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軍
摘 要:課程體系中美術課程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著重關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工作,在其中有針對性地融入民間美術和傳統文化等相關內容,這樣能夠呈現出多方面的作用和價值。在當前教育體制不斷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小學美術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傳統文化和民間美術的重要作用,深入挖掘其價值,并且融合在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以此為學生美術素養和人文素養的提升提供必要的保障。基于此,本文重點分析民間美術與傳統文化走進小學美術課堂的意義與途徑等相關內容。
關鍵詞:民間美術 傳統文化 小學美術課堂 意義 教學途徑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8.032
在小學階段,要把教育重心放到學生素質培養等方面,在實際的素養培養環節,注重做好美學培養工作,在美術方面進一步加強訓練和學習,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因此,要高度關注小學美術課堂教育教學工作,盡可能在其中融入更多元素,例如,要把民間美術和傳統文化融入進來,走進課堂教學過程中,這樣能夠呈現出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價值,為學生學習質量和效率的提升提供必要保障。據此,有必要針對民間美術與傳統文化走進小學美術課堂的意義和措施等相關內容進行探討。
一、民間美術與傳統文化走進小學美術課堂的意義
1.使美術教學內容進一步豐富
從當前情況來看,在小學美術課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所涉及的教學內容還是把課本教材作為主體,然而從根本上來講,課本相關內容是比較有限的,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往往只是針對某一個方面進行著重關注,淺嘗輒止,并不能進行深入細致的探究,因此學生往往只有比較模糊的理解和認知,并不能深入理解美術知識的相關內容。針對這種情況,把民間美術和傳統文化進行充分的融合,使其在美術課堂中得到充分的呈現,這樣能夠突破書本教材的限制,讓美術教育內容更加豐富,教學更加豐富多彩,從而能夠呈現出良好的教學成效。
2.進一步激發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
從實踐情況來看,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某些學生并沒有足夠的興趣或者積極性、主動性,導致該現象出現的因素有很多,第一個方面是某些學生往往對于美術并不感興趣,另一方面是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都比較單調乏味,并沒有充分符合學生的興趣點,不能充分調動其積極性。針對這種情況,在實際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融入民間美術和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可以使學生的興奮點和興趣所在被充分的激發,進一步輔助相關教材內容使其豐富多彩,具有趣味性和豐富性,這樣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在課堂的學習興趣。
3.更有效地創新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方法
在新時期,要想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實現更加良好的教學質量和效率,就需要針對教育方法進行創新和改進,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和策略,實現多模式的美術教學。在這樣的情況下,有針對性地引入民間美術和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就顯得十分重要且必要。這樣能夠突破傳統教學的弊端,使教學方式更加靈活,教學內容更加豐富,這樣能夠構建更富有效率和新穎性的美術教學模式,進而讓學生積極主動融入進來,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4.對民間民俗和傳統文化進行更有效的傳承和弘揚
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融入民間美術和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可以把課堂作為重要載體,使民間美術和傳統文化得到繼承發揚,對于某些即將瀕臨失落的民間美術進行更有效的保護,使其呈現出全新的優勢和價值,充分利用好民間美術和傳統文化的資源,引導小學生對其有更深入的理解,進而為民間美術和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創新的發展夯實基礎。
二、民間美術與傳統文化走進小學美術課堂的途徑
1.結合小學美術的實際教學情況引入相關資源,拓展美術課堂
要想確保民間美術和傳統文化真正意義上走入小學美術課堂,首先要創新教學理念,要確保民間美術和傳統文化能夠當作更為有效的教學資源,使其不斷拓展,盡可能引入地域性的民間美術資源,充分體現出就近原則,使民間美術和傳統文化都能呈現出地域性特色。因為不同地方所涉及的民間民俗資源都有著很大的差異,所以在不同地區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入本地的民間美術資源,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利用,然后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結合具體的教學目標,融入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使其優勢互補,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認知本土的民間美術相關內容,從而對于傳統文化有更深的理解,進而在兩者互相融合的過程中,使自身的美術素養和綜合素質全面提升。其次,要通過外地民間民俗資源做好輔助教學工作,除了針對本土民間美術資源進行深入挖掘之外,同時要進一步有效融合其他地區的民間美術資源,使相關因素能夠更有效地融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得到充分的體現,實施相關內容更加豐富,富有內涵。在整個過程中都需要充分實現傳統文化的有效應用和挖掘,使美術課堂更加豐富,具有更為顯著的代表性和實效性,使美術教學能夠起到真正的輔助作用。例如,在選擇剪紙這樣的傳統文化元素的時候,可以引入剪紙名家的作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鑒賞和完善,然后針對作品的色彩搭配構圖等進行全面細致的分析,以此提升小學生的美術素養。
2.進一步有效應用多種手段,使民間美術和傳統文化得到充分融合
要想確保學生美術課堂能夠融入民間美術和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就需要針對相應的教學方法進行不斷地創新和改進,利用多元化的手段使民間文化和傳統文化實現有機結合。在具體操作環節,首先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利用這種小學生更喜聞樂見更感興趣的媒介引入相應的素材和資源,充分體現形象化、立體化的效果,以此確保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有更加深刻的認知。其次,可以通過故事情境創設的方法有效進行教學。從根本上來講,民間美術和傳統文化都有自身的故事背景,其中甚至有很多的經典故事或者典故等,所以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打造生動鮮活的故事情景,然后在情景中引入相對應的美術知識,對其進行深入學習和理解,這樣可以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要構建開放式的教學課堂,在具體的教學環節要貫徹落實以學生為本的基本原則,進一步體現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能夠更積極有效地融入進來。可以通過翻轉課堂的形式,使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創造出自主學習的空間,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探究民間美術和傳統文化的內涵,從而進行深入的理解和應用,這樣能夠呈現出更加良好的教學效率和學習效果。
3.基于學生興趣構建趣味化的教學活動
在引入民間美術和傳統文化的過程中,要著重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興趣,調動其積極性、主動性,這樣才能讓相關資源在小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得到充分的融入并呈現出應有的效果。首先,要結合學生喜歡的內容,例如動畫角色來進行導入,引入相對應的資源能夠進一步契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使其更感興趣。在這樣的情況下,小學課堂教學也就成功了一半。例如可以把哪吒、孫悟空等形象引入進來,把《哪吒》中的哪吒形象和民間美術中的哪吒形象進行同時引入,展開對比教學,這樣能夠讓學生對美術的內涵理解更為明確,同時更有興趣了解其中的底蘊。其次,要聯系現實生活進行趣味性的美術游戲,使學生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設定相對應的主題,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去發現和搜集相應的美術素材或者設置具體的美術主題,讓學生根據現實生活進行繪畫,通過這種現實實踐和學生有效參與,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地認知民間美術和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進而在自身的美術素養和綜合素質等方面也能夠有全面增強。
總之,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能夠明確,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針對小學美術課堂教學而言,進一步有效融入民間美術和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因此,在實踐的過程中要著重關注其重要性和必要性,進一步采取切實可行的融入途徑,以此確保民間美術和傳統文化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呈現出良好的應用,為民間美術和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弘揚提供必要的條件,同時也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文鑫《論小學美術教學中引入民間剪紙藝術的意義》,《明日風尚》2019年第9期。
[2] 王祎、李民《濟南侯氏社火臉譜走進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研究》,《現代交際(學術版)》2017年第15期。
[3] 劉思偉《民間美術與傳統文化走進小學美術課堂的意義與途徑》,《教師》2020年第4期。