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歡


【摘要】2020年突如其來的情況,打亂了人們得生活,同時包括各類學校教學活動的開展。教育部要求各地區各學校根據實際情況,開展靈活多變的教學活動,其中我院的高職體育課開展了新媒體(線上體育教學)。通過線上的體育課堂,既能開展正常的教學,又能通過實際行動來對抗特殊情況。此類形式的體育教學方式,在我校第一次開展,在收獲了經驗的同時,也有許多情況值得我們體育人去思考。
【關鍵詞】高職體育課;教學活動;新媒體
一、被“逼出來的教學方式”反而有驚喜
今年特殊情況的出現,嚴重破壞了我國的生產生活,二月份時情況還未出現拐點,這時我校面臨著2020年上期新學期開學問題。在學校領導以及體育部領導的研究下,開學前一個星期就決策部署了新學期開學—展開線上體育教學(由于未知性,開展一個月的線上教學,后由于形勢的需要貫穿了整個上學期)。通過網路會議每周四開展集體備課、廣泛研討、集思廣益,每周推出的課程可以算得上目前我校體育課的精品課。
開學前一個星期,體育部根據學校領導的決策要求開展了2020年上期新學期的第一次部門會議,介紹和分析了當前的國內以及我院的形勢,并開展了網路體育教學的培訓,安排各老師和各教學班級組建上課的平臺。體育老師這時心理沒有底,畢竟在我校開展線上的體育教學是頭一次。體育老師積極練習各班輔導員和體育委員,分別在QQ群、學習通和智慧職教等多個平臺組建了教學班級,為新學期的體育教學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開學后,各體育教師首先第一周課和學生們,展開了充分的互動,分享了各自在家中的運動情況,以及通過體育健身來對抗特殊情況的活動。做為一種新的體育教學模式,體育老師與學生之間積極互動,學生參與性、興趣性以及完成效果比以往的學校體育都得到了較大的提高,甚至部分學生反饋,希望以后的體育課都能這樣的開展。
二、我校線上體育課開展的情況分析
2020年上期我校有6000余人,119個教學班級,大一、大二的班級參加了體育課的線上教學,其中到課率達到95%以上,一位老師的超星學習通的訪問量超過了22萬。
到課率和學生完成練習的比例是衡量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重要指標。由于前期準備工作充分、各班輔導員的督促以及學生對抗特殊情況實際行動,整個學期的到課率取得比較理想的狀態,但學生的到課率和完成練習的比例呈現下降的趨勢(見圖1)。原因有以下幾個原因:(1)開學伊始,學生們對新的體育上課形式懷有新鮮感,積極參與體驗。隨著特殊情況的未知性,線上體育課教學的延遲,時間越往后新鮮感逐步消失,部分學生后期漸漸淡忘了線上體育教學。(2)對特殊情況的危害以及對其的初步了解,使得各位同學知道,只能有強壯健康的體魄才是對抗的最直接的途徑,因此前期學生抱著這樣的學習目的的很多。而后期的消退,學生選擇運動的面也廣了(線上體育教學多數以在室內開展),學生在戶外運動時候常常遺忘簽到打卡或自主開展運動項目,導致兩項數據的降低。
三、新媒體(線上體育教學)與高職體育之間的差異
(一)新媒體對高職體育課是一項有力的補充。
當前高職體育課的開展不同于一般的高等體育課,如同高等教育與高職教育。高職體育課一直以來都生存在“痛苦”邊緣,究竟是要為體育而生存還是要學生專業服務,困擾了很多高職體育老師。今年“逼出”的線上體育教學,正好解決學校高職體育課很多方面的問題。
線上體育課具有及時性優點。由于網路的及時性,線上體育課便可以隨時隨地開展,還可以做到盡可能快的解決問題。學習知識最重要的是搞懂知識點后,反復練習,直至掌握技術,逐步內化成學生的技能。這樣學生可以“遠在天涯”訊捷地向體育老師詢問技術難點、要點以及注意事項,可以較快速的相互交流。當然有些人也會問,有些線上的課程有很多前輩已經開展了,那線上體育課會不會同質化?答案肯定是否定了,高職體育課只是統籌,里面有很多的項目,哪怕是一個足球項目,它的內容也是千變萬化,在不同的老師、學校、地區都會有不同形式的表現。
線上體育課具有回放的功能,可以做到“溫故而知新”。學生可以在享受信息時代帶來的知識學習便利,這些功能是高職學校體育中不具備的,也是當前高職體育迫切需要改變的方向,同時也是將來高職體育改革的一個好的領域。
(二)新媒體(線上體育課)是否能成為高職體育課的主旋律?
由于特殊情況的出現,今年上期我校的體育課全部采用了線上體育課的形式,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似乎比線下體育課(在學校開展的體育課)還要優秀。
但我們要清楚的認識到:首先,數據是數據不能全面的反饋真實的情況,特別是在特殊的環境下,加之線上體育課的局限性,所以學生真實參與率和運動完成率都不是真實反映;第二,師生的互動以及教師指導的及時性。體育課程有別與其他課程,體育課是通過學生的身心活動,在學習和掌握體育知識、技術和技能的反復練習中,鍛煉學生的身體,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這是體育課的主要特點。線上的體育課師生可在課后進行及時的交流和互動,是康與社會適應;而健康影響隱私,不只存在于個體層面(如行為、社會經濟地位等),也存在于個體之外(外部的社會環境和物質環境)。國內學者針對我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指標體系也有一定研究,并有效運用于大學生新生心理測評。
目前,國內外學者對國民大健康產業研究較多,但對于大學生這個特殊群體的大健康研究較少;另一方面,各文獻對大學生的健康關注多集中于身體和心理健康,從理念健康、道德健康和環境健康等方面探討的研究較少。結合大學生大健康現狀,構建大學生大健康指標體系是迫在眉睫的。
三、構建大學生大健康指標體系的重要性
健康是人類永恒的主題,也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大健康不僅指個體身體健康,還包含精神、心理、生理、社會、環境、道德等方面的完全健康。構建大學生大健康指標體系的重要性可以從其理論意義、現實意義以及其對于人才培養的意義三個方面體現出來。
(一)大學生大健康指標體系的理論意義
該指標體系可以豐富大學生健康指標的評判標準,解決單一指標評判造成的評價信息不完整問題,有效提高對大學生健康的全面系統認識程度,豐富針對大學生群體的大健康評價研究。對大學生大健康發展提出的針對性建議可以有效促進大學生的健康發展以及國家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二)大學生大健康指標體系的現實意義
從現實上來講,該指標讓學生可以通過大健康綜合指標體系客觀得、全面得了解自己,及時發現不足并進行修正,以朝著更有利于自身發展的方向前進;讓學校可通過大健康綜合指標客觀的對學生進行認識與評價,從而有針對性的對不同學生進行個性化管理,完善高校健康公共服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培養出高素質人才;提供給家庭大健康綜合指標可有效避免由于主觀因素造成的對學生成長道路上的錯誤判斷,從而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教育以及合理營造健康家庭氛圍;通過健康綜合指標,可在學生成長路上的不足進行有效管理,避免造成嚴重后果,從而提高青年一代的整體素質,為國家、企業帶來高素質人才。達到以上集個人、學校、家庭和社會四個方面的實踐意義。
(三)大學生大健康指標體系對人才培養的意義
大學生大健康指標體系的建立,能夠很好的觀測學生的理念、道德、環境、身體和心理的健康狀況,由此可以提供非常直觀的數據了解大學生的大健康狀況,能夠更加有助于人才培養。該指標能夠培養健康的理念和意識,重視全面健康;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自我營造健康的環境,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富有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發展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學良“.90后”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及其對策探討[J].文史博覽,2012(6):65.
[2]孫雙明,葉茂盛.美、俄、日和歐盟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概述[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7,40(3):86-92.
[3]宋益喆,尤莉莉,趙琪,等.美國(縣)健康排名體系構建方法及對我國的啟示[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7,10(11):20-26.
[4]肖月,趙琨,薛明,等.“健康中國2030”綜合目標及指標體系研究[J].衛生經濟研究,2017(4):3-7.
[5]徐榮彬,楊招庚,王西婕,等.青少年健康指標體系研究進展[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7,25(12):1225-1228.
基金項目:
西華大學大健康管理促進中心開放課題“大學生大健康指標體系研究”,項目編號:jkgl2018-008。
作者信息:
彭柳(1992-),女,四川彭州人,碩士,講師,西華大學,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工商管理;
肖培(1999-),女,漢族,重慶人,本科,西華大學,研究方向:市場營銷;
吳文韜(1999-),男,漢族,四川仁壽人,本科,西華大學,研究方向:市場營銷。
它的優勢所在,但這個優勢也僅僅局限在課后;第三,線上體育課的教學過程中不具備及時性。線上體育課教學時,體育教師觀察不到學生的活動情況,且不能對學生的技術動作及時糾正,更不能組織學生通過班級同學開展技術練習到內化技能的過程。因此,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如可能一直處于錯誤的練習軌跡中的話,那么學生的動作技術的掌握以及最終形成動作技能的運用,這些都將無法把控。
四、新媒體在高職體育的開展愚見
多年來高職體育的怎樣改革,才能符合當前學校專業的發展需要。突如其來的特殊情況,新的高職體育課給我們從教人員帶來的新的契機,誠然這些都是體育教師最薄弱的環節,我們正好可以進行以下突破:
(一)加強線上高職體育教學的思想引導
高職體育是為學生身體健康服務的,也是為學校整體教育服務,同時,也是為國家和黨的教育方針服務。線上教學相比線下教學很多不確定因素存在,體育教師首先要注意學生的思想引導:正確理解國家和黨在其中領導作用、部署以及政策等,對特殊情況的正確認識。黨和國家花費了很大的人力物力精力,舉全國之力來對抗,并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勝利來之不易,特別是奉獻前線的醫護人員。我們盡可能的做好本職工作,教師領會黨的教育方針,教導好我們的學生,而學生虛心學習,加強體育鍛煉。由于我校坐落在雷鋒的故鄉,學校以培養“雷鋒式職業人”為己任,體育教師秉承學校的雷鋒式教學理念,在網路教學中與線上高職體育課不斷融合。
(二)當前大部分學生不能返校學習的情況下,可以做為主導形式來開展高職體育教學
根據教育部、湖南省教育廳關于特殊情況期間“停課不停學”的部署和要求,目前,湖南省很多高職院校2020年上期沒有返校學習(包括長沙職業技術學院)。在當前形勢下,開展線上體育教學是很有必要的。長沙職業技術學院的大部分學生是來自省內各地區,還要少數來自全國各地,比較分散,可以通過線上體育教學開展體育健身,避免了在路途中可能的風險,特別是在原定開學期間(當時的情況比較嚴峻),能調節學生相對單調的在家學習和生活。
后期的話,則可以線上為輔,開展在家中易開展的體育活動。這個方面又給體育教育者提出的新的要求:一、充分考慮到大部分學生的班級情況、學習環境以及上課內容。二、運動容易開展,如健美操、有氧操。三、運動比較受同學們歡迎,如:籃球里面的投籃、運球。四、要在學習新的內容中,明確這期的考試項目、達標標準以及考勤制度
(一)高職體育課可以通過學校體育為主和線上解答為輔的形式開展
通過這次線上體育教學,我相信很多體育教師終于成為了“主播”,很多新聞都做過這方面的報道,取得不錯的效果。之前我們分析過線上體育教學與線下體育教學(學校體育教育)的各自優缺點,把他們的各自優點進行科學有效的融合的話,不就是正好可以創新高職體育課教學,把高職體育課上成學生能學、想學、好學的一門優質課,國家教育部鼓勵各大院校建設網路精品課程,如高職體育課也能跟上其他優質課,則會給各自學校的專業建設插上一雙有力的翅膀。
(二)高職體育教師應該在自己教授的體育課程中,盡快在某學習平臺建設好自己的專項體育課程,更新好技術動作的練習方法,豐富文字視頻資料。將來在上好線下的體育課后,及時在學習平臺與學生互動,交流技術動作,完善教學手段等。使得新媒體(線上體育教學)成為我們體育教師一項有力的工具,服務體育教學。
參考文獻:
[1]閆雪鋒.新媒體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性研究[J].現代交際,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