04):84-90.
[5]鮑常勇.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與應對
策略——以河南省為例[J].中州學刊,2020(04):82-87.
(作者單位:河南黃河河務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