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千鑫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美育教育逐漸成為高中教學的重要內容,學校和教師在關注學生文化成績同時,也注重學生的審美能力、藝術修養等綜合素養。音樂,是一個包含著深厚歷史文化的科目,很多音樂體現著中國的民族精神、高尚品質,在教授高中音樂的時候,教師要讓學生感受音樂作品里的文化情懷、情感思想。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融入傳統文化,能夠有效發揮音樂教學的文化傳承的作用,讓學生體會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培育藝術和審美能力。因此,教師應該重視在高中音樂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采用有效的策略,發揮音樂教學的意義和作用,推動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關鍵詞:高中音樂 傳統文化 融入策略
音樂,是一種表達情感、思想的藝術方式,音樂因為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所引發出情感共鳴也不一樣。高中的音樂教學不僅是要提升學生的音樂知識、音樂能力,還承擔著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和創新文化的重要任務。中國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傳統文化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在高中音樂教學里,教師要重視傳統文化的意義,深入分析音樂教學和傳統文化之間的聯系,融入傳統音樂來幫助學生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提升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激發學生的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懷,讓學生們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因此,本文分析了在高中音樂教學里融入傳統文化的策略,希望通過傳統音樂的滲透來融入傳統文化,以此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奠定基礎。
一、高中音樂教學融入傳統文化存在的問題
1.學生缺乏學習傳統音樂的興趣
高中學生所學的科目比較多,學業非常繁重,且面臨高考的壓力,所以很多學生認為非高考科目都是娛樂和浪費時間的,并不會認識到音樂課的重要性。他們在學習音樂的時候都是敷衍了事,提不起興趣。就算有的學生們對音樂課有一定興趣,可是大部分學生比較喜歡流行音樂,在學習傳統音樂的時候會產生排斥心理,認為傳統音樂沒有現代感,旋律、節奏等不符合現代學生的審美。
2.高中音樂課堂以教師為中心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多給學生們留些探索和思考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自主地學習知識。但是,在高中音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讓學生被動地學習,沒有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沒有把傳統音樂與現代音樂完美地融合,傳統音樂的融入也非常生硬和枯燥。
二、高中音樂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的策略
1.合理設置教學內容,提升學習興趣
傳統音樂是我國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體現了中國不同歷史時期和不同地區的文化特點,每一個音樂作品都有其背后的含義,教師在教授的時候,要注重傳統文化的意義,分析每一個傳統音樂背后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內涵,然后根據教學目標,合理選擇相應的傳統音樂,幫助學生改變對傳統音樂的態度和認識,從而讓學生喜歡上傳統音樂。因此,教師在教授傳統音樂的時候,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合理選擇傳統音樂,在傳統音樂里適當融合一些流行音樂,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例如,在融入傳統音樂“京腔”的時候,教師可以以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傳統京劇作品為例,分析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為學生介紹梅蘭芳的生平,講述梅蘭芳一生的傳奇故事。在介紹完京劇的一些背景后,教師還可以引入《霍元甲》里的京腔部分,讓學生通過自己喜愛的現代歌曲來激發對傳統音樂的熱情和興趣,從而感受傳統音樂的內涵和精神,實現傳承和創新傳統文化的目的。
2.改變教學模式,采用多媒體手段
在教授高中音樂的時候,很多教師都會采用一些比較枯燥、傳統的方法進行教學,比如簡單講述音樂知識、帶領學生們演唱音樂作品等,這樣的教學模式讓傳統文化顯得十分抽象,甚至會讓學生對傳統文化產生抗拒的心理。所以,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創新教學方法,給高中音樂課堂增添樂趣,以此來提升學生學習傳統音樂的興趣。而結合多媒體進行教學,能夠讓學生增加情景體驗,提升課堂的趣味。因此,高中音樂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積極融入多媒體,開展傳統音樂教學。
例如,在教授“京劇”的時候,教師不能只為學生介紹京劇及相關伴奏的知識,而應該結合多媒體來進行教學。首先,教師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京劇的表演視頻,再播放一些關于京劇的介紹以及發展的短片,讓學生對京劇有一定的了解。接著,用多媒體放映一些京劇的臉譜照片和表演照片,并在帶有文字介紹,通過這些圖片和介紹,學生們會對京劇有更深入的了解,以此激發學生對京劇這個傳統音樂文化的興趣和熱情,實現文化傳承的目標。
3.以學生為中心,開展音樂教學活動
在教授高中傳統音樂的時候,教師不能只關注自己講課的進度和效率,更應該注重學生在課上的主體地位,要多為學生留一些探索和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們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在自己的探索和研究里了解到更多關于傳統音樂文化的知識,從而慢慢地喜歡上傳統音樂,喜歡上中國傳統文化。
首先,教師可以用分組的形式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例如,在教授《鼓樂鏗鏘》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先觀看和學習一些關于安塞腰鼓的傳統音樂作品,在欣賞后,學生們要以小組為單位自主探索腰鼓的使用方法,提煉安塞腰鼓的音樂節奏類型,并分組進行訓練,最后每個小組利用腰鼓進行表演。通過這樣有趣的實踐活動,學生們在探索的過程中能夠發揮主體作用,慢慢感受到傳統音樂的魅力,從而喜歡上傳統音樂,自主傳承和創新傳統音樂。
其次,教師可以通過開展課外音樂實踐活動,在活動里融入傳統文化,并通過實踐活動來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例如,在教授高中音樂《現代京劇》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實地感受京劇,在親自參觀、觀看京劇之后,學生會提升對京劇的認知度,發覺京劇的魅力,從而重視中國的京劇文化,這有利于傳統文化的滲透。在教授民族風的歌曲時,教師可以組織一場春游活動,帶領學生們到民間親自感受民歌,走進民族歌曲的真實世界,從而提升他們對民族歌曲的認識,感受民族歌曲的內涵。通過這樣有趣的課外音樂實踐活動,每個學生都可以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綜上所述,傳統音樂文化是高中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注重傳統音樂的傳承意義和重要性,要采用合適的策略,分析傳統音樂文化融入高中音樂教學時存在的問題,并合理設置傳統音樂的教學內容、改變教學模式和方法、開展音樂實踐活動,以此實現傳統音樂文化與高中音樂課堂的有效融合,實現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參考文獻:
[1] 馮雪寒《多元文化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應用》,《西部素質教育》2019年第15期。
[2] 黃振蓉《運用傳統文化提升高中生音樂素養的探尋》,《名師在線》2019年第15期。
[3] 陳娟《高中音樂教學應重視民族音樂文化傳承》,《中學課程資源》2019年第5期。
[4] 洪東明《多元音樂文化教育視野下的高中傳統音樂教育分析》,《大眾文藝》2017年第20期。
[5] 葉偉慶《傳承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實證研究
—以高中音樂教學為例》,《音樂時空》2016年第2期。
[6] 鄧晴《注重發揮民族音樂教學在高中音樂教育中的作用》,《才智》201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