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盡管幼兒生長發育的很快,但與成人相比,依舊缺乏完善性;可塑性較強,是幼兒的顯著特征之一,但他們的知識經驗還遠遠不夠豐富;幼兒喜歡各種游戲和活動,但又嚴重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幼兒的心靈純潔無暇,但心理也最為脆弱不堪。幼兒要想幸福快樂地生存與生活下去,必須確保自身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基于此,本文給出如何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的對策,希望能對幼教以及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有所啟發。
關鍵詞:幼兒;自我保護能力;意識培養
一、幼兒生活中自我保護能力的現狀分析
(一)幼兒的生活方面現狀
幼兒自我保護能力表現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準確真實的掌握他們在生活正的這一能力,有助于我們更好的剖析他們在生活自護方面具有的不足,并找到科學的應對辦法。為準確真實的掌握目前他們在生活中的自護能力的情況,我們從穿著、飲食、睡眠、行走等4個角度對目前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和意識進行調研。
幼兒在生活自護的上述4個方面的自護能力整體來說較高,之中穿著方面有68.02%的孩子認知正確,有70.80%的孩子對飲食的認知正確;79.12%的孩子對睡眠的認知正確,70.80%的孩子對行走的認知正確;而他們在生活自護方面的認知錯誤率普遍較小,之中有9.72%的孩子對穿著認知錯誤,8.33%的孩子對飲食的認知錯誤,6.94%的孩子對睡眠認知錯誤,13.88%的孩子對行走認知錯誤。這表明,在父母和老師的共同努力下,當前幼兒在生活方面大體上可以實現令自己免遭傷害,知道自保的最基本知識,明白不改做什么事,而對于為何不應當和怎樣規避意外傷害掌握的很少,這同時也體現出在生活自保的某些方面還依舊具有不足,需要予以改進。
(二)幼兒的意外防護方面現狀
最新的調研資料表明,意外事故已超過疾病變為造成幼兒及青少年死亡的又一大殺手,所以增強他們對意外事故的防衛,防止意外事故的出現十分必須。掌握幼兒預防意外事故的情況,有助于老師和父母消除他們周圍的隱患,為他們的人身安全再加上一道大閘。幼兒在生活和游戲自豪方面對危險情形表現出良好的自保觀念,自保水平整體較高,可對于為何不安全以及危險所造成的后果則不甚明了或基本不知道;幼兒在意外面前的自保能力并不理想,急需提高;他們在心理自護方面整體水平較低。在某些方面體現出顯著的年齡差別,不同年齡班(大班、中班、小班)的孩子對危險情況的認識水平伴隨歲數的增加而持續提升,可總體上的水平還較低。他們對危險情形的認識和對自我保護辦法的選用方面呈現出思想的簡單性。他們在自我保護辦法選用上的不科學、臆想的辦法要多于科學有效的辦法,受孩子直觀思考發展特征和想象力豐富等認識特征的作用,他們在自保的方式選擇方面多跟進大腦中已經具有的經驗(大人以前的告誡或從電視、互聯網、圖書等媒介上獲取的經驗)、自己的偏好或自己的理解,所以缺少科學與合理性。
二、幼兒生活中自我保護能力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上過分強調“他護”
對應幼兒園到此存在的風險的情況,幼兒園老師的看法并不相同,大多數老師太過注重“他護”,而忽略了對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培育31.48%的幼兒園老師極其贊同上述看法,她們覺得幼兒太過,對他護的需要的確要大于幼兒的自護;41.67%的幼兒老師較為贊同上述看法,她們覺得因為幼兒園時期的孩子歲數小,好奇心較強,喜歡探索,生活中的經驗欠缺,令他們的安全危險增加,需要幼兒園老師每時每刻要防范危險的產生。14.81%的幼兒老師給出的答案是“一般”,12.04%的老師不認可上述看法,她們覺得盡管幼兒園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安全隱患,可只有老師和家長增強對孩子的安全防護,防患于未然,再加上老師的警覺,能夠防范與降低很多安全事件的產生。
(二)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意識上存在疏忽
幼兒自救自護能力的培育方面觀念較小。比如,在對家人手機號碼的認識方面,76.85%的幼兒老師覺得極其有必要讓幼兒記住父母的電話,23.15%的老師考慮到孩子歲數小,背下電話可能難度較大,覺得孩子知道更好,不知道也能夠撥打110等易于記住的急救電話。在幼兒對其家長的電話號碼認識方面,13.89%的幼兒老師覺得孩子能夠說出家人的電話,而這些老師所教的大部分是大班;50%的幼兒老師覺得幼兒基本能夠講出其家人的電話號碼,26.85%的幼兒老師覺得幼兒應當能夠講出其家人的電話,9.26%的幼兒老師不清楚幼兒是不是可以講出其家人的電話。面對意外走丟,幼兒大都會選擇向警察尋求幫助,多打電話給自己的家長。
三、解決幼兒生活中自我保護能力培養的對策
(一)寓游戲于安全教育之中
幼兒天生愛玩,游戲是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有利于他們的學習與發展。在幼兒的所有活動中,游戲占據最為重要的地位,福祿貝爾認為,對幼兒進行教育時,適合利用游戲的方式展開。他精心設計了幼稚園的恩物,旨在引導幼兒在相關游戲中完成認知。在他看來,善即源于游戲,幼兒聚精會神地進行游戲,直到感覺疲累,通過游戲來直到什么是犧牲、幫助、協作等等,不僅有效提升了幼兒園自身的幸福感,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也有助于幼兒耐力與意志的形成,讓他們更加獨立與自信。所以,能夠將自我保護相關的內容融入游戲當中,讓幼兒在潛移默化牢記安全知識,效果更佳。
(二)運用童謠滲透法牢記安全
童謠大都生動形象、朗朗上口,與幼兒的年齡特征十分相符,所以其逐步成為頗受幼兒喜愛的文學形式之一,我們完全能夠將生活相關的環節編成童謠,教授給兒童,既讓他們懂得良好生活和衛生習慣的重要性,也有助于加深他們的自我保護觀念。比如通過《自己的標記要牢記》這首童謠,幼兒能學到應當記住專屬自身的標志,才能避免交叉感染,能有效預防疾病的擴散。而通過《我會安全上下樓》這首童謠,幼兒能夠知道怎樣安全地上下樓,以防止危險的發生。
結語:
幼兒擁有極強的行動與游戲的意愿,可在自我保護方面又非常不足;他們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是其生產的基礎保證,是他們幸福的源泉。對幼兒而言,培育他們必須的自我保護能力是確保他們生命安全的最好方式。他們擁有極強的可塑性,可又非常缺少知識經驗;只有他們的基礎保障得以滿足,才能夠快樂的玩耍、生活與學習。
參考文獻
[1]張晶晶,李士雪等.山東省農村學齡前兒童生活安全意識的調查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4(6): 14-15
[2]吳凡.國外幼兒安全教育簡介及啟示[J].教育探究,2013(4): 35
作者簡介:祝雋嘉(1997.3),女,漢族,江蘇常州人,本科,教師,從事幼兒園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