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英

摘 要:隨著中國國際地位越來越高,文化建設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強,文化自信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精神動力,加強群眾文化建設、做好群眾文化志愿者的建設工作具有重要意義。本文試對群眾文化志愿者在群眾文化實踐中的重要作用進行分析,以進一步完善群眾文化志愿者建設工作。
關鍵詞:群眾文化實踐;群眾文化志愿者;作用
前言
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文化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靈魂,國家的強大、民族的發展都離不開文化的振興。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的“軟實力”,要做好群眾文化建設,積極建設群眾文化志愿者隊伍,使群眾文化志愿者充分發揮群眾文化帶動作用,促進中華民族文化事業的發展。
一、群眾文化實踐和群眾文化志愿者的概念
(一)群眾文化實踐
群眾文化實踐是指將觀念中的群眾文化落實到現實行動中,使群眾文化得到現實中的體現,例如各種文化活動、文藝作品、娛樂項目等。文化工作者在進行群眾文化實踐時,要重點強化對群眾文化的理解,群眾文化來自于群眾、服務于群眾,屬于群眾的精神生活,包含了我國群眾全部的精神活動和精神產品。群眾文化應該符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求,脫離低級趣味,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群眾文化志愿者
群眾文化志愿者是指自愿參與群眾文化實踐活動、不計報酬為群眾提供文化服務的人。群眾文化志愿者的文化實踐活動具有明顯的公益性,為城鄉基層文化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群眾文化本就源自于群眾的自發參與和創作,因此群眾文化建設非常需要群眾文化志愿者的幫助。在基層群眾文化實踐活動中經常可以見到群眾文化志愿者的身影,有的志愿者在鄉村文化活動中提供免費表演、有的志愿者在文化場館提供免費文化作品展出、有的志愿者在貧困山區免費送書畫、有的志愿者在文化活動策劃中提供免費咨詢等,他們的貢獻意義重大。
二、群眾文化志愿者在群眾文化實踐中的重要作用
(一)能夠豐富群眾文化實踐內容
由于群眾文化志愿者來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因此,大量群眾文化志愿者加入到群眾文化實踐中會極大地豐富群眾文化實踐內容,從文化實踐創意、文化實踐形式、文化實踐組織等方面都能從多角度提出不同的建議。豐富的群眾文化實踐內容有利于提高對群眾的吸引力,增加參與群眾文化實踐的群眾人數,有利于群眾文化建設發展,也能夠促進群眾提高文化素養。不同群眾文化志愿者彼此互相溝通、交流不同想法,能夠激發靈感、增加見聞,共同協作,促進群眾文化的進一步發展。
(二)能夠作為道德楷模形成示范
近些年我國大力發展經濟,取得了矚目的經濟成就,但是相對而言文化建設較為落后。如今,隨著時代發展,群眾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長,而文化建設事業卻難以滿足群眾文化需求,社會上時而出現道德敗壞、素質低下的情況,如果群眾文化實踐活動能發揮對人民群眾的教育、宣傳作用,將有助于提高群眾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質。群眾文化實踐活動離人民的生活最近,對人民群眾的影響力較大,其中群眾文化志愿者能夠以身作則,為人民群眾樹立道德楷模,發揮帶頭作用,促進群眾提高綜合素質。
(三)能夠改善鄉村的文化環境
群眾文化建設不僅活躍在城市里,也同樣活躍在鄉村中,但由于鄉村各方面資源條件有限,導致鄉村的群眾文化建設往往落后于城市文化建設,而群眾文化志愿者的加入有助于改善鄉村文化環境,他們多數自發下鄉參與鄉村文化建設,義務為鄉村住民普及文化知識、提供文藝匯演,提高了鄉村文化的建設水平。在很多偏遠鄉村,由于路途遙遠、交通不便、交流閉塞,很多專業文化團隊很少去光顧,但群眾文化志愿者們往往懷著熱愛和崇高的使命感來參與群眾文化實踐,他們多數愿意前往偏遠鄉村提供無償文化服務,從而推動了偏遠鄉村的群眾文化建設事業,促進當地人開放思想,接受更先進的文化,改善鄉村的文化環境。
(四)能夠促進傳統文化的保護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傳統的生活方式不斷改變,同時隨之迅速改變的還有文化,有些年輕人不懂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容易導致傳統文化后繼無力,群眾文化志愿者中的傳統文化愛好者能夠加強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宣傳,讓年輕人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讓群眾重視起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從而促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促使傳統文化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但是在傳統文化中,并不是所有內容都適合現代社會,群眾文化志愿者在宣傳中必須要摒棄封建糟粕,繼承和發揚適合現代社會發展的傳統文化精髓。每一代人都有著承上啟下的責任,將祖輩的優秀文化遺產傳承下去,是對祖先智慧結晶的尊重,也是對人類文明的尊重。
(五)能夠加快群眾文化建設進程
大量群眾文化志愿者的加入可以改善群眾文化實踐活動專業人員數量不足的問題,提高群眾文化建設人力資源的水平,在人才數量、活動組織、宣傳策劃方面都提供了幫助。另外,群眾文化實踐活動本就是源自于人民,群眾文化志愿者也是人民,大量群眾文化志愿者的加入可以提高人民參與群眾文化實踐的積極性,為廣大人民起到示范帶頭作用,擴大群眾文化實踐的影響范圍,從而加快了群眾文化建設事業的進程。
三、群眾文化志愿者的工作發展建議
(一)建全群眾文化志愿者的工作機制
群眾文化志愿者工作的有序開展離不開良好的管理制度,只有建全群眾文化志愿者的工作機制,才能有效管理群眾文化志愿者,統籌規劃各種文化建設資源,減少資源浪費,提高工作效率。
(二)為群眾文化志愿者提供專業培訓
目前大多數群眾文化志愿者都不具有專業性,志愿者隊伍組織也比較松散,整體工作效率偏低,因此,應加強志愿者隊伍的專業化水平,為群眾文化志愿者提供專業培訓,并設立一定標準的準入制度。
(三)為優秀群眾文化志愿者提供獎勵
優秀群眾文化志愿者工作表現突出,對群眾文化建設事業貢獻較大,應完善志愿者獎勵機制,對優秀群眾文化志愿者進行嘉獎,從而對其他群眾文化志愿者產生激勵作用,提高群眾文化志愿者的工作積極性。
結論
本文主要分析群眾文化志愿者工作對群眾文化實踐產生的影響,總體而言,群眾文化志愿者豐富了群眾文化實踐內容,為群眾起到道德示范作用,改善鄉村文化環境,促進傳統文化的保護,并加快了群眾文化的建設進程。要進一步開展群眾文化志愿者工作,應在管理機制、專業性和獎勵機制等方面加強建設。
參考文獻
[1]陳剛.試論群眾文化志愿者在群眾文化實踐中的重要作用[J].大眾文藝,2020(11):3-4.
[2]沈陽.群眾文化志愿者在群眾文化實踐中的重要作用研究[J].中國民族博覽,2019(16):75-76.
[3]馬曉芳.淺議群眾文化與群眾文化志愿者[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11):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