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俊 楊露 史清清
摘?要:“課程思政”在立德樹人中起著關鍵作用,如何把思政教育有機融入到專業課教學中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在《創業基礎》課程教學實踐中,依據課程內容深入挖掘思政元素,設計課程思政內容體系并有機融入教學全過程,通過4期線上線下教學實踐,提升了教師課程思政能力,實現了創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協同育人的目標。
關鍵詞:創業基礎;課程思政;路徑
1.《創業基礎》課程開展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創業過程中每一環節都要求創業者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較高的綜合素質。在高校《創業基礎》課程中有機融入課程思政內容則是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關鍵途徑。
(1)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合格創業者應具備的重要素質。合格的創業者要具備不畏艱難、勇攀高峰的創業精神,要具備團結協作精神,進行企業經營時要誠信為本、守法經營等。高校學生是潛在的創業者,對其進行課程思政教育,有利于培養正確的價值觀。
(2)創業基礎課程是培養未來創業者的重要途徑。要培養德才兼具的創業者,就要做到品德與技能“兩手抓”。在把思政教育融入課程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傳授創業基本知識與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創業基礎》課程開展課程思政的具體路徑
《創業基礎》是一門理論性、政策性及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4期的線上線下相結合教學實踐中,對課程思政內容進行了系統設計,實現了知識傳授、技能訓練與思政教育的有機統一。
2.1教師課程思政建設意識和能力的提升
教師是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關鍵。為更好地融入思政教育,應多維度提升教師開展課程思政的意識和能力。
(1)建立思政教育資源共享機制。學校應搭建交流平臺,以高端性、前沿性、示范性、引領性為特點,整合優質資源,分學科開展常態化的經驗共享、精品課觀摩等活動,分享教學設計方法和經驗,提升教師課程思政教育的能力[1]。
(2)強化課程思政方面的培訓。通過線上、線下途徑把課程思政納入教師崗前培訓、在崗培訓、師德師風培訓、教學能力專題培訓等,加強教師自身的思政修養,并落實到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2]。使教師掌握專業育人、課程思政的方法,達到潤物無聲的效果。
(3)完善課程思政建設評價激勵機制。學校要建立健全多維度的課程思政評價體系,明確主體責任,嚴格落實制度,及時評價和表彰優秀成果、先進個人和集體,以此提升教師的積極性。
2.2 《創業基礎》課程思政內容體系設計與實踐
(1)在創業精神模塊,融入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通過觀看視頻、案例教學等方式與學生分享“鐵人”王進喜的事例和“為國分憂、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艱苦奮斗精神等,以及“艱苦奮斗、勇于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北大荒精神等,使學生深刻感知創業精神,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2)在創業團隊模塊,引導學生要有團隊協作、擔當奉獻的精神。通過游戲、翻轉課堂等混合式教學法,將教學過程情境化;通過案例教學法,分析兩彈一星團隊、北斗團隊等成功經驗,讓學生體驗組建團隊、角色分工、團隊管理等內容,提升學生團隊責任感及協作能力。
(3)在創業機會識別模塊,培養大學生的辨別能力。通過分析馬云、任正非的企業案例,教育學生要具有民族精神、愛國精神;通過對創業項目考察、市場調研、創業者訪談等活動,識別創業機會,以明確團隊創業方向。
(4)在創業風險評估模塊,培養大學生風險意識及審慎態度。分析巨人公司失敗案例,幫助學生樹立風險意識;回顧我國建國以來經歷的各種風險及應對措施,使學生對認識、評估和應對風險有更深刻理解。
(5)在創業資源模塊,培養大學生資源整合意識。通過商業游戲、頭腦風暴法等認識資源有限性;參觀鐵人紀念館以了解大慶油田整合國內外資源為祖國獻石油的實例,啟發學生面臨困境時要學會整合資源。
(6)在創業計劃模塊,培養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及解決問題能力。課上指導學生綜合利用財務、人力資源、市場營銷等知識,團隊協作撰寫創業計劃書并進行路演,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組織大學生參加各類創業大賽、思創征文等活動,提高大學生發現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
(7)在新創企業管理模塊,培養大學生要遵紀守法、誠信經營、勇擔社會責任。通過研討三鹿毒奶粉事件,分析疫情期間騰訊、阿里巴巴等眾多企業捐贈案例,通過鮮明的對比,增強學生誠實守信、合法經營及社會責任意識。
3.實施效果
(1)提升了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在4期混合式教學實踐中,課程組老師進行思創融合教學設計,系統挖掘課程思政元素,立足專業課程和思政教育兩個維度有效開展教學活動,使教師課程思政設計能力得到提升。
(2)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表現出濃厚的學習興趣,課上積極互動,課下高效完成任務,對創業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也較系統與深入。
(3)增強了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在參加各類創業大賽及創業活動中,學生能按分工協作完成任務,互相協作,取得較好的成績。
(4)提升了學生的家國情懷與社會責任感。在案例討論、項目路演、課程報告等環節,都表現出大學生在學習中獲得的真情實感,對其正確認識社會、服務社會打下良好基礎。
在今后《創業基礎》課程教學中,需要持續加大教材建設、實踐教學及課外活動等力度。隨著創業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進行更深入的研究與實踐,《創業基礎》課程思政的教學方法會日益成熟,將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高級人才。
[參考文獻]
[1]吳付來.打造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思想政治理論課[J].中國高等教育,2018(2):34-36.
[2]韓憲州.深化“課程思政”建設需要著力把握的幾個關鍵問題[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2):9-15.
[3]洪志忠.大學課堂變革中的學習轉型[J].中國高教研究,2019(6):15-20.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疫情防控應對策略與教育反思研究”專項課題階段成果;東北石油大學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立項“創業基礎理論與實踐”階段成果。
(作者單位:東北石油大學,黑龍江 ?大慶 ?163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