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運用馬克思主義中抽象到具體的辯證邏輯方法能夠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從綜合方面進行把握以及概括,那么也就是說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實際上是通過人類的發展來促進人類的思想進行相應轉化的,從而推動人類在特定的政治社會化當中的實踐活動,實際上人的發展過程、人類的思想發展進步以及政治社會化這三個方面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邏輯演化過程,這在一定意義上講實際上是思想政治教育經過多次反復的本質辯證而形成的統一整體。本文針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規定及其把握進行了相關分析,希望與同行人士進行交流。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本質;把握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里面的問題實質上是思想政治教育這一領域中包含的相關基本理論問題,而且在一定意義上它對思想政治教育包含的功能、范疇、目標、內容及其發展方向等深度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它同時也影響著思想政治教育這一學科的屬性。所以,認識以及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探索以及實踐探索活動的深入開展,在一定程度上其發揮著重要的理論意義以及實踐意義。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規定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動人的發展的實踐活動
人不僅是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實踐過程的主體,而且還是思想教育能夠存在以及發展的基本所在,推動人的發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規定以及抽象出發點,因為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規定是推動人的發展,馬克思曾說過說:"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這里所提到的人是現實生活中從事某種實踐活動的人,而不是想象中的個人或者他們自己,思想政治教育是人可以進行特殊實踐活動的基礎,它是通過相應的思想理論對人們進行幫助以及引導的,讓人們可以認識并且改造客觀世界以及主觀世界,從而提高人類進行改造世界的相應能力,而且還可以使人在改造世界過程里面的使得本質力量得到提升,所以,推動人的發展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出發點以及內驅力本。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動人的思想轉化的實踐活動
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種可以促進人類的發展的實踐活動,它同時還具備著比較特殊的內容定,那就是推動人類的思想進行轉化。實際上人類的思想轉化從最根本上來講那就是把社會上面存在的一些思想不斷吸收成為某個個人的思想意識,然后將這些思想意識變化成某個人的一些實踐活動,以此同時,思想轉化作為現今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本質內容主要原因是,一是思想轉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準確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在推動人類的發展方面所能夠體現的深刻內涵,實際上人類的本質其實不單單是某一個人所能夠表現出的抽象形式,它還應該是當前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而人的生存以及發展不僅需要物質的社會關系同時還需要思想的社會關系,而思想社會關系的一些需要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動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實踐把握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現象之間的關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現象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本來是對立統一存在的,與此同時,思想政治教育現象在一定意義上也有真象與假象的分別。思想政治教育現象一般的表現形式為真象,不過也有表現為假象的時候,這樣從會影響人們科學準確地認識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例如,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現的“邊緣化”以及“中性化”等傾向,實質上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假象。這幾種假象通常是忽視了思想政治教育一開始的目的性。“中性化”的傾向實際上主要是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之中存在的一些意識形態性,而單純地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一種業務性的工作,這就導致了在學術上產生一種“可以研究宗教但是也可以不相信宗教,可以研究馬克思主義但是也可以不相信馬克思主義”等這樣的一系列的錯誤認識,因此這樣的結果是錯誤認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政治方向。與此同時,“邊緣化”的傾向實際上是削弱了政治教育內容的一些主導地位,通常是主張通過人文教育以及心理教育等外圍性的內容作為重點認識。或者是在學術上把各種各樣的思想政治觀念非常簡單地拼湊在一起,實質上這樣做也就在慢慢地將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內容淡化了。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規定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要的關系
通過對馬克思主義對于社會存在以及社會意識、經濟基礎還有上層建筑之間的辯證關系原理分析可知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應該是隨著社會客觀條件的變化而產生變化的。第一,時代的發展改變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形態發展。根據人所處時代不一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特點也會發生許多的變化。不過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化以及發展和社會多樣化發展、思想文化領域也呈現多樣化發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態也在逐漸變得多樣化,因此展現出一種非常強的“兼容性的意識形態性”。所以這要求我們既應該堅持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思想作為主導地位,而且還應該尊重以及包容其他非意識形態性的借鑒,因為其他意識形態中往往也會包含一些合理性思想形態內容。只有這樣,才可以跟上時代發展的速度,從而發揮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應有作用。第二,時代的快速發展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內容也跟隨時代的發展。這主要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形成和發展對思想政治提出的新的要求,從而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發展等。這一部分內容理應成為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本質要求,這樣就可以將思想政治與社會實際屬性相結合進行詮釋,從而保證社會的正常運行,保證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工作少繞一些彎路多走一些捷徑。
結束語: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之爭一直以來都是學界關注的焦點。每個人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都有著不同的解釋,金林南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實質上是限制著其他屬性功能的發揮,而且公共性作為思想政治教育本質里面的必然要求應該重新回歸生活,世界應當怎樣在現實中合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一直也是討論的重點反向所在。不過,將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進行相應的詮釋應該結合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屬性開展,而這也應該是在該方面研究的學者終其一生要走的道路,因為這是一條無盡的探索之路。
參考文獻
[1]余雙好.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的戰略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收育,2018,494(7).
[2]鄭承廷.論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及其特點[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20,Z1(36).
[3]張耀燦.陳萬柏主編.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11):4.
作者簡介:鄭曉新(1979.02.27)男,漢,河北省唐山市,當前職務:科員,學歷:本科,研究方向:政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