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瑪拉姆
摘要:隨著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大,基礎教育也隨之普及到各個城市、鄉鎮,農村小學教育也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扶持。小學教育是學生打好學習基礎的關鍵環節,而語文教育作為學生學習的基礎,更是重中之重。但是由于現階段農村小學教學設施以及教學觀念都比較落后,那么如何提升農村小學學生的語文素養成為了農村小學教師教學研討的重點。本文主要從現階段農村小學教學方式著手,重點分析了有效提升農村小學生語文素養的辦法,希望可以對農村小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上有所幫助。
關鍵詞:農村小學生;語文素養;提升策略
引言
小學教學在學生整個學習生涯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小學語文教學之于小學生來說是開發學生理解能力以及接受知識能力的基礎,必須作為重點進行教學,這就要求了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使學生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語文素養得以提升。在農村小學的教學中更應該加強對于語文學科的教育,為以后更高階段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基礎。
一、現階段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設施上存在的問題
隨著更多科技在教學中的應用,現階段教育教學方式大多對新型教育科技比較依賴,比如現在比較普及的多媒體設備就對教育教學提供了絕對方便的教學環境。由于有一些農村小學地處偏僻,交通閉塞,這就造成了一些教學設備不能送達。但是隨著國家對于農村基礎教育扶持力度的加大,有一些遠離市中心但是交通比較發達的農村小學也安裝了多媒體設備,但是即便如此,還是有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多媒體設備成為了擺設。
(二)教學方法中存在的問題
在農村小學教學中,有一些學校對新型教育理念宣傳不到位,導致一部分教學觀念老舊的教師不愿接受新型教育理念,更談不上將新型教育理念應用到實際教學中。這就造成了教學方法得不到及時的更新,教育方式沒有新鮮血液的注入,教師還是根據傳統教育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在語文教學中,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大量抄寫,學生無法有效與課堂融合,導致大多數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學習效果差,對提高學生語文素養起到消極作用。
(三)學生學習習慣不好
農村小學中的學生大多數父母都不在身邊,只有長輩進行看管,而老一輩的思想中對教育不是特別重視,對于學生學習疏于管理,所以大部分學生在小學之前沒有接受過較為完善的學前教育,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且受到監護人影響,一部分學生對于學習也不夠重視,這些都是農村小學教育教學的阻礙。
二、現階段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問題的改進措施
如果說將教學設施上存在的問題稱作硬件上的問題,那么教學方法中存在的問題和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就是軟件問題。只有將硬件軟件一同改善,才能達到改進教學措施的目的。對于教學中的硬件問題來說,隨著國家的不斷強大,相信一些偏遠地區的小學也能很快達到多媒體技術的普及,那么就需要教師在課程設計以及實際教學中將多媒體技術添加進來,對教學加以輔助,輕松課程規劃,使授課變得更加簡單。
對于教學中的軟件問題來說,首先,學校要加強對于新型教育理念的宣傳,教師也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和課堂融為一體,提高語文學習積極性,提高語文素養。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對學生家庭情況進行了解,對監護人想法進行引導,對學生學習習慣加以改正,在學生健康成長的同時對學習加以重視。
三、有效提升農村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具體辦法
學生的語文素養,集中表現于傾聽、表達、閱讀和寫作這四個方面,要對語文素養進行有效提升,就要針對這四個方面分別提出提升辦法,最后綜合到一起,學生的語文素養也就得以提升。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聽主要表現在教師的授課上,教師講課,學生來聽。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課堂以外的誘惑太多,學生又沒有那么強大的自控能力,這就需要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在課程進行中增強課堂趣味性,吸引學生注意力,再由淺入深,幫助學生加深課堂印象。在平時課下時間,教師還可以通過一些小游戲讓學生了解傾聽的重要性,增強傾聽這一方面的能力。
學會了傾聽就要學會表達,小學時期是建立學生表達系統以及培養學生思維邏輯最恰當的時期,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要在學生學會傾聽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表達,比如,在《找春天》一課教學中,教師要根據課文提出如,春天有什么特點之類的問題,引導學生對于文章情感的表達,并對學生觀點加以鼓勵,增強學生自信心,使學生在課堂中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鍛煉表達能力,進而提升語文素養。并且由于農村小學還存在地理上的優勢,教師還可以在教授學生表達技能時讓學生對周圍環境進行觀察,因為學生的生活作息都處在一樣的環境中,所以學生對教學的參與度就比較高,這樣就可以讓學生真正地融入課堂,有效提高表達技巧。
在閱讀方面,大多數農村小學沒有比較完善的圖書管理系統,造成圖書短缺或書籍質量偏低,學生閱讀能力只依賴于語文教材,導致學生閱讀的書籍較少或者沒有閱讀欲望,也做不到語文素材的積累。針對于這些問題,農村小學要加強對于校園圖書角的建立,使得多樣化書籍進駐圖書角,提高學生閱讀興趣,與此同時,學校還可以定期開展圖書活動,教師可以召開以閱讀為主體的班會,了解學生閱讀興趣,動員學生加大閱讀量,積累大量素材,為以后的語文學習打好基礎。
學生的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表現,只有通過傾聽了解教師傳授的知識;表達對傾聽知識的總結;閱讀對于素材的積累才能完成優秀的寫作。而目前農村小學生由于前期基礎沒有打好,導致知識不能有效結合,造成寫作能力偏弱。這時就需要農村語文教師加強對學生基礎教學的基礎上對科學的寫作技巧進行傳授,達到提高農村小學生語文素養的教學目的。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農村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都要與時俱進,教師要在實際課堂中加強對于新教學理念的接受以及新技術的應用,改進教學中硬件和軟件出現的問題。對于農村小學教學的重點難點因地制宜進行分析,在可以提升學生語文能力的各個方面加強教學引導,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顏廷安.基于評價視角的小學生語文素養提升策略研究——以大連市2019年語文檢測試題為例分析[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9,35(04):45-47.
[2]朱慧子.小學生語文素養在新課程下的提升策略探討[J].吉林教育,2017(02):121.
[3]陳蘭芹.提升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有效策略[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6(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