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閱讀工作的開展直接關系到我國人才培養的綜合素質,也對拓展學生視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結合高校學生的閱讀現狀,深入探討了基于數字閱讀開展高效圖書館導讀工作的方式,涉及館內工作與線上平臺兩個范疇的內容。力圖通過本文的研究,有效推動圖書館導讀工作的順利開展,對于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數字閱讀;高校圖書館;導讀工作
一、高校學生閱讀現狀
1.閱讀范圍窄,缺乏有效的閱讀引導
當前數字閱讀發展勢頭強勁,學生們習慣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微信讀書,咪咕讀書等平臺進行電子書閱讀,但是由于這些電子平臺上的圖書大多是以娛樂消遣的目的為主,而且沒有專業的指導,因此學生往往以自己的喜好為主要的閱讀方向,這就導致很多學生的閱讀沒有“營養”,甚至有的學生會在課堂上看電子書,影響了正常的學習與生活。
2.閱讀興趣缺失,閱讀時間較少
大學生活大都是依靠學生的自我約束力進行管理,學生自主性強。因此很多學生由于在接受基礎教育時就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高校管理比較松散的情況下,更加放縱自己,不再閱讀任何領域的書籍。這些學生將更多的時間用在了體育活動,電子游戲,社會兼職等方面,也限制了自身的文化修養與閱讀素養的提升。
3.閱讀功利性強,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由于高校的教學模式要求,很多學生出入圖書館是為了完成課堂教師布置的閱讀任務,按照任務找到答案也就等于是完成了閱讀活動。這種功利化,淺表化的閱讀方式,并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與成長,也無法達到對學生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的促進作用。學生無法從閱讀中感受到快樂與獲取知識的魅力。
二、基于數字閱讀開展館內導讀工作創新途徑
1.大力深化傳統紙質書刊的數字導讀服務
當前高校圖書館存有大量的紙質圖書,這些紙質圖書相較于數字圖書而言,在便攜性與閱讀便利方面處于弱勢,但是在文本質量方面更加有優勢。因此深化紙質書刊的導讀工作,可以讓更多的學生了解書刊內容,產生閱讀的興趣,讓學生突破自己愛好的局限,更加廣泛的涉獵圖書,增加知識的全面性。與電子閱讀平臺以愛好標簽進行圖書推送不同,圖書館的數字導讀服務有更加專業的指導,通過全面的多樣化的書籍分類與圖文并茂的導讀方式,可以讓學生快速的獲取相關的知識以及產生深度閱讀的興趣,引導學生更多的接觸經典,促進閱讀活動的有效開展。
2.開展形式多樣的經典導讀系列活動
高校的學生對現代信息技術的熟悉與了解較深刻,其文化儲備也處于較高水平,這就給高校圖書館在推廣數字導讀的過程中有較大的優勢。內蒙古大學圖書館推出的“向經典致敬”系列活動,舉辦了相關的名師導讀講座,必讀書目推薦活動,開啟重點學科數據庫與民族特色資源庫,開展“信仰·航標”經典導讀圖書分享會,舉辦禮敬革命前輩,弘揚紅色文化系列講座,藝術講堂等等,通過多種多樣的導讀活動,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學生在活動中閱讀,在閱讀中成長。這類活動符合當前學生的身心特點,也能夠非常有效的促進導讀活動的創新化開展。
3.將數字閱讀導讀工作融入到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
實踐活動的開展,不但可以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而且對于培養學生的閱讀氛圍,提高校園文化建設有重要的作用。將數字導讀工作融入到實踐中,讓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文化的熏陶,產生閱讀的興趣,對學生突破自身專業與愛好的局限,全面的獵取知識,增加核心素養有重要的作用。比如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舉辦的“同書經典”活動,就是讓學生們在館內抄寫中華傳統文化經典,圖書館將其制作成竹簡書與古籍書進行展示活動,學生可以利用每部作品下面的二維碼進行傳播,形成良好的閱讀氛圍與環境。
三、利用新媒體渠道促進導讀工作的創新開展
1.建立開放包容性的高校微閱讀平臺
建立高校的微閱讀平臺可以更加有針對性的開展圖書導讀活動。利用學生使用微信的社交習慣,每天為學生推送經典書目,并且通過對經典的解讀與再次加工編輯,利用圖片,文字,聲音等多種媒介以及符合學生身心特點的語言特點,將經典書目的誕生背景以及基本內容進行表達,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同時微閱讀平臺應該遵循開放包容的原則,盡可能的為學生展示一個多彩的閱讀世界,不僅僅是為學生推薦經典的文學作品,也要推薦相關專業的指導書目,比如現代暢銷書導讀以及各國名校推薦的學生閱讀書目等,對于學生沒有渠道進行閱讀的圖書要進行精講推送,引導學生們在閱讀中增長知識,拓展視野。
2.開展經典導讀的導師微課推薦活動
各專業的優秀導師不僅僅是學生專業課上的指路人,同時也應該是學生人生路上的引導者。圖書館可以利用導師的知名度以及專業性,錄制數字導讀微課,讓導師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與專業化的知識底蘊,介紹經典的書目,讓學生了解這些圖書對他們在學習與生活中的重要影響,從而產生閱讀的驅動力。微課由于短小精悍,往往只有十分鐘左右的時間,方便學生之間的傳播與分享。
3.組建線上經典閱讀交流群
組建線上閱讀交流群可以方便學生隨時討論溝通,促進學生間的交流,從而解決了傳統閱讀過程中難以交流的困境。學生接觸新事物的速度比較快,因此建立這種線上交流的方式非常易于學生的參與與接受。對于線上的交流群,要引入負責人機制,確保群內的討論圍繞特定的主題,并且始終以正確的價值觀為導向。交流群里可以定期的推出經典的書目以及值得思考的問題,引導學生參與到讀書活動中來。學生通過討論產生對書籍深度閱讀的想法,沒有讀過圖書的學生也會產生閱讀的興趣,這就達到了建立交流群的目的。
四、結束語
加強圖書館導讀工作的創新,吸引更多學生對館藏圖書產生興趣,是當前圖書館工作的重點。圖書館只有不斷的探索數字閱讀與館內工作的相互融合,不斷創新當前圖書館的數字閱讀的渠道,才能夠讓學生在浩瀚如煙的書海里得到專業的指導,讓學生通過有效閱讀,提高閱讀能力,增加人文修養。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數字閱讀時代認識到圖書館的作用,積極參與到圖書館的相關活動中,帶動整個校園閱讀氛圍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馮宸劼.論高校圖書館創新讀者服務工作——以山東大學圖書館為例[J].冶金管理,2020(13):182-183.
[2]洪麗.“互聯網+”時代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創新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20(07):87-89.
彭紀青,1967.08.08,女,漢族,湖南醴陵,圖書館館員,大專,湖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