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摘要:近年來,孩子的教育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健康人格品性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對學生開展有效的管理,引導其形成良好的習慣和積極向上的品格,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展等多個方面都有著積極的價值和意義。班級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而班主任則承擔著組織、引導、協調、疏導、溝通等日常管理工作,對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全面和諧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經過長期的班主任工作實踐,筆者發現,要促進學生健康發展,需要我們班主任教師對學生實施人性化管理,給與學生真誠的關心和愛護,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學生和諧;關系;構建
引言
在傳統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與學生之間往往有一道隔閡,學生對班主任的心理是敬畏,而不是信服,導致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時比較困難。因此,班主任在平時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應該逐漸轉變管理方式,嘗試與學生建立和諧的關系。這樣,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時候,比較容易得到學生認可,最終促進學生在班主任的影響下能健康成長。
1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對小學生學習質量的影響
①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對小學生的學習進行管理、糾正等,特別在小學生班級集體時間以及學生個人自主時間的管理上與學生在學校以及家中的學習時間直接掛鉤。除此之外,學校班主任還要對學生的游戲活動進行管理,協助學生與同學之間形成和諧的交往關系,以上的管理都直接關系到學習質量。②小學班主任實行管理中不只是對班級中的活動進行管理,還需要注意學生每項非智力方面的一系列發展原因,重點是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帶領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班主任協助學生打造出堅強的意識,在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涯中會有很大的幫助。
2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
2.1改進完備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展開方式
使用之前純粹的權威式或者寬容式的班級管理方式不僅不利于協助學生養成優良的學習行為習慣,還會對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創造力產生阻礙作用。在小學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時理應實行寬嚴相結合的教育目標,不僅可以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可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總體來講,在小學班主任實施管理中理應將學生作為主體,讓學生自己發揮自己的作用,強化自我管理,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并且進行自主約束,自行規劃好學習計劃,并且進行自我監督以及自我改正,全面促使自身養成優秀的學習習慣,提升學習的質量以及學習的效力。針對小學生在學習中產生的各種各樣的問題班主任理應積極做好思想教學工作,依照學生自身的個性以及心理發展狀況進行勸導或者談心等各種開導舉措,對學生提出的個性化改進提出意見。
2.2加強日常交流,了解學生
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時候,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班主任與學生加強交流是為了了解學生的思想。社會在發展,物質生活也在提高,現在的小學生普遍早熟,學生會逐漸產生自己的思想。由于學生與班主任看待事情的角度各有不同。因此,班主任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了解學生的思想,才能管理好班級和學生,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班主任加強與學生溝通的方式多種多樣。例如,班主任可以組織一些比賽或實踐活動,并參與到這些實踐活動中,多與學生溝通與交流。班主任還可以組織班級折紙比賽,把班級學生分為幾個小組,看看哪個小組的學生折的最快、最好。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也通過抽簽方式加入其中一個小組,在小組中,一邊折紙,一邊和學生聊天。在這種環境中,學生容易放下戒備心,班主任的溝通也更加有效。除了溝通方式的多樣化以外,班主任在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也要注意說話的態度。班主任的態度溫和可親,可以更好地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思想。然后,班主任在班級管理時,就可以對癥下藥,最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3在學校班級管理中綜合使用多項管理方式
要想高效地進行班級管理工作,對小學班主任來說需要依照學生的個性以及考慮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況采取多種管理方式。例如,可以主動使用制度管理模式。小學班主任經過給學生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使用規章制度、班級約定實施管理。再例如,班主任理應主動利用小學生自主管理方式。經過選取班干部帶領或者制約班級的學生依照教育目標的要求以及小學生個人的特征自行進行班級管理、開展教學活動等。舉例,班主任理應注重實用情感交流的方式。經過打開心扉的交流方式完成師生之間和諧交流的目的。班主任在方式的選取上必須按照教育的原則實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并且要公正、嚴明,保證高效提升班級管理的質量。
2.4一定要信任學生
小學班主任不僅要找對方法,傳授給學生基本的知識,而且要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到小學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養、生活習慣等方面的培養上來。而這一工作的基礎是小學班主任對學生的關愛。小學班主任重視關愛學生,可以讓學生和班主任之間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也能讓班主任對學生開展教育工作變得更容易,讓小學生更喜歡校園生活。班主任要放平自己的心態,在為人處世方面為小學生樹立榜樣,以符合他們的心理期待。這對班主任和小學生兩者而言,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信任學生是小學班主任給予學生關愛的首要基礎。信而任之,就是班主任對小學生要敢于托付。因此,班主任應該把每一個學生都放在心上,對待每一個學生都要用心、同等對待,不偏不倚。那么,班主任該如何做到呢?在對待每一個學生時,班主任應該做到用信任的心去對待他們,用信任的目光注視他們,用信任的耳朵去聽他們說話,用信任的語言去教導他們。不管怎樣,以信任為前提是非常必要的。當學生犯錯時,班主任應該采用心平氣和的方式去教導學生,使其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進而改正錯誤。
結語
總之,班主任對學生的成長有重要影響,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也會受到學生的影響。因此,班主任應該與學生建立平等關系。班主任要學會了解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以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管理班級。同時,班主任也要有一定威嚴,剛柔并濟,讓學生信服班主任,進而讓學生在班主任的管理下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姜曉英.淺談小學班主任如何與學生構建和諧關系[J].課程教育研究,2015(34):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