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新疆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旅游產業已經成為促進新疆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但現階段新疆旅游產業面臨轉型升級。通過數據分析和文獻梳理研究新疆旅游產業發展的現狀,探討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新疆旅游產業實現多產業融合發展、轉型升級的路徑,助力新疆全域旅游的發展和多產業融合。
【關鍵詞】全域旅游;旅游產業;發展現狀;新疆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
全域旅游這一概念自提出以來,作為一個新的研究視角在旅游產業發展研究中獲得了廣泛的關注。全域旅游的發展符合現階段中國經濟發展的背景,順應了中國現階段旅游產業發展的時代特征。近年來中國旅游業發展迅速,旅游產業作為國家戰略產業之一,對國民經濟增長做出了巨大貢獻。新疆作為中國面積最大的省份,旅游資源豐富,旅游產業發展持續增長,2018年,自治區黨委提出實施旅游興疆的戰略,現階段旅游產業在新疆經濟發展中的貢獻越來越大,旅游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本文從全域旅游的視角下研究新疆旅游產業的發展現狀,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1 全域旅游的提出和發展
全域旅游最早是由李金早提出的,2016年李金早從多個角度人手從多個方面分析了關于發展全域旅游的必要性,并提出了關于快速發展全域旅游的措施與途徑;全域旅游融合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從整體的角度出發,將整個區域作為一個整體,整合區域內的所有資源,多產業融合發展,以實現全社會的利益共享。現階段,旅游產業與多產業融合發展已經成為了發展的主流趨勢,以全域旅游的視角出發,研究旅游產業的發展狀況有助于更好的整合資源,實現資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2 全域旅游背景下新疆旅游產業發展現狀
2.1 豐富的旅游資源促進旅游產業的發展
新疆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獨特的“三山夾兩盆”地貌孕育出了豐富的自然旅游資源,新疆地處亞歐大陸的中心,自古就是中國與中亞、西亞以及歐洲交流溝通的重要橋梁,在長期的融合和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光輝燦爛的古絲綢之路文化,使得新疆的文化旅游資源更加豐富多彩。新疆作為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少數民族文化與古絲綢之路文化交相輝映,逐步形成了獨特的風俗習慣,并以其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吸引著八方來客,為新疆的旅游資源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表1是新疆A級旅游景區總數的統計,2013年至2017年新疆A級旅游景區的數量在逐年上升,其中5A級景區已經增加到了12家,截至2017年新疆一共有A級景區395家其中包括12家5A級景區,90家4A級景區,162家3A級景區124家2A級景區和7家IA級景區。從表l中可以看出新疆IA景區的數量在逐漸減少,3A級以上景區的數量在逐年增加,證明新疆旅游景區在數量上升的同時,景區發展的質量也在提高,新疆旅游資源豐富,自然旅游資源獨特,古絲綢之路文化源遠流長,少數民族風情異彩紛呈,豐富的旅游資源不斷的吸引游客的到來促進新疆旅游產業蓬勃發展。
2.2 政府支持和引導旅游產業的發展
黨的十九大以來,新疆全力推動旅游產業的發展,努力把旅游產業發展成為戰略支柱產業。在2017年發布的《自治區旅游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中明確了新疆旅游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2018年提出了“旅游興疆”的戰略,進一步推動了新疆旅游產業的發展。目前,新疆旅游產業發展著力打造“旅游+”的模式,從全域旅游的視角出發,多產業融合發展。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成立以來,新疆已經形成了新的文旅融合的產業發展格局。自治區政府一直支持和引導新疆旅游產業的發展,全方位布局,精準定位,力求將旅游產業發展成為支柱性產業。
2.3 新疆旅游業發展現狀分析
新疆經濟飛速發展,旅游產業也持續強勁地發展,2008年到2017年10年間新疆國內生產總值從418.3億元增長到1088億元,其中旅游總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4.93%增長到了16.74%,增加了11.81個百分點,從表2可以發現新疆旅游業發展態勢向好,增速明顯,2014年到2018年5年的時間里入境旅游人數由原來的150萬人增加到了263萬人,國內旅游人數由4803萬人增長到了15025萬人,約增加了三倍,入境旅游收入由2014年的49704美元增加到了2018年122272美元,五年間增加了兩倍多,國內旅游收入由2014年619.53億元增加到了2018年的2497億元入,增加了約四倍。在新疆旅游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新疆旅游業發展態勢強勁,各項產業統計指標增速明顯,特別是旅游收入呈現出了倍增的趨勢,旅游產業收入的增加帶動了新疆經濟的發展。
3 全域旅游背景下新疆旅游產業發展面臨的困難
3.1 旅游產業融合發展不深
全域旅游作為一個新的發展理念,目前還處于發展的初期,自治區政府雖然提出了旅游產業發展的總體布局,開展了旅游+鐵路、旅游+航空、旅游+體育、旅游+文化等一系列的戰略措施,但具體實踐經驗不足,產業融合也僅停留在表面,且現如今新疆旅游企業大多數是中小型企業,跨行業發展的能力不足,無法深層次的實現產業融合。
3.2 旅游軟件設施發展滯后
一方面新疆雖然有獨特的資源優勢,但地廣人稀,各地區交流不足,旅游企業大多為中小企業,涉及范圍廣,大多數旅游企業只能提供其相關節點的信息,沒有能力整合一個完整的旅游信息流程或旅游信息鏈。另一方面新疆旅游網絡消費觀念不強,由于新疆旅游目的地之間距離遠,需要較長的旅游周期,大多數游客在新疆旅游都是選擇跟團游。此外新疆旅游電子商務的普及程度遠不如發達地區,很多商家網絡服務意識不足,不重視電商銷售。還有就是智慧旅游景區的建設遠不如內地發達地區,景區電子地圖,自助講解服務不完善,游客的智能感知體驗感較低,旅游者個性化、多元化的需求無法得到真正地滿足,導致重游率低,旅游社會影響力弱。
3.3 旅游專業人才緊缺
旅游產業的轉型升級和融合發展需要綜合型的高素質人才,現有的旅游行業從業人員結構構成不合理,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在新業態的需求引導下更多的專業人才需要投身于全域旅游的發展和建設中來,但目前新疆旅游專業的高校畢業生比較傾向于穩定的工作不愿進入到旅游行業中來,少數進入到旅游行業的高校專業人才,也因為經驗不足給旅游行業的發展造成阻礙。
3.4 形象定位不突出,宣傳力度不足
新疆大多數景區仍停留在基礎的觀光瀏覽階段,雖然在新疆旅游產業發展總體布局中已經為旅游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但在宣傳中并沒有明確的定位,整體的旅游形象還沒有建立。在宣傳中營銷手段單一,新媒體和自媒體等宣傳平臺并沒有得到很好地應用,渠道融合、市場融合、跨界整合度比較低,很難積聚旅游宣傳的跨行業資源,宣傳分散且缺乏創新。
4 結論與建議
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新疆旅游產業需要加快與其他行業的融合發展才能更好地推動產業結構的升級和轉型,現階段新疆旅游信息化、數字化發展落后,專業人才緊缺,旅游整體形象定位不明顯,宣傳力度不足,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以下幾點相關的對策建議。
4.1 優化旅游產業軟件設施,充分利用新媒體
當今社會信息高速發展,加快旅游產業的數字化、信息化已經是大勢所趨,優化新疆旅游產業的軟件設施首先要加快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完善網上安全保障措施。其次是打造一條完整的旅游電子商務產業鏈,以游客為中心,為游客提供高效便捷的網絡服務。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加快旅游產業與網絡信息技術的融合發展。
4.2 從整體出發樹立品牌形象,明確目標定位
貫徹落實自治區政府的總體規劃布局,樹立新疆旅游整體的品牌形象。發揮新疆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推動旅游產業與各媒體之間的深度融合,根據游客和市場的需求,明確新疆旅游業的目標定位。在全域旅游的視角下整合各類資源,圍繞新疆旅游整體的品牌形象發展旅游產業。
4.3 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為解決旅游專業人才緊缺的問題,一方面需要制定積極的就業政策吸引旅游專業人才前來就業,另一方面需要加強現有從業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使他們樹立全局意識,增強服務技能,開闊視野,轉變思想觀念。同時還要培養高精尖的高素質專業人員,優化現有旅游從業人員的結構。
4.4 加強政府指導,促進多產業融合發展
發展全域旅游可以優化配置社會經濟資源、促進產業間融合,提升一個區域的綜合經濟實力。在發展全域旅游的過程中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必不可少,加強政府的指導,有利于整合全區旅游資源,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從整體布局出發合理地配置區域內的旅游資源,加快旅游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促進各產業間的資源整合,推進旅游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參考文獻]
[1]郭佳,全域旅游視角下區域旅游發展模式研究[D].貴陽:貴州大學,2018.
[2]洪媛媛,姚啟芳,陳繼林.全域旅游背景下巢湖市旅游發展現狀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20,41( 18):17-18.
[3]劉麗君.新疆“旅游+”融合發展路徑研究[J],河北金融,2019( 08)29-32.
[4]董永亮,新疆旅游產業融合創新發展路徑研究J].經濟論壇,2017( 06):50-51.
[5]張輝,岳燕祥.全域旅游的理性思考[J].旅游學刊,2016,31 (09):15-17.
[6]劉智峰,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喀什地區智慧游開發研究[D].南京:南京郵電大學,2019.
[作者簡介]楊靜(1994-),女,新疆伊犁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規劃與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