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間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幼兒多去接觸、了解民間傳統文化,可以提高幼兒對傳統藝術的審美能力。將民間傳統文化元素融入班級環境創設當中,能夠讓幼兒更好地了解民間傳統文化,從而更好地傳承和發展中華傳統文化。本文對民間傳統文化融入班級環境創設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對如何在班級環境創設當中融入民間傳統文化提出了具體策略。
關鍵詞:民間傳統文化 班級環境創設 融合策略
民間傳統文化也被稱為民俗,是民眾們在生產生活當中自發創造的一種文化。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隨著教育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對傳統文化的教育。文化的傳承和創新離不開幼兒園的教育,在幼兒教育中,應當發揮班級活動集體性的優勢,積極探索優秀民間傳統文化融入班級建設中的方法,設計符合幼兒日常生活的文化活動,讓幼兒在具有藝術性和文化性的環境當中成長。
一、班級環境創設中融入民間傳統文化的現狀
目前,許多幼兒園班級環境創設缺少文化內涵。隨著全球一體化的深入,外國文化逐漸進入中國。這在一定程度上讓我們忽視了中國民間傳統文化的魅力,許多家長、老師更注重過外國的節日,這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
中國的幼兒園在班級環境創設上大多不注重融入文化元素,一些幼兒園的班級環境創設過于簡單,基本以幼兒所喜愛的卡通動漫形象為主,缺少民間傳統文化的滲透,導致幼兒對民間傳統文化的了解并不深入。另外,班級環境創設若能夠經常更新,不僅會給幼兒帶來新奇感,還可以讓幼兒在班級環境中感受到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從而激勵幼兒去自主探索、學習更多的民間傳統文化。然而,從目前情況來看,許多班級中的環境創設都是很少改變的,這不僅不能給幼兒足夠的新鮮感,還會降低幼兒學習民間傳統文化的興趣。
二、班級環境創設中融入民間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民間傳統文化是民眾在生產生活當中創造并延續的文化產物,例如中國的龍文化,是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一直延續至今的。我國民間傳統文化的形式多種多樣,有藝術品、樂器、舞蹈、戲劇等。
目前,我國在教育當中更重視對幼兒學科知識的培養,缺少對文化的重視。幼兒園是幼兒生活、學習的重要場所,因此,將傳統文化融入班級環境創設中是讓幼兒了解文化的有效途徑。在班級的環境創設中融入民間傳統文化,更有利于文化的傳承??梢哉f,班級環境創設甚至影響到文化育人的成效,對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班級環境創設中融入民間傳統文化的措施
1.加強幼兒園和教師對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視
想要將民間傳統文化更好地融入班級創設當中,就要求幼兒園和教師先要了解民間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以及把傳統文化融入班級創設對幼兒培養的促進作用,加強教師對民間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只有這樣才能夠將民間傳統文化更好地融入班級環境創設當中。
同時,教師應該認真研究如何將班民間傳統文化元素融入班級環境中,根據實際情況來改善學習的環境,充分發揮民間傳統文化對幼兒的影響作用。
2.創設富有傳統文化氣息整體環境
班級的環境氛圍反映著幼兒園的思想教育氛圍。因此,在班級當中要創設具有文化內涵的教育環境,來增加幼兒獲取文化知識的途徑,這樣既讓幼兒了解了優秀的民間傳統文化,又能夠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教師在進行班級環境創設時,可以首先融入一些具有當地特色的民間傳統文化,加強文化教育的氛圍,讓幼兒在了解家鄉傳統文化的同時,提升了文化自豪感。
在進行班級環境創設時,必須要把民間傳統文化和日常審美緊密結合在一起。例如,可以在教室當中擺放一些具有民間文化氣息的飾品。如國畫、寫意畫,還可以利用中國結、京戲臉譜等物品進行裝飾,從而營造出具有文化特色的教學氛圍。通過將民間傳統文化滲透到日常學習中,可以激發幼兒對民間傳統文化的興趣,從而使幼兒更好地去學習傳統文化。
教師還可以利用民間傳統文化來擴展教學內容,增加幼兒的文化知識。例如,當講解到有關于傳統文化節日的知識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展示更多有關于春節習俗的圖片,并對圖片的內容進行講解。教師還可以讓幼兒談一談自己對春節的認識,并引導幼兒說出更多自己所知道的民間傳統習俗。最后,可以在課下讓幼兒制作一些有關新年的藝術作品,教師可以選取其中一部分優秀作品來裝飾班級,從而增加幼兒的學習,讓幼兒更加了解民間傳統文化。
3.創建蘊含民間傳統文化的活動
民族傳統文化內容豐富,其中很多都適合幼兒學習。教師要結合幼兒的年齡、喜好等,科學、合理地選擇作為班級環境創設主題的民間傳統文化內容,并保證班級環境創設具有美觀性和實用性。
另外,班級當中不僅要為幼兒營造具有文化內涵的氛圍,還要結合文化環境舉辦適合的文化活動,讓幼兒參與其中,從而促進幼兒對民間傳統文化的理解。文化活動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形式,還能激發幼兒對文化的興趣,因此教師可以把手工活動和班級環境創設聯系起來,并結合學習內容,開展有趣的文化活動。
例如,可以在美術課開始之前讓幼兒準備好制作臉譜的材料,在上課時給幼兒普及京戲臉譜的知識,讓幼兒了解不同臉譜所代表的含義,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然后讓幼兒運用紙張和畫筆,根據自己的面部尺寸畫出喜歡的臉譜,或者可以讓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設計出新的京戲臉譜。畫好后,教師可以幫助幼兒將臉譜用剪刀裁剪下來,穿好繩子做成臉譜面具。最后,教師可以把幼兒創作的優秀臉譜面具作品布置在教室中。這種教學活動不僅鍛煉了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還充分鍛煉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幼兒對民間傳統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4.開展民間傳統文化競賽
一般來說,幼兒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都相對有限,他們對事物的理解都是比較表面化的。因此,在班級環境創設當中,要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采用豐富多樣的方式,才能夠引起幼兒對民間傳統文化的興趣。幼兒的好勝心理很強,教師可以結合這一特點,開展合適的文化競賽活動,并將競賽成果用于班級環境的創設之中。
例如,教師可以在班級里開展剪紙競賽活動。一般來說,傳統的剪紙都是以紅色為主,所以班級的整體環境創設要以紅色為主色,避免多種色彩讓人眼花繚亂。在剪紙競賽開始之前,可以讓幼兒收集剪紙紋樣,了解各種形式的剪紙作品。在開始時,首先要確定主題和時間,例如比賽時間為一節課,主題為“窗花剪紙”,然后為幼兒普及一些剪紙的技巧和窗花剪紙的基本樣式。剩下的時間則交給幼兒,讓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進行剪紙創作。最后,由教師和幼兒一起評選出優秀的剪紙作品,在班級中進行展示。這種競賽的形式能夠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加深幼兒對民間傳統文化的理解。除此之外,競賽活動的形式還有很多,例如捏泥人競賽、剪紙畫競賽、民族文化知識競賽等,讓幼兒親自動手實踐,能夠加深幼兒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提高幼兒的文化素養。
總之,班級作為幼兒生活學習的重要場所,對幼兒的成長和發展具有很大影響。將民間傳統文化融入班級環境創設當中,能夠讓其中的文化元素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從而幫助幼兒更好地了解民間傳統文化。在如今的班級環境創設當中,教師應該重視幼兒的主體地位,讓幼兒積極參與到班級環境創設中來,從而獲得更多的文化熏陶,更好地繼承和發揚民間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 陸春燕《小班環境創設中水墨畫元素融入與運用的實踐研究》,《中外交流》2018年第21期。
[2] 黃喜梅《幼兒園美育環境創設過程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措施研究》,《才智》2019年第6期。
[3] 萬傳菲、高佳佳《傳統文化視角下的幼兒園環境創設現狀研究》,《青春歲月》2019年第13期。
[4] 張焓《民間美術在幼兒園環境創設中的應用研究—以元旦環境布置為例》,《長江叢刊》2019年第3期。
(衛立娟,1983年生,女,甘肅皋蘭人,二級教師,大學本科,研究方向: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