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路
摘 要:在企業財務風險控制中,內部審計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不僅可以對風險進行識別,同樣可以實現有效性防范。所以在降低財務風險發生幾率的同時,也能夠更好地控制企業的成本,確保企業財務的穩定性。因此在企業發展進程中,需要特別重視內部審計的作用,并采取科學的方法挖掘內部審計對于財務風險控制的潛在價值,在實際控制中充分利用。在本篇文章中,即以內部審計為方向,探究它在企業財務風險控制中的實際作用。
關鍵詞:內部審計;企業;財務風險控制;作用
財務風險是企業發展過程中難以避免的一種風險模式,它具有客觀性、損失性以及變動性等特征,對于企業的經濟活動會造成嚴重的威脅,因此對財務風險進行控制成為應對這一問題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在財務風險的控制中,內部審計是管理者特別強調的一種方式,它具備識別、防范,并且整合財務風險管理機制的作用,對于資金運行的安全性和長久的發展具有現實意義。那么企業需得優化內部審計工作,使其更好地在財務風險控制中發揮有效價值。
一、內部審計和企業財務風險控制認識
(一)內部審計。內部審計屬于企業運營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內容,內部審計是“外部審計”的對稱。由部門、單位內部專職審計人員進行的審計。目的在于幫助部門、單位的管理人員實行最有效的管理。因此應該對其給予高度的關注。財務管理是企業運行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工作,而內部審計管理組織相對獨立于這一體系之外。即內部審計是特定的審計機構對企業經營活動、財政收支狀況、風險管理、內部控制等要素進行的監督、評價,以及建議,最終目的是保障企業具備真實性與合法性的經濟活動,有效實現經濟目標。可以說內部審計在企業發展中是開展監督和評價多種工作狀況的活動。首先,監督是內部審計的首先職責。在企業整個經濟活動中,內部審計可以持續性監督,從而對風險進行有效預防;其次則為評價職責,對于企業出現的連鎖財務反應,內部審計能夠進行獨立性的分析和評價,明確財務風險發生的具體原因。對于內部審計而言,需要聯系的企業部門較多,這能夠在不同的層面展開分析,從而幫助財務人員提升發現財務風險的幾率,使企業可以更好地規避發展中的風險。
(二)企業財務風險。企業在經濟運行過程中會遇到不同種類的風險,其中財務風險是深受關注的一種風險。首先,財務風險具有客觀性,它可能長期存在,無法消失,企業只能借助于有效的辦法做好預防,或者是盡可能降低財務風險帶來的損失。比如通過預測來確定潛在的財務風險,從而確立預防應對措施;其次,財務風險具有明顯的損失特征。企業的財務風險包含了股東未來收益的可變性和企業喪失償債能力的可能性。這兩方面都同企業的經營風險,即預期營業收益離差直接相關。如若企業發生財務風險,正常的運行將會受到阻礙,整個資金流可能會中斷,所以這一危害要素成為了企業規避財務風險的根本目的;另外變動性也是企業財務風險的一大特征。市場經濟環境變化多端,這決定了財務風險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因此這需要內部審計貫穿整個財務管理過程,做好監督工作。所以從現實條件來看,財務風險管理是企業經營活動開展的前提條件,所以科學的落實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工作,企業各項經營目標和財務管理規劃工作才能更好地實行。
二、內部審計在企業財務風險控制中的作用
(一)對財務風險進行識別和預警。監督屬于內部審計的重要職責,這決定了它可以主動預防企業內部存在的潛在風險,從而進行有效性預警。在具體實踐中,以企業財務經營管理現狀為根據,內部審計人員需要對經營和財務工作進行檢查和甄別,從而對風險做出識別和評價,在其中發現潛藏于企業財務經營活動過程中的風險;其次則要結合企業當前的經濟狀態和戰略發展目標來制定科學的防控措施,以消除潛在風險[3]。當前企業處于風云變化且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審計人員必須要提升風險預警的水平,這是有效降低企業財務風險發生幾率的重要條件。
對于審計人員而言,通常要按照各種風險因素和財務經營戰略來設定風險等級,所以需要明確企業管理過程的風險影響因素,比如投資和融資。企業運行過程中需要進行多次籌資活動來支持各項經濟活動,并相應保障資金的正常流轉。那么要確定籌資方向和籌資對象則需要依靠風險評估,進而與自身經營管理狀況相匹配,制定出科學且健全的籌資戰略,使資金得到高效率的使用,風險則保持在可控范圍內;另外,審計人員還需要合理規劃籌資,確保規范性與合法性。在此可以積極引導企業展開內部籌資行為,以提升控制風險的效果。同時,也要科學考評企業財務經營管理項目,使企業能夠徹底處理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二)對財務風險進行防范和處理。內部審計在企業財務風險管理中承擔著評價職責,那么企業管理者可以獲取合理且可行性的意見,為企業做出更準確的發展決策,并相應根據意見來制定解決風險的措施,降低風險損失。審計人員一方面要對企業當前的基礎資本配置狀況進行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則需要結合實際運行動態和存在的經營管理問題,做出專業性的評價。同時還要整理財務數據,縱向和橫向對比之后優化財務風險控制方案,為企業長久的風險防范奠定堅實的基礎。除此之外,內部審計具有咨詢作用。比如財務風險控制中,財務人員依靠內部審計可以更準確且全面地獲取當前企業的資本配置狀況,以提出更為合理的改善建議。而企業內部已有的管理模式通過審計咨詢同樣可以得到優化,為此來避免不良融資問題的發生,從根本上提升財務管理的質量和效率,并保障企業財務風險控制行為的規范性[4]。
(三)對財務風險管理機制進行整合。除了對財務風險進行識別和防范,良好的內部審計工作還可以整合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機制,確保企業內部資產配置的合理性,以加強自身預防財務風險的水平,降低資金發生風險的幾率。如若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存在弊端,資金往往無法得到有效的分配,而且企業投資和經營管理同樣會受到影響。相反規范且科學的審計工作,則能夠明確固定資金、流動資金等要素的實際狀況,在財務管理中建立清晰的賬目,嚴格核對,從而保障資金運轉的合理性,防止財務疏漏問題出現,在 根本上控制財務管理過程中的隱形風險[5]。
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大部分企業內部財務管理機制存在體系混亂的問題,這一現象無疑會增加財務風險發生的幾率。而內部審計則可以通過自身的作用來梳理財務運行的脈絡,提供有效性指導,以使財務管理機制規范實行,做好財務風險控制。一方面審計人員要在特定的時期審查企業相關賬目和報表,比如月季審查、年終審查,同時評測企業財務運行的發展方向,以此為條件具體性地制定出科學的資金運行方案,保證企業在實際投資中可以規避潛在風險較大的一些投資。
結 語
內部審計在企業財務管理中承擔監督和評價職責,因為發揮財務風險識別、預警、處理以及整合財務風險管理機制等方面的作用,所以在控制企業財務風險中是必要的應用手段。在新的環境中,眾多企業面臨著重大的轉型問題,同樣也存在市場競爭激烈的外界壓力,但財務風險在發展過程中無法徹底消除,要確保經營活動的穩定運行和財務的安全性,則需要重視財務風險的控制,不斷提升內部審計水平,以有效降低財務風險發生的幾率,最大程度減少損失。
參考文獻
[1] 趙丹. 內部審計在企業財務風險控制中的作用[J]. 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2017(11):207-208.
[2] 楊建華. 內部審計在企業財務風險控制中的作用[J]. 現代營銷, 2018, 000(009):237.
[3] 周嘉. 關于內部審計在企業財務風險控制中的作用研究[J]. 財會學習, 2017(20):135-135.
[4] 喬林先. 內部審計在企業財務風險控制中的作用研究[J]. 財會學習, 2018, 204(30):146-147.
[5] 周成云. 探析內部審計在企業財務風險控制中的作用[J]. 低碳世界, 2019, 9(03):27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