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春季學期,對于全國各大高校的學子來說,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學期,在渡過了漫長的寒假后,全國高校大都陸續開學,但與以往不一樣的是,這個學期的學習,基本都是在"離校不離教,停課不停學"的背景下開展的,如何順利的開展在線教學,達到應有的效果,也是廣大思政教育教學工作者不可回避的主題。筆者作為一名高職院校一線的思政教師,結合自己在過去幾個月的在線教育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一些理解。
【關鍵詞】 高職院校? 思政? 在線教學
一、教學內容上:堅持理論性與時政性相結合
關于思政課線上教學內容,思政教師必須要改變以往的以教材為藍本的教學固定內容,教材的章節內容基本都以網絡課程的形式讓同學們自學,在線上(直播)教學時,必須有針對性的重新編輯教學內容,而這些教學內容,必須要做到理論性與時政性相結合,才有可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1)教學內容要凸顯一定的理論高度、深度。要合理規劃各門具體課程的理論知識點,結合特殊時期的需要,讓同學們能站在國家、民族的思想高度上,透徹的理解這些理論點。比如筆者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中,重點向同學們講述2020年的特殊性,既是全面決勝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們黨面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之年;“多難興邦”,在突入其來的困難面前,我們要堅決堅持黨的統一領導,要相信我們偉大的黨,在歷史上能克服種種千難萬險,那么也一定會領導我們取得戰勝困難的最終勝利。要引導學生認識“沒有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產生與發展”,“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沒有共產黨,也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通過理論深度的引領讓學生領悟“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領導人民創建的”,堅定各項事業的必勝信心。
(2)教學內容要體現時政性。今年上半年以來,我國的國內國際局面都面臨著新的挑戰、新的機遇,因此,國內國際的一些時政事件也被同學們更多的關注,這在筆者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并不多見。為此,筆者有意的在思政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挑選同學們關注的時政要聞,結合課程知識點,強化教學效果。比如,“一省救一國”,突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中美矛盾、美國騷亂,強調堅持“四個自信”;涉港國安法、民法典的出臺,引導同學們理解“全面依法治國”;“火神山、雷神山、鐘南山”,突出愛國主義和社會責任感教育,等等,均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二、教學過程上:堅持規范性與實效性相結合
思政課程線上教學的整個過程同傳統的課堂講課有著很大的區別,面臨著一系列新的挑戰,包括“課堂”無組織狀態、教師無法全面掌控學生學習狀態、線上教學技術設備的因素等等,這些都給特殊時期上好思政課帶來這樣那樣的影響。但是,作為思政教師,并不能因此放松自己的教學,而更應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突出規范性和實效性。
關于規范性,這包含以下幾個方面:教學組織的規范性。雖然是不直接見面的線上教學,但規范的教學組織還是必不可少的。以筆者為例,每次課程的教學,在前一天就通過QQ群、微信群、職教云或學習通等平臺發布教學通知,告知同學第二天上課的具體時間、課程主題、需要提前準備的事項等等,并通過班級班長或學委確認班級學生均已獲悉。第二天具體上課前10分鐘和課程結束前5分鐘分別點名簽到兩次,通過今日校園或QQ接龍的形式,確保流程的規范性;教學進程的規范性。在線教學對于不少教師來說還是新鮮事物,因此,在此期間,全國也曾出現過少數教師違反規定、造成不良影響的案例,從而導致不少院校明確規定不主張“現場直播”式的教學方式。其實,出現這些問題,最重要的還是教師自身沒有堅持教學的規范性,畢竟,如果在以往的課堂里、講臺上,教師范此類錯誤的比例會極大減少。但由于是在家中、電腦旁、書房里甚至是廚房里利用手機、平板上課,不少教師就放松了這一意識。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一定要樹立規范意識,線上教學也等同于課堂教學,甚至比課堂教學還更需要規范,教師的言行舉止、每個觀點的拋出、講課過程中周邊的環境因素,等等都是我們必須加以重視的。
關于實效性,實事求是的講,在學院決定采用線上教學的方式后,筆者也曾擔心教學實效問題,但經過一個學期的實踐,卻突然發現,其實只要教師在線上教學中,重視以下幾個方面,也能獲得不亞于傳統課堂教學的實效:改變過去我講你聽的教學思維。不少教師一開始認為,線上教學很簡單,打開電腦,接上耳麥話筒,把本堂課的內容講幾十分鐘就可以了,無非是看不到學生罷了。事實并非如此,我們要鼓勵學生參與教學過程,要有設計、有準備,而不是隨機隨意地讓學生互動。教師要學會利用線上教學能夠打破了師生交流時間和空間的局限的優勢,通過課前、課中、課后多個時間段,拋出不同的話題與學生討論,在這樣的互動過程中,提高教學實效;精選案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今年上半年以來,高職院校的學生也更多的對國內國際形勢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思政教師要抓住同學們這一關注點,積極的去尋找“高”“新”“近”的鮮活案例,結合課程理論點,講透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講透堅持黨的領導的重要意義;講透科學意識、責任擔當意識等等,同時,還可以鼓勵有條件的同學積極參與自身所在城市、社區的抗疫防疫實踐,作為實踐教學案例,通過這些方式,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三、教學保障上:堅持統一性與個體性相結合
要想確保思政課在線教學的順利開展并達到應有的實效,扎實的教學保障必不可少,為此,在構建思政教學保障體系上,要 堅持統一性和個體性相結合的原則,最大限度的實現集體的優勢和個人的積極主動性、主體性相結合,構建以學院黨委為領導、相關職能機構為關鍵、教學單位為主體、教師個人為補充的教學保障體系。
(1)高職院校黨委要更加重視特殊時期的思政課在線教育教學。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上半年的突發事件,是他們人生中難忘的一段經歷,而對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來說,雖是挑戰更是機遇。為此,學院黨委要統一安排,協調統籌各部門、各機構的力量,從資金、技術、政策等多方面來保障這一時期思政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
(2)相關職能機構要為思政課在線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職能性、技術性等保障。教務部門、學工部門、科研部門等相關機構要相互協調、統一政策,確保在線教學有序開展。比如,由于高職院校思政課大都采用大班教學的方式,具體學生在線上教學過程中的考勤等事宜需要教務處統一協調各院系的教務秘書、輔導員、班主任來操作,而學生還有其他事宜又要通過學工這條線上來安排協調,學生返校后,教師在線上的教學工作中,如遇學生有突發事件,特別是發熱、高燒等情況,又必須及時與學院相關職能部門溝通,教師原本的外出科研、組織學生外出實踐教學被迫取消,年度的科研考核如何公平合理的操作等等,都需要各職能部門通力合作,才能順利解決。另外,尤其是各高校的信息中心等職能部門要為線上思政課的教學提供使用便捷、功能多樣的教學平臺。同時要考慮到一些來自偏遠落后地區的學生來說,由于信號覆蓋面較窄、家庭條件較差等原因,接受網上教學困難等因素,此外,學生返校后學校的網絡狀況能不能滿足大批量的線上教學等等,都是相關職能部門需要通力解決的。
(3)思政教學單位是擔負教學工作的具體實施部門,更應在保障體系中起到重要作用。與其他職能部門不一樣的是,各高職院校的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教學部應從教學業務方面為的思政課線上教學順利實施提供保障。為此,各教學部門要統一制定教學計劃、合理分配教學資源、精心組織線上集體備課、及時傳達上級有關精神、適時進行教學監督等等,確保的思政課在線教學的規范與教學質量。
(4)思政教師個人也應發揮補充性的保障作用。思政線上教學,最終還是落實到思政教師個人,就線上思政教學而言,有些年齡較大的教師習慣了課堂現場教學,再加上自身計算機操作水平不高,難以駕馭網絡教學,致使教學效果不佳。還有些思政教師,常年只根據教材進行教學,也難以調動學生興趣。因此,思政教師個人更應積極主動的夯實自己的業務基礎,提高現代化教學水平,拓寬自己的知識領域,精心準備教學內容,把自己的個性特長同教學單位的統一部署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才能在真正上好特殊時期的每一堂思政在線課。
參考文獻:
[1]王一平,周倩.疫情應對中高校思政課在線教學話語認同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20,(4).
[2]諶雷元,左婷.突發疫情下高職院校思政課線上教學問題及對策研究[J].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學報,2020,(1).
[3]岳會丹,樊明方,劉波.以重大突發事件為契機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現代教育科學,2017,(7).
作者簡介:黃琳(1974-),男,江西撫州人,法學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思政教學部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