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華
摘 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可以豐富學生的文化素養,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本文結合小學英語教學實際分析,從挖掘教材內容、創造文化氛圍、豐富教學活動、閱讀教學引導等方面闡述融入傳統文化的策略,以期促進傳統文化的弘揚與傳播。
關鍵詞:小學英語 傳統文化 融入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08.019
隨著中國的飛速發展,中外交流越來越多,大量的外國文化也給中華傳統文化帶來了沖擊。尤其是在英語課堂中,學生難免會接觸到多種多樣的西方文化,如果一味地傳播知識而忽視中國傳統文化的滲透,勢必會對學生的發展和傳統文化的傳播造成不利影響。因此,有必要結合小學英語教學實際情況,適當融入傳統文化,使學生正確地認識中國傳統文化,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
一、挖掘教材內容,滲透傳統文化
英語教材中的內容都是精心編寫的,含金量很高。為滲透傳統文化,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分析,找出教材中包含的傳統文化知識點,并在教學期間適當融入滲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學習傳統文化打下扎實的基礎。課堂教學導入也是非常關鍵的,在挖掘出傳統文化的內涵之后,結合課堂導入滲透引導,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以“Merry Christmas”一課為例。教師在正式講課前,可以先導入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通過介紹春節期間守歲、吃團圓飯等習俗,勾起學生了解傳統節日的興趣。之后再正式講解課文,并指出圣誕節在西方國家的重要性和春節在中國相當。通過關聯中外文化引導學生,適當拓展教學內容,可以讓學生在掌握教材知識的同時加深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在講解完畢之后,組織學生繪制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英語小報。學生可以結合實際,選擇新學的圣誕節或者中國傳統節日。在活動中,學生需要結合自己的理解,闡述節日的由來、內涵、紀念意義、食物、活動、民俗等內容,這樣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傳統文化,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
二、創造文化氛圍,感受傳統文化
英語作為語言學科,在良好的語言氛圍中更利于提高學習效率。基于此,有必要為學生營造出充滿傳統文化氛圍的英語課堂,在中英文化對比的過程中碰撞出獨具特色的火花。在這個氛圍中,教師也需要認識到傳統文化環境和英語環境之間是相輔相成的。為進一步滲透傳統文化,教師還可以融入中西文化差異對比,從文明禮儀、生活習慣、宗教信仰等多個角度指導學生,幫助學生在對比中探索,在探索中更加全面地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異,繼而加深學生對中外文化的認識。
以“There's Chinese dancing”一課為例。在授課之前,教師需要為學生營造一個對話的語言氛圍。比如在教學開始就呈現一些中國文化中包含的詞匯和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接著具體闡述單詞“Chinatown”的由來、特點以及深刻內涵。然后播放事先準備好的Chinese dancing的視頻,以英語解說為基礎,呈現到學生面前。在教師營造的濃厚的語言氛圍中,學生更容易走進教師創設的良好語言氛圍,并開始主動閱讀教材中的內容,繼而掌握“There be”句型,同時在良好的氛圍中感受到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
三、豐富教學活動,弘揚傳統文化
豐富的活動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源泉,也是吸引學生走進課堂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豐富的教學活動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活動中融入傳統文化,吸引學生注意力,可以幫助學生走進多樣化的教學氛圍中,領悟知識的真諦。
以“Daming is having a birthday party”一課為例。可以先為學生布置課下作業,鼓勵學生在課下搜集與生日有關的民族文化習俗,并引導學生將自己搜集的資料與大家一起分享。通過小組合作展示的方式,學生充當起小老師的角色,分享成果。在分享完畢總結時,有的學生提出:過生日的時候,會和小伙伴一起聚餐,媽媽還會為他準備長壽面等。教師可以緊接這一話題,順勢講解吃長壽面這一生日習俗的傳說和由來。在此基礎上,再講解課文,滲透知識點,更有利于幫助學生了解正在進行時的表達方式。隨后,組織學生結合生日主題完成寫作任務,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四、結合閱讀教學,引入傳統文化
閱讀是小學英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為弘揚傳統文化,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包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閱讀材料供學生閱讀。選擇的時候不僅要關注閱讀材料的可讀性,還要盡量選擇一些優秀的作品,融入與傳統文化有關的內容引導教學,推動英語教學的發展。此外,結合教材中的內容進一步拓展也是很有必要的。在拓展閱讀中,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已學知識,拓寬視野,豐富學生的文化素養。
在講解“Food”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講解基礎知識點之后,選擇一些以食物為主題的優秀英文文章或中英結合的文章引導學生閱讀,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最好選擇與中華傳統文化相關的讀物,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中豐富文化底蘊。此外,為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還可以選擇性地開展閱讀作品分享活動。鑒于本節是與食物相關的主題,教師可以結合需求,選擇介紹西方餐桌禮儀、西方食物種類等方面的讀物作為閱讀材料。當學生閱讀完畢,再引導學生回憶中國的相關禮儀文化,并表達出來。像這樣通過中西方文化的對比,有利于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
總而言之,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結合教學目標挖掘教材與本土文化之間的交集,以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同時,教師也需要結合教學實際情況總結反思,深入探索更多傳承民族文化的方法并融入課堂,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 王寧、周以濤《小學英語教學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合》,《文教資料》2018年第9期。
[2] 朱亞《小學英語教學中傳統文化融合點的挖掘方法》,《教書育人(校長參考)》201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