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容
摘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為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需要教師發揮繪本教學優勢,調動學生英語閱讀興趣。繪本又被稱之為“畫出來的書”,相較于教材,其更加的生動形象、富有趣味性。在此,本文立足于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對解決策略的淺要分析。
關鍵詞:小學英語;繪本教學;問題;解決策略
引言:新課標明確強調“教師應把握應用英語人文性與工具性的雙重特點,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1]”。在培養小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過程中,應重視閱讀教學,積極運用繪本,豐富學生的學習感受,使他們具有詞匯、日常用語等積累意識。而在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尚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導致實際教學效果不理想——
一、簡析當前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的主要問題
(一)沒有認識到英語繪本特點
很多英語教師認為利用繪本教學,可調動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有助于促進英語教學的逐層深入。這些教師基本都在課堂上進行過繪本教學,并了解繪本教學的優勢和重要性。
同時,有些教師不明白什么是繪本教學,或對于繪本教學的認識還不夠全面,認為繪本教學只是輔助課堂的教具。這就導致在課堂教學中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教學方式:第一種是根據傳統的教學模式實施繪本教學,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將英語的句型和詞匯作為教學的重點內容,再經過繪本教學來補充英語知識,沒有發揮繪本教學所長,較為刻板;第二種是將教學與繪本閱讀充分結合,利用繪本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促進小學生更好的學習英語。后者比前者更能發揮學生特點,有助于全面的開發學生英語潛能,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二)部分教師授課觀念較落后
新課改對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提出明確要求:讓學生利用圖片進行學習,并能夠敘述相關的有趣的故事,根據教師的指導和幫助,進行相應故事性的小表演和小劇場,或者演唱簡單的英文歌曲、童謠。為了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需要教師根據不同的繪本,實施針對性教學。此外,因繪本教學的課時比較短,導致絕大多數的英語教師的繪本教學觀念和方法比較欠缺。
英語教師教學調查數據顯示:近30%的教師不理解繪本教學的理念,表示其對繪本教學的探究仍處于摸索階段;另超40%的教師在學生的閱讀中缺乏科學的教學觀念,受訪者表示英語繪本教學效果欠佳[2]。因沒有找到適合學情的繪本教學方法,難以培養學生的英語說、讀興趣。
(三)未積極研究有效教學措施
根據筆者查閱相關調研數據發現,大部分小學英語教師實施過繪本教學,但是這些教師中只有少數一部分研究調查、分析過繪本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而該部分教師的調查重點在于教學措施的有效性[3]。從中可以反映出這些教師對繪本教學很感興趣,但是真正領會英語繪本閱讀教學意義的教師則少之又少。
二、化解小學英語繪本教學問題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英語教師對繪本和繪本教學特點的認識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工作中,教師對于繪本教學的理解和認識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決定了教師如何運用正確的教學方法和理念。所以,教師一定要加強對英語繪本教學的理解,使得教師充分的意識到繪本教學對于英語教學的重要性以及繪本教學的發展方向。教師通過繪本教學的實驗,來充分的了解繪本教學的特點。
當前,小學生的英語繪本主要有四個特點,即情節性、故事性、直觀形和生動性。繪本教學超越現實、語言簡單反復、注重學生的情感體會和對多元文化的認同與感知。繪本教學的內容主要是圖片和故事,通過形象具體的方式傳遞出語言信息。教師通過對繪本教學的深層了解來進行更好的英語教學,學生通過學習繪本,來感受其中的故事和內容,從而對故事進行有想法的分析,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
例如:在進行《Swimmy》閱讀中,可以促使學生自主閱讀,并進行師生間的閱讀交流,當教師問“What does this story tell us?”有的的學生說“I thought Swimmy was clever and brave, and I needed a friend like him”,還有的學生表示“He said‘I'll be the eye,Just because he's black”等等。只有教師認識到繪本閱讀的重要性,促進學生的暢所欲言,才能使其在閱讀中收獲知識,積極思考。
(二)創新英語繪本教學形式,豐富學生學習感受
以往的英語繪本教學,因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導致學生需要他人的督促,才會進行閱讀。為了讓學生從他律走向自律,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意識,教師可以創新繪本教學方式,給予學生多樣化、更新鮮的閱讀學習感受。從而,促進他們形成學習積累意識,使其被繪本這一“多彩”教學所吸引。
例如:教師可依照不同年齡層次學生的閱讀學習偏好,向其推薦適合閱讀的繪本,可讓一二年級的低段學生去閱讀《Super Dad》、《Toy Story》、《Uncle Ted and the Hiccups》等;讓中高段學生閱讀《The Little Prince》、《More》等。并可以引入小組合作學習,使大家分享自己閱讀印象較為深刻的繪本,向同伴推薦自己最喜愛的繪本故事。教師可對學生的互助學生加以引導,讓其形成每日閱讀習慣,提升學生的英語語感。
(三)積極展開多元實踐活動,提高學生語言能力
為了提升小學英語繪本教學有效性,教師既需關注學生的閱讀進度、英語學習感受,更需組織多樣性的實踐活動。以便促進學生吸收繪本中的知識,使其具有英語素養。
例如:在《Little Big》、《Belinda The Ballerina》的閱讀后,可以讓學生“競選”繪本故事中的人物,進行分角色表演。可成立班級中的“英語表演小劇班”,教師幫學生一同出謀劃策,使其結合英語繪本閱讀,創作微劇本,展開故事講授。接著,在班級中展開競演,避免使英語繪本閱讀流于形式化,讓使他們夯實英語學習基礎。通過多元實踐,發揮英語繪本教學優勢,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
三、結語
綜上,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多樣性閱讀材料,促進小學生學習英語,有助于使其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英語閱讀學習技巧。同時,繪本具有顯著的生動形象、語言簡潔的優勢,一方面其更適合小學生,有助于打開其英語的閱讀通道,使他們具有學習英語的橋梁;另一方面,繪本多為完整的故事,能夠鞏固小學生從單詞、句子到語法的體系性認知與運用,使其具有良好的語感。
參考文獻
[1]顧瑩.基于核心素養下小學中年級英語繪本閱讀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9(5):21.
[2]吳露.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的優化研究——以長沙市S小學為例[D].湖南師范大學,2018(12):26.
[3]董玲.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現狀與優化策略研究——以湖南省長沙市H小學為例[D].湖南師范大學,2019(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