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忠新
靖遠縣東升中學,甘肅 靖遠 730617
中學物理學科內容學習,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生活現象觀察能力,并且還要對課本中闡述的定律深入理解。農村學生因為缺乏教育環境,因此學習過程中很容易產生一些學困生,影響了整體學習質量提高。因此本文結合教學實踐研究提出了農村中學物理學困生轉化策略的研究建議策略。
教學形式傳統直接影響了學困生進一步提高物理學習興趣信心,因此農村中學物理教師要充分憑借網絡技術網絡資源優勢,課堂更多采用直觀化教學,以此來提高學困生物理現象探索熱情,并加強精力投入盡快提高學習成績。
比如在《浮力》一課教學中,為增強知識理解,需要教師和學生解釋清楚浮力現象產生的原因。通常采取讓學生發揮想象,在腦海中設想一下一個立方體完全沉沒在水里,它的六個面就受到了水的壓力作用,并且它的前后、左右側面所承受的壓力都是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互相平衡的,只有上下兩個側面由于所處深度和承受壓強不同,而受到的壓力也不相等。浮力的產生主要是由于下表面受到水的向上壓力和上表面受到水的向下壓力的壓力差。但是如果課堂上教師只是單純地依靠語言描述,或者閱讀課本上的文字,學困生理解起來會感到非常困難,對于整個過程理解也是十分茫然。此時教師完全可以通過網絡資源庫下載這個直觀演示動畫,課堂上教師通過課件面鏡頭播放出立方體木塊不同側面承受壓力壓強情況。
生動直觀的動畫效果,在很短時間內激發了學困生知識學習興趣,促進了知識現象深化理解,為更深入進行物理知識內容學習理解做了很好鋪墊。因此中學物理教學,教師采用先進現代教育技術為學生營造出生動直觀的學習環境,促進了物理知識現象的深化理解,提升了深入學習信心。
課堂上教師要深入研究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及時調整思維更多關注他們心理變化,運用科學教學方式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從而促進物理知識現象的觀察體驗和探究能力發展提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創設充滿生動知識學習探究環境,學生會更多感受物理知識的奧妙,和探索過程所帶來的無比樂趣。使他們在共同知識探索交流中,取長補短獲得均衡發展,促進班級整體物理成績提高。
教師在物理課堂知識傳授中,所舉的例子如果來自于生活,會使他們把課堂上學到的物理定律和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現象建立起有效聯系。只有學生把學習到的知識內容與生活經驗緊密聯系起來,才能促使他們更深入理解掌握知識內容,有效實現知識內化。物理學科學困生學習成績提高,最大障礙是缺乏現實生活觀察體驗能力。因此課堂上,教師就要多創設學生觀察體驗環節,為學困生提供更多物理知識現象表述理解機會。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平等對待每個學生,不要因為學生成績不好就對其冷淡對待,或是因為調皮搗蛋就進行嘲諷、責罵,這種不當教育方式會使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嚴重傷害。農村物理學科學困生雖然小,但是已經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人格特質,都希望自己能得到老師的肯定。如果用極端方式去批評教育他們,會很容易使他們產生逆反心理和消極抵觸情緒,從而不利于他們良好心理健康形成發展。
物理教師要根據學生知識學習中存在的障礙問題,結合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確立科學有效提高策略,從而樹立主動知識學習探究意識。盡快提高他們的物理知識學習成績,盡量減少和優等生之間的差異,樹立正確的態度。可以在老師的悉心幫助下,根據學習進展提高程度制定可行的提高計劃。從而使他們的物理成績逐步獲得提高,縮短和其他學生差距,最終獲得均衡發展,促進自身的問題理解認識。
在課堂物理知識傳授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觀體驗,對學生的個性化理解認識要不斷激勵,而且針對不同問題觀點及時進行恰當評價,從而確保他們主動回答問題意識不受到打擊。在課堂上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的思維變化,積極采取生動直觀形式擴大學生參與問題體驗空間,拉近與物理知識現象之間距離,最終產生主動探究知識興趣,促進成績均衡發展提高。
教師在物理課堂教學中要設法優化教學評價方式,多表揚激勵,提高學生知識學習興趣。使學生隨時感受到自己對于知識現象學習理解上的進步。并在老師不斷鼓勵支持下樹立堅強學習提高信心,最終實現知識能力的理解提高,促進學習成績逐步提升。
總之,在中學物理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深入研究分析學困生學習效果差的原因,并根據他們學習能力和心理特點,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轉化方案,投入更多關愛,幫助他們樹立提高學習效率的信心,就能使他們早日提高成績,促進整體物理學科教學質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