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意
摘 要:本文主要圍繞傳統文化怎樣和小學語文教學相結合這一問題進行了探討,從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領域中發揮的作用入手,探尋行之有效的融合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傳統文化 結合方式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32.010
在新教育改革引領下,學校和教師開始充分認識到將傳統文化引入小學課堂當中的重要性,在講解小學語文知識的同時,開拓滲透傳統文化知識的路徑,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下文中,我們圍繞傳統文化與小學語文教學的結合發展進行了具體分析。
一、傳統文化與小學語文教學結合的重要作用
1.培養學生的文化自豪感
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使得小學生有了更多的機會接觸世界各國、不同種類的文化,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無論是思想還是認識都有著較大的可塑性,受到何種文化的影響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學生的性格、學習傾向以及未來發展。而小學生對文化的甄別能力又普遍較差,只會被動地接受文化知識,如果小學生過多地受到不良文化的影響,則有可能導致其觀念的扭曲。將傳統文化與小學語文教育進行有機結合,能夠將具備傳承意義的優秀文化滲透給學生,拓展學生的視野,使學生感受到傳統文化具備的影響力和震撼力,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2.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在將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語文教學工作開展的進程中,小學生可以通過一個又一個愛國故事,感受一代又一代先輩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懷,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讓學生帶著個人理想、肩負家國理想以正面積極的態度投入每一階段的學習當中。
3.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人格
新教育改革要求小學教師在開展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既要注重知識的傳授,又要注重小學生人格的塑造。許多小學生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王子”,父母、長輩的關懷使得部分小學生養成了不良的習慣,他們“唯我獨尊”,不會考慮他人的感受,不知道如何與他人溝通交流。而在傳統文化的引領下,小學生有機會學習到更多的為人處世的道理,獲得思維和觀念上的引領,真正認識到何種行為是錯誤的、是應當改正的。正確地引入傳統文化內容可以幫助小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學生沿著正確的道路逐步前行。
二、傳統文化怎樣和小學語文教學相結合
1.采用創設情境教學法
傳統文化之所以被稱為傳統文化,不僅僅因為其形成于過去,同時,也與其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存在著明顯的不適應性有著直接的關系。將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語文課堂當中,并非要求教師和學生能夠照抄照搬傳統文化中的內容,而是在領悟傳統文化內涵的基礎之上,將傳統文化精神與現代社會發展進行有機融合,促進小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在語文學科的學習積累方面仍然有著較大的進步空間,而許多傳統文化知識的理解難度又較大,這就要求教師能夠有針對性地調整傳統文化的滲透方式,激發小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引導小學生自主探索傳統文化內容。小學生在學習相關知識時如果遇到了問題,教師可以采取創設情境教學法,將小學生帶入相應的情境當中,發揮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帶領小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課本中的內容,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讓小學生能夠自然而然地融入學習的進程中。
2.發揮閱讀教學的作用
對于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需要在語文課堂上獲得讀寫能力的鍛煉,而讀與寫恰恰也是傳統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小學生可以通過閱讀獲取知識,了解文章的含義,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定期將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文章或書籍推薦給學生,讓學生能夠通過閱讀故事領悟傳統文化精神,加深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喜愛感。另外,通過閱讀傳統文化故事還能夠幫助小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提高小學生的課外學習效率。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教師可以逐步將閱讀拓展至其他領域,例如向小學生分享與傳統文化知識有關的短片、分享各種各樣的民族音樂,讓小學生能夠以多元化的形式了解傳統文化,感悟不同類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除此之外,教師也應當給予小學生更多的機會進行寫作鍛煉,針對每一次分享的傳統文化知識,教師可以鼓勵小學生寫下自己的學習心得,一方面能夠起到對于階段性學習的總結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夠加深小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知識的認識,促進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3.拓展文化傳承的途徑
隨著教育水平的不斷進步,多媒體技術已經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小學教學進程當中。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形式單一、教學氣氛沉悶,小學生很難全身心地融入其中。而通過借助多媒體設備能夠豐富教學的形式,以往較為抽象的傳統文化知識也能夠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能夠更加輕松愉悅地融入語文教學進程中。舉例來說,在進行《三打白骨精》一課的講解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平臺收集相關動畫短片,利用短片花費較少的時間向學生介紹故事的大概內容,然后結合《西游記》中的原文以及課本中的內容開展教學,以多種形式相融合的教學方法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識。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積極主動地在課堂上開展傳統文化實踐活動,例如,鼓勵小學生分享自己熟知的傳統文化故事、圍繞某一主題搜集相關的傳統文化內容等,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更加明確地展現出來,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夠被充分調動,教學工作的開展效率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之上獲得顯著提升。
綜上所述,傳統文化與小學語文教學之間的融合已然成為教學領域發展的大勢趨,小學生需要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傳統文化,感悟傳統文化精髓,而語文課堂也需要有更加豐富的內容完善教學體系,形成更加清晰明確的教學脈絡。語文教師應當積極承擔起促進小學語文課堂與傳統文化融合發展的重要責任,積極主動地搜尋傳統文化知識,找準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之間的契合,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將傳統文化以更適合小學生的形式體現在小學課堂當中,帶領小學生共同開啟傳統文化的大門。
參考文獻:
[1] 尤境生《傳統文化如何與小學語文現代化課堂相結合》,《試題與研究》2020年第11期。
[2] 唐先林《論傳統文化如何與小學語文現代化課堂相結合》,《文淵(高中版)》2019年第5期。
[3] 劉娟《小學語文教學與我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途徑分析》,《文學少年》2019年第6期。
[4] 蔡發孫《小學語文文化素養教育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教學理念》,《明日》2018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