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之下,讓我國的高職教育工作得到了很大的進步。作為其中主要的課程專業之一,教師開展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課教學工作的時候,為了讓學生體驗到更加真實的社區環境,引導學生們積極參與到其中,可以采用服務性學習模式,幫助學生實現社區服務和專業技能的有效融合,完成既定的學習任務。本文通過說明服務性學習模式的內涵和價值,提出了服務性學習模式在高職院校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實訓課程中的應用策略,從而有效提升服務性學習模式在高職院校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實訓課程中應用的總體水平。
關鍵詞:服務性學習模式;高職院校;實訓課程;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應用策略
引言:受到我國職業教育政策不斷改進的影響,讓高職院校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績,通過培養出更多綜合素質類型的人才,可以滿足當前市場與企業發展的要求。長久以來,國內高職院校教育工作開展的效果并不理想,尤其對于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課程而言,教師運用的教學方式十分單一化,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此,將服務性學習模式運用到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實訓課教學過程當中,不但帶給學生們全新的學習體驗,而且培養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有助于增強實際的教學成效。鑒于此,系統思考和分析服務性學習模式在高職院校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實訓課程中的有效應用策略顯得尤為必要,擁有一定的研究意義與實踐價值。
一、服務性學習模式內涵和價值的說明
對于服務性學習模式來說,其內涵可以表述主動參與、滿足社會的需要、學校和社會有效協調、服務和課程密切關聯、增強了實踐運用能力、提高了社會責任感。在高職院校當中,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課程進行設計的時候,要求教師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出科學的課程教學計劃,使學生們在參與到社會服務之后,可以使個人的專業技能得到進一步提升,有助于增強社會責任感,將社區服務資源融入到教學課程內容當中,達到共享資源的效果。實際上,服務性學習模式的科學利用,可以增強教學工作的效果[1]。教師在引導學生們進行服務性學習的過程當中,可以組織學生在社區當中進行活動,并與基層社區群眾緊密接觸,創設真實的環境。并且,關于服務性學習的內容主要依靠學校和社會之間進行協調,使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二、服務性學習模式在高職院校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實訓課程中的應用策略
(一)構建專業的實踐教學基地,促進校企之間的密切合作
一般來說,服務性學習模式在引入到高職院校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實訓課程當中的時候,需要構建專業的實踐教學基地,以便促進校企之間的密切合作。鑒于高職院校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課程的實踐性特征十分明顯,所以,加大校企之間的合作力度非常重要。具體實施的過程當中,學生們進行服務的時候可以形成反思的良好習慣,不斷提高個人的專業素質,達到既定的教學工作目標[2]。由此可見,通過上述地研究與分析,從中不難看出,構建專業的實踐教學基地,有助于促進校企之間的密切合作,具有很大的實踐價值。
(二)實現社會服務和專業實踐課程之間的有效融合
高職院校進行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課程教學工作的時候,需要實現社會服務和專業實踐課程之間的有效融合。通過把服務性學習模式應用到實訓課教學工作中,一方面,讓學生積累了更多的專業知識,提高了其社會責任感與服務意識;另一方面,則使學生完成了既定的學習任務。教師借助服務性學習模式,制定出專業性人才培養策略,結合教材內容,幫助學生逐步掌握相關技能。與此同時,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們可以調查社區的需求情況,凸顯出自己的價值,為學生最終成為一名專職社工做好鋪墊[3]。
(三)加大服務性學習模式應用力度,科學設計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課程
通常情況下,服務性學習項目主要將學生當作主體,要求其負責項目的整個流程,即策劃至落實的全部工作內容。在此過程當中,教師需要加大服務性學習模式應用力度,為學生們科學設計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課程。一方面,要求教師具備深厚的工作經驗與充足的專業知識儲備量,進行項目實施以前,應該確定相關項目落實的細節內容,全面考慮到專業技術與素養、學生學習時容易發生的各項問題等等,并且對時間進度、預算的風險、安全隱患以及社區居民的安全等作為主要的分析內容。當項目即將完成的時候,應該引導學生們及時總結和反思,以便提升學習的成效。另一方面,教師需要科學選用社區合作伙伴,避免出現過度干預社工的情況,導致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足,影響到學生最終的學習效果。除此之外,在社區的社工需要當成應項目的兼職老師,積極融入到項目當中,由教師為其分配相應的工作任務和內容,合理設計有關文件內容,然后當項目完成之后,可以在評估學生成績的時候發揮出良好的借鑒作用。
結論:從此次論文的闡述與分析當中,可以獲知,系統分析和思考服務性學習模式在高職院校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實訓課程中的有效應用策略顯得尤為必要,具有一定的研究意義與實踐價值。本文通過說明服務性學習模式的內涵和價值,提出了服務性學習模式在高職院校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實訓課程中的應用策略:構建專業的實踐教學基地,促進校企之間的密切合作、實現社會服務和專業實踐課程之間的有效融合、加大服務性學習模式應用力度,科學設計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課程。希望此次研究和分析的內容與結果,能夠得到有關高職院校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課教師工作人員的關注和重視,并且從中獲取到相應的啟發與幫助,以便增強服務性學習模式在高職院校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實訓課程中應用的實際成效,進而促進我國高職院校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教學工作的不斷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劉淑嫻,李明德,劉艷華.服務性學習模式在高職院校實訓課程的應用研究——以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9,178(122):316-317.
[2]郭雅娟,程小乙,陳鴻宇.文件夾評價法在高職課程教學評估中的應用研究——以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個案工作課程教學評估為例[J].職業教育研究,2019,168(184):190-197.
[3]胡彬,趙信出,李逍遙.高職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課程參與式教學模式探索①--以社區行業文化課程為例[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168(186):241-242.
作者簡介:王莉(1988-09),女,漢族,甘肅定西,重慶商務職業學院,中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本文系重慶商務職業學院校級課題“服務性學習模式在高職院校實訓課程中的應用研究——以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為例”階段成果之一,項目編號(2019XJKTYB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